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黔在線訊 “其他學校都免交學費,我們這里卻還要家長自己掏錢請老師。”這是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三個山村村民們不得不面對的困難。自去年該村最后一名老師被上級調走后,22名適齡兒童的家長經商量后決定自己請一位老師給孩子們上課。兩個學期來,每戶村民都要稱出250斤包谷,賣掉后湊錢作為老師的工資。 記者日前在西秀區大西橋鎮三個山村看見,位于村中的有著三間教室的教學樓已破敗不堪,教室的墻壁上還有漏雨的痕跡。位于中間的一間教室整齊地擺放著桌椅,這就是這個村唯一的有著16名學生的班級:一年級。村民們告訴記者說,學校僅有的一位老師不是上級派來的,而是由16名學生的家長們籌錢請來的。 據了解,三個山村共有農戶105戶,人口480人,由于學生少,三個山小學屬于一個教學點,班級最多時也只設有一至三年級三個班。村民莊教倫等人講,從去年9月起,上級教育部門將僅有的一年級撤除,僅有的一位公辦老師也調到了其他小學,讓村里的孩子們都到五六公里外的二鋪小學或是七眼橋小學上課。由于離家遠,家長們都不放心將只有六七歲的孩子送到上述學校讀書。去年開學后,22位適齡兒童的家長們聚在一起,經商量后,最后家長們決定每學期由每一個讀書孩子的家長稱出250斤包谷,賣掉后統一交給請來的老師,而請來的老師則用這筆錢購進學生的書本,剩余的算是給老師一個學期的工資,就這樣,大家給孩子們請來了一位重慶姑娘擔任老師。 據一些學生家長講,由于家庭比較困難和聽不懂老師的重慶口音等原因,有6名學生只讀了第一個學期后,現在便輟學在家,家長們想等孩子們再長大一點后才送出去求學。目前,原本有22名學生的這個班只剩下16名學生。 三個山村的鄧支書講,村里比較窮,村民們能換錢的就只有一點包谷,自己出資請老師教孩子,這又給村民們增加了一項不小的負擔,他說,村里已經多次就該村適齡兒童讀書困難的問題向上級作了反映,但一直沒有結果。 采訪中,許多村民都說,他們十分盼望上級能早點重新派來一位公辦老師,以解決村里適齡兒童讀書難的問題。圖為4個孩子蹲在“三個山小學”的校牌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