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大學校園開“哭吧” 復旦稱只為心理輔導
2006-03-20

        新聞背景:據《新聞晚報》報道,作為全國首個高校輔導員協會,復旦大學輔導員協會新開了一家“哭吧”讓大學生們發泄減壓,不想“生意”還很火爆。

據復旦大學學工部部長夏科家介紹,他們專門開辟了一個“輔導員之家”作為咨詢場所,由專職輔導員擔任“吧臺”聽客。在這個心理咨詢和陪伴平臺上,學生們可以倒苦水,發牢騷,甚至哭訴,以宣泄心理壓力。每周二下午,復旦還會在BBS上開出“網絡哭吧”,值班的“哭吧”輔導員會做客網絡聊天室,聽學生在網上傾訴。這種心理陪伴的特殊療法,既保護了學生的隱私,又能贏得學生信任,切實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夏科家表示,今年他們還將加大對輔導員的心理學專業培訓,使之更好地勝任這種新職業。

看到“哭吧”的新聞,感受很復雜,但還是認為“哭吧”很有創意。大學生的行為、心理問題,在過去往往被當成政治思想問題來看待,后來這種簡單化的思路有了改變,而被當成中性化的心理問題看待,并設立心理咨詢之類的手段來疏導。這應該是時代的一種進步吧。

據新聞,“哭吧”不僅存在,而且很火爆。記得自己上大學時相互見面的口頭禪,還是那句中國特色的“你吃了嗎”。“哭吧”火爆,也許今后大學生見面時的口頭禪,要演變成“你哭了嗎”。從“你吃了嗎”到“你哭了嗎”,是不是時代的進步,說不好,但可以比較有把握地說,反映了時代的變遷。

“哭吧”能火爆,表明當今大學生的心理問題的確很多,心理壓力上升太快,以至于通常的心理咨詢、心理陪伴也不頂用了,反而不如直接訴諸于其哭泣本能有效。不過,社會進步了,生活富裕了,大學生卻更郁悶了,心理壓力更大了,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大學是用來樹理想、長學問和學本領的地方,憂悶太重,心理壓力太大的確不利于樹理想、長學問和學本領,但大學畢竟不是用來滿足哭泣的地方。如果大學生的憂悶再重一點,心理壓力再增大一點,大學又該怎么辦?還有更好的招數嗎?況且,僅僅是他們郁悶,他們有心理壓力嗎?難道老師們沒有嗎?老師們又怎么辦?

哭泣在很多文化中,都往往被賦與消極的否定色彩。電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是這樣的意思,中國人愛面子,哭泣也被當成丟面子的事。更有甚者,在柏拉圖的《理想國》里,詩人是要被驅逐出去的對象,其理由之一就是詩人煽動人們的眼淚,讓人在哭哭啼啼中浪費時間,“激勵、培育和加強了心靈中低賤部分,同時毀壞理性部分”,妨礙了理性公民的培養,有害于理想城邦。

柏拉圖的完美理性主義設計的理想城邦和理性公民,固然不近乎人情,但哭泣的確是獨特多義的人類現象,而且往往是與重大的事件連結一體的。人生第一聲啼哭,預示著新生命的誕生,青年人哭泣往往與愛情的失去相連,眾人的哭泣往往與生命的消逝相連,而耶路撒冷的哭墻則意味著宗教情懷。那么,我們的大學里哭聲一片,預示著什么?大學生哭過了以后,就清醒了?不清醒的話,又會發生什么?這一切筆者不知道,先默默地觀察吧。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