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尚有113個縣(區)的小學、142個縣(區)的初中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為零。國家教育督導團辦公室主任、著名教育專家鄭富芝昨天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談到學校亂收費問題時說:“亂收費根源在于政府的投入嚴重不足。”
國家教育督導團昨天首次發布《國家教育督導報告2005》。對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狀況進行全面的數據分析。
教育財政撥款為零的縣(區),85%以上集中在中、西部地區。國家教育督導團辦公室主任鄭富芝介紹,預算內公用經費為零超過10個縣以上的省有五個,分別是江蘇、河南、河北、陜西和廣西。
《報告》披露,生均撥款水平,中、西部地區過低,與東部地區的差距進一步拉大,是全國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狀況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2004年,初中生均預算內事業費東、西部地區之比為1.8∶1。初中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東、西部地區之比2.5∶1。與2000年相比,初中生均撥款東、西部地區之比均有所擴大。小學情況也與之類似。初中、小學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縣際差距也很大,有2/3的省縣際差距在10倍以上,初中尤為嚴重。相當多的學校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嚴重不足。2004年,東部地區的江蘇、廣東、天津,中部地區的河南和河北,西部地區的陜西和廣西都有相當一部分縣(區)初中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不足本省平均水平的一半,縣際差距較大。上述省除廣東、天津外,都有10個以上縣初中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甚至為零。
《報告》指出,當前義務教育發展中不均衡的矛盾仍然突出。總體上,表現在教育投入不足,優質教育資源短缺,校際之間差別較大。還有一部分農村地區學校教師不足,城鎮學校大班額現象嚴重。
鄭富芝昨天在回答提問時介紹,義務教育當中,亂收費現象是存在的。亂收費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社會利益的驅動。但是大部分的情況,或者說根本的原因,是投入嚴重不足。全國有100多個縣,財政撥款為零,維持學校的運轉,僅靠向學生收的一點非常少的雜費去維持。
鄭富芝說,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優質教育資源非常短缺。城市學校大班的現象也很嚴重。特別是優質資源不足的現象也比較突出,學校與學校之間的差別比較大,學校與學校之間優質資源的配制差別比較大。
“擇校有一個標準,就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亂收費也是其中之一。真正要解決亂收費的問題,治本之策是增加投入。”
鏈接:國家教育督導報告
《國家教育督導報告2005》從教育投入、辦學條件和師資隊伍三個方面,對小學、初中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生均校舍建筑面積、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教師學歷合格率、中級職務教師比例等6個主要指標,以2000年到2004年全國2800多個縣(區)的年度教育統計資料為基礎,根據東、中、西部地區的不同狀況,同時結合國家教育督導團近年專項督導檢查情況,對全國及省域內城鄉間、縣際間義務教育公共資源配置狀況進行了全面分析。東方早報 作者:早報駐京記者 吳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