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隨意甚至惡意壓低大學生薪水的行為是不能容忍的!”近期有報道說,迫于就業壓力,現在大學生的薪水預期已經降低到1000元,個別學生為了找到崗位,甚至提出“零工資”就業的要求。但是對于這種現象,有關專家提出質疑。
據介紹,從2001年到2005年,全國大學本科畢業生待業人數年年增長:2001年是34萬人,2002年是37萬人,2003年是52萬人,2004年是69萬人,2005年達到了79萬。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畢業生不得不自降身價。南京某高校中文系的小周就面臨這樣的尷尬,“兩年前畢業的師兄師姐畢業時起薪是1500元,可是現在輪到我們時,就連1200元都成問題。”
與大學生薪水連年下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如今民工工資卻在不斷上漲。根據南京市安德門民工市場提供的信息,從今年起勤雜工工資已經從600元漲到800元;保安從800元漲到了900元。而一些技術工種大多數都達到了1500元左右,有的甚至漲到了2000元。
對于這種現象,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項光勤副研究員認為,對于現在大學生為了找到工作崗位而不斷降低預期收入的行為我們可以理解,但是對于學生的理解不能成為縱容企業隨意甚至惡意壓低學生工資的借口,因為在企業面前,學生顯然處于弱者位置。所以保護大學生利益也是迫在眉睫,比如制定大學生就業最低工資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