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播撒希望的人(山西)
2006-09-12

播撒希望的人

——記石樓縣新世紀希望小學校長鄭平生同志

 

聽說鄭平生校長這個人是2004年暑假。全縣公開選拔,通過考試、答辯聘任中小學校長,原擔任石樓縣東莊小學校長的鄭平生被調到剛剛新建三、四年的新世紀希望小學任校長。東莊小學所轄服務區的百十號人,在縣教育局大院里圍著局長,要求收回任命,讓平生校長繼續留在東莊,其勢頭之大,轟動了石樓教育界,轟動了全石樓,縣領導出面進行調解,鄭校長一夜之間成了石樓的名人。

第一次見到鄭平生校長,是在石樓一中的操場上。一個個子不高,憨厚敦實的中年漢子,一身土布衣服,看上去整潔而利落。因為拆遷,一中操場的籃球架被拆,他為希望小學要拆除下來的籃球架。

以后有過幾次交往,認識了鄭校長,了解了鄭校長,并深深地為他獨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鄭校長“官”并不大,他只是擔任著一個三、四百學生的小學校的校長,但在他堅毅的眉宇間,在他爽朗的笑聲中,讓人感受到的是一種滿足、是一種幸福、是一種只有作為播撒者,耕耘者才會擁有體會到的幸福。

幸福這一生命的體驗,于不同人當有不同的內涵。倘若細細審視鄭平生校長已走過的及正在走的路,不難看出,他心之所系的幸福不在于已之譽的獲取,也不在于貪圖個人的生活享受,更不在于已有成績的自喜。在他的心目中,幸福永遠是對狹隘自我與平庸生活的超越,是對理想中闊大境界的不懈追求。

 

我有一個夢想

“一個人不能沒有夢想,辦一所老百姓滿意的學校,當一名老百姓愛戴的校長,是我一生最大的夢想。”這是鄭平生校長經常津津樂道的話題。

為了這個夢想,十年前,鄭平生走上東莊小學校長崗位時,他所面臨的是一所只有一棟簡易教學樓,四面沒有任何收欄的校園。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小周圍居民對學校的干擾,他自己和泥、搬石頭,一個春夏硬是砌起了一道圍墻;為了讓師生冬天不受凍,他自己動手為教室修砌土爐;也是為了解決供暖,他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購置了取暖設備,改變了學校多年來土爐取暖的狀況。

為了這個夢想,在他擔任東莊、新世紀希望小學兩所學校校長的十年時間里一直以校為家,清理垃圾、燒茶爐、看大門,他一直樂此不疲,以至于掙得一個“燒茶爐的校長”的雅號。

為了這個夢想,鄭平生校長不斷加壓,以身作則,當校長十年,一直堅持代課,從不間斷。有客人,下課后再說,有事情,假日里來做,他用自己的行動給他的老師們訂下了一個無言的規則:上課時間,一切讓路。

為了這個夢想,鄭平生校長邊讀書,邊實踐,從一個“電腦盲”變成一個“電腦專家”,考試制題、文件、材料他自己在電腦上操作,把節省下來的錢用在急需的地方。

“百姓心中有桿秤”當他調赴新世紀希望小學時,三輛大卡車,百十號男女老幼,威武的鑼鼓陣勢,鮮艷的大錦旗,把他像護送出嫁的大姑娘一樣送到希望小學,這是老百姓對鄭校長工作的肯定,也是老百姓對鄭校長夢想的認可。

 

燒茶爐的校長

提起鄭校長燒茶爐,這還得追溯到他在東莊小學工作時。一九九六年,鄭校長調到東莊后,他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解決集中供暖問題,一所僅有師生二、三百名的小學校,變土爐取暖為集中供暖,在一個國家級貧困縣,政府撥款只是杯水車薪。為了辦成這件事,鄭校長東挪西借,把自己的積蓄5000多元也墊進去,總算把設備購置齊全了。安裝時,他自己當小工,又是搬磚、和泥,又是樓上樓下扛暖氣片,抬管子,供暖問題解決了,但師生喝不上熱水的情況又出現了。以前,一到冬天,水壺放到火爐上,師生還能喝上熱水,現在土爐沒有了,冬天和夏天一樣都只能喝冷水了。再困難也要解決師生的喝水問題,鄭校長豁出去了,貸款安裝茶爐。為了節省開支,鄭校長決定不雇鍋爐工,茶爐、鍋爐自己一人干,于是,他身兼數職,起早貪黑,既當校長、又代課、還燒茶爐、鍋爐。每天師生一到校,就能喝上滾燙的開水,這在石樓所有的小學中,東莊小學是唯一的。2004年鄭校長調到新世紀希望小學后又面臨同樣的問題。希望小學位于縣城東郊,距縣城七華里之多,由于地勢較高,白天自來水幾乎沒有水,只能等到夜深人靜之后才能供上水。為此,鄭校長決定修建一座能儲蓄15噸水的水窖,晚上蓄水白天使用,同東莊一樣,他辭去了原來的鍋爐工,自己又干上了老行當。有人曾算過一筆帳,東莊八年,希望二年,鄭校長十年如一日,親自燒茶爐,每年按4000元計算,共為學校節約開支四萬多元。

 

