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著越來越多的校園“白領(lǐng)”消費族,每月僅應(yīng)酬吃飯就有近千元之多,相當于一個下崗家庭一個月的生活費用,但走出校門后的他們,卻不堪重負,成了地地道道的“城市貧民”。
出門“打的”,消費講“名牌”如今在大學生中成為普遍現(xiàn)象,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近日一份學生調(diào)查顯示,過半學生月消費在600 ̄800元之間,相當于一個普通下崗家庭的家庭全收入,近三成學生月消費高達1200以上,消費額度之高不亞于一個普通崗位的職員。
而廣州其它高校也是不相上下。
已經(jīng)形成奢侈習慣的大學生們,在走出校門,面對就業(yè)壓力時,卻成了地地道道的“城市貧民”。剛剛從廣東某財稅??茖W校金融專業(yè)畢業(yè)一年的小蘊,因為最早使用了索尼愛立信的拍照手機,被同伴們封為“白領(lǐng)”的楷模。但去年走出校門的她,就再也受不起這樣的稱呼了。小蘊現(xiàn)在在一家公司做會計,收入1800元,生活顯得很拮據(jù)。她向記者算了一筆賬:房租500元;水電氣費100元;交通及通訊費200元;吃飯應(yīng)酬費用200元……外加美容健身、添置服裝、化妝品等,月月下來都是“入不敷出”。
在校時瀟瀟灑灑花錢,畢業(yè)后從“貴族”成了“貧民”?對此,高校專家們無不憂心地指出,在廣州高校中,80%的學生消費依然來自父母,這種盲目炫耀、追求時尚的行為應(yīng)該有所收斂。高校學生往往不能真切體會到賺錢的辛苦和當家的艱難。剛工作的一部分人收入不高,支出項目增加,成為“城市貧民”也是情理中的事。高校應(yīng)在這方面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