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中國才市第一人韓光耀:女大學生非弱勢群體
2006-03-21


 
  1984年,韓光耀組織了北京第一場人才招聘會,20多年來他一直致力于北京的人才市場,成為“中國人才市場第一人”。
 
  3月19日深夜,韓光耀在入住的賓館里接受了記者的專訪。他說:“相對于企業,從業人員是弱者,相對于男性從業者來說,女性要弱一些,但女大學生不是弱勢群體。”

  專業決定求職結果

  韓光耀與記者的談話,從本報刊發的山東大學的傳統語言文字學女研究生求職手記開始。得知女研究生正在一單位廣告部試用時,他笑了:“都在意料之中的事情。”

  “碩士生或喜或憂的求職結果,不是今天才產生的,早在3年前選報專業時就已注定了。”韓光耀說,考研前選專業時,就應考慮到將來的職業發展目標,而不是單單憑著興趣。如果考慮到了,就業時就會從容一些,否則就會茫然、失落,學完后落個“只開花不結果”的結局。

  韓光耀勸告大學生,專業不等于職業,應把對專業的興趣轉移到職業的興趣上來,對于某些專業,你可能感興趣,但對其相應的職業就不見得,而且求職時會遇到很多困難。

  近幾年學歷和職位下移

  近年,反對女性就業歧視的呼聲越來越高。但韓光耀指出,女性歧視并不是近幾年才有的,產生歧視的導火索在于就業壓力的增大。

  “就業壓力大了,對女性的沖擊更大,女性歧視問題就更加凸顯。”韓光耀說。性別歧視讓女性憑空多了個門檻,本科女學生就業難、研究生難、博士生也難。這一現象讓他焦慮。

  他說,女研究生就業難,其實是人才市場在下移,更確切地說是學歷和職位下移。研究生在干本科生的工作,本科生在干專科生的工作,原來培養目標是白領,實際工作中卻成了藍領。這種下移是畢業生總量的供求矛盾引起的。

  企業對女性存有偏見

  在用人單位眼中,女大學生是高成本勞動力,這成為企業拒絕女生的主要理由。女大學生尤其女研究生在畢業后,可能很快就面臨結婚生子問題,用人單位對此頗有顧慮。

  統計數據顯示,男性婚后的業績往往比婚前好,而女性婚后的業績卻往往比婚前差。這說明,女性婚后在家庭方面占用的時間多了,請假多了,從而影響到業績,而婚姻家庭帶給男性的卻多是責任感和動力。

  日本女性流行階段性就業,結婚生子后就回家做全職太太,等孩子長大后再就業。“但前提是,日本是個高收入國家,僅靠丈夫的收入就能支撐整個家庭,這也是由日本國情決定的。”韓光耀說,在中國國情就不一樣了,兩個人養家都困難,即使在生兒育女過程中,女性也要跟男性一樣拼搏。

  杜絕歧視需立法保障

  “占據社會一半多的女同胞就業相對困難,卻沒有保護其權益的措施出現。”韓光耀曾為此疾呼。

  “杜絕歧視要用立法保障,扭轉偏見首先要改變觀念。”他提出,解決女大學生就業歧視問題的根本方法在于立法和轉變雇主觀念。

  韓光耀說,任何一個國家不能聽憑市場的自發性,從維護公正的角度上,要有政府的定位和立法保障,以減少和杜絕女性歧視現象。“當前,我國只有憲法保障女性享有與男性同等的就業權利,卻缺乏可操作性的實施方法。”

  此外,維護公正就業,企業不能僅僅是經濟利益體,也應有社會責任。

  大量調查發現,女性的職業穩定感和忠誠度要高于男性。企業若有大量女性員工,不僅對企業發展有利,而且女性更容易融入企業文化。因此用人單位需要改變觀念,更多地看到女性的長處。女員工自身也應有自立、自強的精神,不能以弱者自居。

  人物檔案

  韓光耀先生是我國知名的人力資源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客座研究員,首都經貿大學兼職教授;曾擔任北京市人才服務中心主任、北京雙高人才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并先后被推選為北京人才交流協會會長、中國人才交流協會副會長、中國人才學會常務理事。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