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我們元壩區(qū)西部計劃志愿者與當?shù)厣絽^(qū)的一所希望小學開展了“送溫暖、獻愛心”聯(lián)誼活動。活動給予了我很多的感受,才知道21世紀的中國,還存在這么一批孩子,一大群家庭。因為貧困,他們走不出大山;因為貧困,他們的下一代還持續(xù)走他們的路;因為貧困,他們渴望。活動學校安排了10個孩子,或許還有更多,在這么多的孩子面前,我們的力量顯得那么的單薄,但我們的決心不會動搖,我們要讓愛的希望常在。
下午分成幾個小組分別走訪了其中幾個孩子的家庭,讓我們更深切地體會到了西部山區(qū)的貧困。
哭泣的孩子
王康,10個孩子中最小的孩子,一個剛上學前班的小男孩,小小的他一直用驚疑的眼光打量著我們這群不速之客。活動沒開始時,我們和孩子們一起自由交流,忽略了小小的他,等我們想到時,他已經(jīng)生氣了,在外面的角落里小聲地哭泣,不管我們?nèi)绾蝿裎俊⒌狼福疾豢险f一句話,也不肯進活動的教室,在孩子面前,我們幾個大人束手無策,學校的老師說,他從小沒接觸過幾個陌生人,很內(nèi)向的。交流是不可能的了,只有通過走訪他的家庭,切實感受他的生活環(huán)境,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縮短與他們心靈上的距離,走進他們的心里。去他家的路上,他比誰都活躍,當我們的志愿者都走不動時,他依然蹦蹦跳跳地走在最前面。爺爺體弱多病,奶奶是一個盲人并且智力低下,生活都不能自理,他和他的姐姐都住在他外婆家,父母外出打工,由于父母文化水平都是小學還沒畢業(yè),所以工資很低。在他外婆家的土房子里,他是那么幸福地偎依在他的外婆懷里。在家里他的活躍與在學校時完全就不一樣了,拉著我們志愿者的手說個不停,雖然聽不懂,但是我們的志愿者也非常認真地聽著。
團中央的故事
“團中央”真名叫王小乾,一個不滿十歲的小男孩,不大愛說話。當活動最后我們叫他寫下他的名字時,他告訴我們他不會寫,再我們的再三勸說下,他寫下了歪歪扭扭的三個字“團中央”,我們一群人哄然大笑,但笑過后覺得是那么諷刺,還有辛酸。或許他只會寫這三個字!可是他卻那么認真地寫了下來。走訪他家的小組介紹王小乾家中共四口人,爸爸在外邊打工,姐姐今年16歲了,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就輟學了,王小乾和他的姐姐都面黃肌瘦的,看上去很蒼老,與實際年齡明顯不符。幾間破舊的土房子,墻壁上面有好多的洞。家中破敗不堪。我們的志愿者一句話也沒有說,但從他們閃著淚光的雙眼中,你能觸摸到我們志愿者心靈的深處,那里有我們的呼喚,更有我們堅定的決心。
未來的導游
我?guī)ш牭男〗M是一個叫王明的孩子家,孩子長得很清秀,很聽話懂事。他告訴我們,從學校的后山往上爬,走小路,大概半個小時,就到了他家,他還很自豪地告訴我們,他家往下看風景很好。大概半小時的路程我想想很簡單,可是真的爬了,卻不是我想象的。崎嶇的山路,頭頂上還有一個大太陽,因為走的是小路,所以很多地方都是巖石,特別難爬。細心的王明走走停停,不時和我們介紹路邊的野果,告訴我們翻過哪塊山頭就是他同學家,哪座山往下看風景很好,還不時叮嚀我們小心一點。多可愛的孩子啊!我們一路上和他交談,知道了他家有一個學習很好的姐姐,在廣元中學讀書,爸爸在外面打工。半山上,王明在一戶人家叫上了在挑糞的媽媽,看得出來,王明和她媽媽感情很好,真的很懂事。媽媽姓徐,我們一路上都親切地叫她徐媽媽。一個小時后,我們終于到了他家,徐媽媽很熱情地招待我們。一樣的土房子,雖然簡陋,可是干凈整潔,外面掛著一排排豐收的玉米,徐媽媽告訴我們她女兒成績很好,兒子也很聽話懂事,只要他們有出息,再苦再累也值得。孩子家姐弟兩個人的學費都靠貸款,家里的幾頭豬是家里的希望。望著徐媽媽殷切的目光,我們都無言與對,我們是那么無力,想幫助他們,可是我們的那點幫助又能解決得了他們什么呢?
“愛人者,人亦愛之。” 當你看見一雙雙渴望而無奈的眼睛,你會情不自禁地心酸、落淚。或許我們每個人都很平凡,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不可能在人生的長河里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yè),不可能每個人都會做出舉國皆知的巨大貢獻。而我們志愿者能做的,就是告訴社會,有這么一群人,他們需要幫助。
有了社會的愛心資助,他們就能完成學業(yè);有了社會的關(guān)心、精神的支持與心靈的溝通,他們就能健康成長。
這是心靈的呼喚!
這是山里孩子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