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圖什位于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西北邊緣,這里地廣人稀,靠近沙漠。相當于半個海南省這么大的地區,教育卻相當落后。說是國家支教,可是真正來到大漠深處教書的老師卻寥寥無幾,甚至根本沒有。由于自然條件和經濟落后,導致這里仍然沒有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我真誠地呼吁真正的志愿者來到這里支教,給穆斯林孩子一點溫暖。
我出生在山東日照,并不是新疆本地人,中師畢業,28歲,原來在山東日照的小學教自然,1996年走上講臺,1998年支援新疆教育來到大漠深處。沒有想到,雖然我是中師畢業,在這里竟然是一個很有文化的人,被安排到初中化學教師的崗位上,而且一干就是7年。在這7年里,雖然充滿了很多的無奈,但是我知道有一條,就是如果我走了,這里就沒有專職化學老師了,只能由生物老師兼教化學。7年了,學校沒再分來國家公辦教師,至今這所初中還有5名老維族民師,他們是支撐著邊疆地區少數民族教育的基石。
這里沒有自來水,電只有晚上鄉政府限時間供送,大部分靠學校自己的煤油發電機發電,學校的實驗室基本上是毛主席時代的產物。我是教化學的,可是也就只有給學生作幾個為數不多的演示實驗,而學生根本沒有機會親自動手。我們這里經濟落后,至今鄉村居民還沒有通電,更談不上看電視了。因為這里至今不通火車,所以大部分穆斯林都沒有見過火車(火車只通到喀什)。
7年了,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新疆首府烏魯木齊進修,讀新疆師范大學化學專科。7年時間的奮斗尚且給了我這么一個機會,可是學校的其他老師呢?在這個學校,除了校長是中師畢業以外,就輪到我是師范畢業了,其余的老師都是初中文化或者進修中師水平,是民辦轉公辦教師或者民辦代課教師,這就是我們初中學校教師的情況。那么小學呢?更到了小學教師只有小學文化的地步!
我曾經幾次想調回山東日照教小學,可是我都放棄了。如果我走了,那么初中化學課就開不起來了,學生一次一次挽留的那種情景我永遠不能忘記。7年了,我真的希望國家真真正正來關注邊遠貧困地區的教育,給穆斯林孩子和漢族孩子一點出路。在這里駐守7年的時間里,沒有見到一名公辦教師或者一名志愿者教師到來,我是這7年里的唯一一位公辦的、僅有中師文化水平的支教教師。我已經把這里當成自己的家了,我不可能再回山東了,因為這里需要我繼續奮斗,需要我留下。這里的穆斯林都很愛我,但是我也很苦悶,我真的希望有人能來這里支教,來幫助我們。
我一年只能放假回家一次,因為我先要坐汽車到烏魯木齊再坐火車,火車票需要700多元,那是我一個月的工資,70多個小時的日日夜夜,可能我的這一生真的就是這樣了。但是我永遠不能忘記自己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說實話,我是今年7月份被阿圖什地區教委報送到新疆師范大學化學系進修的一名僅有中師文化的我,關于感動中國的支教人物徐本禹的事跡《我所在學校非常閉塞我根本沒看過電視在這7年里》所以很為教師的我,感到很慚愧,,我是才聽說并也在師大學習他的先進事跡,我感覺象徐本禹這樣的大學生,真的是太少了,我對于他這個大學本科生來講,能做到些已經很不容易了,雖然他所在的學校跟我們比起來要好的多,但是對他講是個挑戰!我真的很希望有更多的這樣的優秀志愿者,能夠來阿圖什工作,也許著是我的一種奢望吧,可能說現在大學本科生很多,但是阿克陶縣、烏恰縣、阿合奇縣,不要說本科生,連個真正的大專生都是可數的呀,如果真有幾個能夠來這里工作振興邊疆教育,那么我想這里的學生,也能考上幾個大學生,我所在學校的學生是小學考上來的,都是小學的尖子生,因為這里還沒有實現9年義務教育,還是實行的小學6年義務教育,考到這里的學生都要住宿的,因為他們的家里學生一般是200里地,甚至更遠的地方,從我門學校到縣城作車得21個小時,往返真的很難,就這種條件下,學生門刻苦的努力學習,使我們教師感到欣慰,尤其我常年教初3化學,更能體會這種心情,可是我們教師的水平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的需要,我來學校教書的時候是中師,教育方法也僅停留在小學的水平,只能說作到把初中課本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至于更深的東西,我們根本無法去了解,這幾年的化學中考很難,做為主教化學的我,有的都不會做這樣的題目,因為這種題型根本沒見過,因為沒輔導資料,基本上是一跟粉筆一本書,一個黑板擦,的模式,多媒體教育就更不能奢望了,我感覺我們這代邊疆教師已經對不起學生了,誤人子弟呀。我真的希望有高素質的大學生來到這里哪怕給教師講講大城市也是好的呀,開拓視野!
