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青網
新年前夕,東北師大開展“感恩教育”,讓大學生品味至愛親情,常懷感恩之心 。不要總說日后有成就了再報答父母,做一些小事就能讓父母欣慰。
正在準備期末考試的東北師大大一學生李杰,這幾日心里頗不平靜。兩天前,她收到媽媽的來信,讀著媽媽第一次給她寫的信,李杰忍不住哭了。
信的開頭寫道:“杰兒,你入大學已有4個月了。一直以來,我們都是以電話聯系。今天,媽媽收到了你的來信,媽媽很意外,也很高興,不知道為什么,媽媽的眼淚都流出來了,也許是發現我的女兒真的長大了、懂事了,激動的緣故,所以,媽媽提起筆,第一次寫信給你。”
2005年12月27日,李杰給家里寄去一封信,這也是她第一次給父母寫信。她寫道:“我就像一只小鳥,為了追尋自己的天空,離開了你們的庇護,去尋找自己的方向。離開家的日子里,我感覺自己長大了許多———我學會了適應新的環境,學會了與人交往,更重要的是,我讀懂了長久以來你們那份被我忽視的愛……爸爸媽媽,請原諒女兒的疏忽,沒有你們的生活里,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你們為我付出的一切!感謝你們給予我生命,給予我人世間最深的掛念、最濃的親情———謝謝你們!”
“長這么大,我從沒見媽媽哭過。看她的回信,我眼淚不自覺地就掉下來了。”李杰說,“平時我和父母的交流太少了!其實,有些話,以前想說,又不知道該如何說,而且,表達的愿望也沒那么強烈。這次,真要好好感謝學校!”
“看一部電影、聽一首歌曲、寫一封感恩信、道一聲感謝、播撒一粒愛的種子”,新年前夕,東北師范大學通過各種形式集中開展“感恩教育”活動,為此,學生處準備了一系列親情歌曲與影視資料,如電影《美麗人生》、《漂亮媽媽》、《美麗的大腳》等。促使李杰寫首封家書的,就是其中一部電影———《我的兄弟姐妹》。
“同學們幾乎全哭了。影片太感人了!”李杰說,“我當時就想起了自己的爸爸和妹妹!”
看完電影回到寢室,同學們許久沉默,晚上11點熄燈后,大家躺在床上睡不著,不知怎么,就紛紛談起了自己的家庭,談起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有的同學反思,“父母為我們做了很多,可是,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卻忽略了父母,甚至很少往家里打電話,心里話從不對父母講”;有的同學自責,“父母給的關懷和照顧,父母給的愛,以前只認為是理所應當,自己做事卻很少考慮他們的感受”。
李杰的家在縣城,爸爸是木工,沉默寡言。“現在想起來,爸爸很辛苦,我和妹妹念書要花很多的錢,家里4個老人看病吃藥也要花很多的錢,爸爸每天早上5點30分起床,6點多就離家做工,到晚上9點多鐘才回來,他無聲地支撐著這個家。”
看完電影,男生宿舍也“開了鍋”。畢業留校任輔導員的常益老師,就住在生命科學學院的男生公寓,聽到有的同學說“日后有所成就,一定好好回報父母”,常益立即反問:“為什么要等日后?父母照顧你近20年,認真想一想,你畢業后回到父母身邊的機會有多少?實際上,做一些很小很小的事情,我們就能讓父母欣慰,你怎么就沒意識到,要從現在開始,一點一滴地報答父母?”
學會感恩才是成長
剛剛大學畢業留校的常益,是這次“感恩教育”活動的發起人之一。他說:“父母非常不容易,可我們上學時往往意識不到。我們總是抱怨早上起得太早,可有沒有想過父母起得更早為你做早飯?晚上,無論你學習到多晚,父母都會陪你到多晚,還不時送來一杯豆奶、一碗水。人活在世界上,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學會感恩,才是成長!”
“現在很多學生在愛心方面確實有欠缺,有的同學給家寫信,寥寥數語就直奔主題‘要錢’;有的學生用父母的錢高消費,絲毫不理解父母的不易;還有個別學生沉迷網絡,根本控制不了自己,讓辛苦供他上大學的父母寒心。”學生處學生教育科韓冬老師告訴記者,開展“感恩教育”活動的過程中,一些學院因勢利導在學生中舉行親情班會,讓同學們講述自己與父母的故事,“資源共享”品味人間至愛親情,從而普遍“喚醒”學生心底的愛,幫助學生樹立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讓學生把愛作為動力,更加懂得回報父母、回報他人、回報社會,努力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同學們內心的情感波瀾已是一浪高過一浪,此時,一張醒目的大紅倡議書又出現在學校海報欄內:“是年少不知父母恩,還是經歷了世間的冷暖才懂得父母恩情之重?”這份名為“常懷感恩之心,說出內心深愛”的倡議書,倡導每位學生給父母、師長或親友寫一封“感恩信”,感謝他們對自己的愛。生命科學學院團委書記張冠鵬對記者說:“現在,很多學生也就是給家打個電話,很少寫信,但與電話、短信相比較,寫信這種方式更深刻,情感表達更深沉。”
倡議得到了全校同學的熱烈響應。“我們不是不懂父母、師長的愛,只是不知如何表達。也許,我們平時忽略了父母、師長,很多節日只想著朋友,卻很少想到他們。感謝學校提醒我們去感謝父母、感謝老師,給他們寄去一份深深的歉疚和祝福。”教育科學學院學生陳悅告訴記者,活動開展之后,感覺同學們不僅與父母溝通的頻繁了、交流得深入了,而且同學之間的關系也比以前更加融洽,互幫互助的現象多了。
“不會關心父母,如何會熱愛家鄉?又如何愛國?”東北師大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學教授張嘉瑋對學校開展的感恩教育表示贊同,他同時指出,現在的家長“只要孩子考上大學就行”,在親子教育方面,家庭教育還存在缺陷,對此,還應給予更多的重視與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