摳門又大方的校長

鄭校長的摳門是出了名的。

教室的玻璃爛了,他拿起玻璃刀,又是割,又是拼,碎玻璃利用了,窗戶上多了美麗的圖案,師生的心靈的窗戶明凈了許多。

門上的鎖子壞了,他拿起改錐、鉗子,敲敲打打,鎖子修好了,師生們心靈的鎖子又多了幾把鑰匙。

粉筆頭、鉛筆頭扔到地上了,他彎下身子撿起來,放回到講桌上的小盒里,彎腰的次數少了,師生們的習慣養成了。

學生“六一”演出需要統一服裝,他和一位老師乘夜班車到省城,奔波挑選,只為給學生省一本課外書的錢。

操場需平整,他和工人討價還價,把工錢壓到最低,只為給校園增加一株樹苗。

鄭校長的摳門表現在對師生的苛刻,表現在對自己的刻薄,節約1分錢就是創收2分錢,花一元錢能辦成的事,就決不花一元一角錢,能自己解決的困難決不動用別人,然而摳門的鄭校長在有些事情上卻又是

出奇的大方。

一位老師的愛人生病住院,為籌措藥費愁眉不展,鄭校長得知后,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一千元,塞到這位老師的手上,“別急,有困難盡管說,我們幫你解決。”

陰雨雪天。放學后,師生們為回家犯愁,鄭校長開著用摩托車換來的舊車,一趟又一趟,送了遠的又送近的。

在希望小學,校長燒茶爐、做勤雜、安全、護校全部義務,沒有一分報酬,而老師上課有工作補助,盡管數額不大,但有勞動就有回報,這在石樓所有的小學校里,也是唯一的一家。

在希望小學二年,每年鄭校長都要組織老師外出考察、學習,一年用在每位教師身上的培訓費是1200元,這筆錢來自于校長自己為學校打工所節省的雇傭茶爐工費用及打印試題、文件、處理課件、統計報表以及護校等費用上。

在采訪鄭校長時,他這樣對筆者說:“每年我們用在教師福利待遇、外出學習的費用為兩萬多元,這兩萬多元是一個不小的數目,錢從何而來?那就是一個字“省”。作為校長要搞好一所學校,尤其像我們這樣一所小學校,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節約辦校,我責無旁貸,自己承擔燒茶爐、護校、打印文件等工作,一年就為學校節約近兩萬元的開支,把這些錢用到教師身上,校長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多么樸實無華的語言!多么高尚而寬廣的胸懷!

 

學校就是我的家

“一所學校的校長就好像一個家庭的家長一樣,把學校看成自己的家,當好家長了就當好校長了” 鄭校長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到新世紀希望小學工作不久,鄭校長就發現作為一所新建的學校,有很多地方存在安全隱患,2004年,學校有幼兒70多名,卻沒有固定的活動場所,老師一不留神,孩子就隨便跑到公路上玩耍;教學樓的護欄高度只有90厘米高,離國家規定標準低了30厘米;廁所坑口大于20厘米;學校操場仍是全土的,而且教室到操場有一道2米多高的土塄。作為校長,只有首先為師生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工作、學習環境,才能搞好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鄭校長領導下的新世紀希望小學面貌煥然一新,基礎設施有了很大的改觀,橫在教室與操場之間的土塄,變成了中間坡度為30度的磚砌通道,兩邊是長20米,寬8米的花圃,護欄加高了,廁所改造了,為從根本上解決幼兒安全問題,投資近4萬元修建了一所幼兒園,修圍墻60米,鋪院150平方米,修4個坑口的幼兒廁所一座,添置轉盤、滑梯等玩耍器械8件,并在幼兒教室里安裝了電視機、VCD、錄音機等教學設施,大大改變了幼兒教學環境。為了學校的發展,鄭校長真可謂嘔心瀝血,教室的桌椅板凳或電器設備有點問題,他負責修理,學校的花圃樹木他負責管護。如果說“愛校如家”大多數人只是作為口號放在嘴邊說說而已,那么在鄭校長身上這句話是體現的實實在在。從他身上你看不出一個校長與普通教師有什么區別,只是他比普通教師要更忙碌,更辛苦。為了當好這個家長,鄭校長把家從城里搬到學校,每天早晨,當師生們一進校園,茶爐里的水已冒著滾滾熱氣,冬天下過雪,夏天下過雨后,鄭校長總會把通往學校的那條土路處理的干干凈凈,平平整整,然后站在大路口守侯著每個孩子走進校園,這樣的場景你隨時都可以看到,它已成為鄭校長最基本的工作。

播撒希望就會收獲陽光,因為播撒希望就是在他人心中升起一輪太陽。短短的二年時間新世紀希望小學,校容校貌靚麗動人,教學設施先進齊備,學生人數由2004年的350人增加到現在的450人,教學成績一直居于全縣縣城七所小學之首。展望未來,鄭校長充滿信心地說,三年內,爭取在校園東面修建一座辦公、實驗綜合大樓,硬化操場,修筑圍墻,大門,力爭把希望小學辦成全縣乃至全市設施一流,成績一流,環境一流的學校。

多么美妙的設想!我們祝愿鄭平生校長的希望成真!

 

 

 

                             00六年七月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