說實話,我在這7年里有過動搖,曾經在假期回家山東看望父母,父母哭了,我也哭了,那個時候我就不想回新疆了,因為我本身是日照的城里人,在城里的小學教書,一個月1500多,別看教小學,也比我在新疆教中學700多賺的多,但是我記得02年的時候我有1個星期沒有回學校,可是新疆那邊的鄉政府,都被穆斯林給賭住了,說孩子到初三了,化學課還沒有開,是教漢語的老師來帶化學課,可是效果不好,讓我回去,鄉政府沒辦法,給我打電話懇求我在呆一年,等喀什師范,分配畢業生到這里的,你在回去,我在電話聽到漢族學生的哭泣,我的心軟了,又踏上了南去的列車到了新疆,一直干到現在也沒見一個化學專業的教師分配到這里來,可是我也只是中師科學專業的畢業生,我感到我對不起那里的學子呀。
常年在新疆工作,我感覺我落后了,到新疆師范大學才學會用電腦,感覺科技發展真的很快,無意中發現了這個論壇,所以發表了文章,沒有想到這么熱烈我感覺,真的很欣慰,在今年的新疆和田地區招聘1000多名教師中,參加考試,我沒有想到的是,真正學習好的不來南疆工作,我記得有一個報考小學職位的學生數學是最高分63分,是這些報考小學教師的數學最高分考的是初中數學,我感到很詫異,這樣下去雖然教師數量增加了,但教師素質還是在原地不動,甚至倒退,小學打不好基礎,初中基本也學不好,這就是邊疆的現狀。
我所在的阿圖什地區,還不如和田的現狀,這里真的很貧困,這里的學生每天吃囊,是一種新疆特有的食物,大餅,一般這種餅烙出來,夠他們吃半各月的,很難吃的,菜基本上就是那種土豆,一天這些學生吃飯絕對不超過3元錢,現如今大城市3元錢算的了什么,可是在這里3元錢是他們的口糧,這里是靠近沙漠最進的地方之一,水要到15里之外的井去打,真的是好難,我是個很愛喝水的人可是到了南疆,氣候干旱,喝水也只是我的一種吝嗇的行動吧,有時候我真的想到了放棄,有的學生問我,阿圖什地區是什么樣子的,他們最遠就到鄉政府所在地了,縣城都沒去過,更別說地級市了,還有的學生問我,什么是計算機呀,是不是會算術的機器呀,還有學生問我電視機是什么?是不是能看到人呀!我聽了這些話我心里很難受,這也許也是我門老師的無奈。雖說我一個月700多元,在你們眼里不算的什么,可是在大漠卻受到穆斯林和漢族的羨慕,這里的老百姓一年純收入不超過1000元,屬于國家級貧困縣。從某中意義講,國家重視了教師,重視了教育,所以我相信我們國家還是會有希望的。
這次來到新疆師范大學進修,感慨頗深呀,到阿圖什教委的時候,辦公室的主任對我說,你從新疆師范大學化學系進修回來,就可以到地區去教高中化學了,晉升我為中學一級教師的職稱目的想留下我,可是我想了很多,我只是念到師范學校,根本沒念過高中,這樣的話,我是更對不起這些高中學生了,可現實是,這里高中大部分教師都是中師進修爬破到高中去教書的,當地有句名言叫拔高使用,既高中教師初中骨干選調,初中教師小學骨干教師選調,小學教師,初中優秀畢業生選派。這樣長期以往,邊疆地區的教育何時能敢得上發達地區那?也許這永遠是個夢想,我已經想好了,這次進修回來,我還會到原來的學校,繼續在大漠深處堅守自己的崗位,培養學生。一輩子都堅守大漠三尺講臺!!!
新疆師范大學化學系,骨干教師進修3班
王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