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大學生民意調查--雷鋒離我們有多遠
2006-03-16


 

 每逢三月,學校會舉行各種學雷鋒活動,以此來教育大家應該向雷鋒學習。
                 
  漸漸地,在人們大腦中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雷鋒三月來,四月走,年年來,年年走。”面對這樣的困惑,我以“雷鋒離我們有多遠”為主題,隨機對143位同學進行了調查。
                 
  一、“雷鋒的精神內涵是什么?”
                 
  其中97.67%的同學認為是助人為樂,僅有2.33%的同學認為是勤儉節約,勤奮學習和助人為樂。從這個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出“雷鋒精神的內涵”被縮小化了。其實“雷鋒精神”除做好事外,還有刻苦鉆研的“釘子”精神,盡忠職守,熱情待人和勤儉節約的“螺絲釘”精神等。而在人們的意識中只剩下:學雷鋒嘛,就是幫助別人做做好事。這種想法是狹隘和片面的,作為大學生,在強調助人為樂的同時,應將勤奮學習、勤儉節約、誠于待人擺在與助人為樂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大學生活的自由,使獨立自主意識不高的人養成了盲目、散漫和鋪張浪費的不良習慣,這也促使我們應更加深入地理解雷鋒精神的內涵。
                 
  二、“現在還有必要學雷鋒嗎?”
                 
  90.68%的人認為有必要,其中13.95%的人認為很有必要,76.73%認為一般,剩下不到10%的人選擇無所謂或者在其它欄里填:做好事不用打著“學雷鋒”的旗幟。數據顯示似乎還是贊成的人多,細看卻不容樂觀。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化的今天,人們的物質文明得到了極大提高,而精神文明卻相對滯后。精神文明的貧瘠化造成的后果是道德信任危機和人們互相間的麻木冷漠,這樣的社會發展是不健康的。而雷鋒精神作為中國的一個典型,一個榜樣便脫穎而出,它成為一種道德的象征,提醒我們應當相互關心,互相幫助。
                 
  三、“你對現今一些學雷鋒活動的看法。”
                 
  55.81%認為過于形式化,停留于表面,11.63%認為帶有強制性、功利性。這樣的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作為公民個體學雷鋒行為的被動性。許多同學只有到了三月,學院里舉行各式各樣的學雷鋒活動并要求大家參與其中時,才意識到該學雷鋒了。我們雖不能排除長期應試教育給同學帶來的某種麻木,但更多的,我們應該看到自身存在的被動性。現代社會中的各種傳媒,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現象都在正面或反面的教導著大家應當“學雷鋒”,而由于自身的視而不見,使我們必須在一定的組織下,帶著一定的強迫性使“雷鋒精神”得以提倡。3月5日雷鋒節,節一過完“雷鋒”便成了一個概念。
                 
  從這些問題中,我們必須承認,我們走進了一個“學雷鋒”的誤區。“學雷鋒”并不是簡單的停留在學習雷鋒的某種行為的層面上,因為時代畢竟是在向前發展的,“學雷鋒”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公民的社會道德素質。作為學生,刻苦學習是“學雷鋒”,勤儉樸素是“學雷鋒”,給病中的同學端一杯水等等都是學雷鋒,只要是發自內心的相互關心和幫助,努力在各方面提高自己都是在“學雷鋒”,“學雷鋒”的外延是廣大而深遠的,不拘泥于形式,旨在培養一種道德風尚。就現狀看,各學院在指定的“學雷鋒”月舉行各種形式的“學雷鋒”活動是必要的,因為它通過一個具體的,有組織的活動旨在督促和提醒你能將此次活動的所思所得化為平時的自覺行為。因此,我們應該發揮“雷鋒月”的作用,并真正將“學雷鋒”的行為上升到個人自覺的行動,那時“雷鋒三月來,四月走,年年來,年年走”的論調便會自然消逝。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