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教育部:高校身份壁壘將破除
2014-11-24來源:東方早報
 教育部官員首次公開表態:破除985、211身份壁壘

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表示,將鼓勵所有高校,尤其是共建高校,積極參與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

       東方早報報道   “985”和“211”的存廢有了權威的回應。11月21日,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出席“2014年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研討會”時明確表示,今后,更多的國家重大項目將會在支持范圍、遴選條件等方面對地方高校一視同仁,破除“985”、“211”等身份壁壘,更加注重績效評價。

       據悉,這是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就“985”、“211”高校存廢的首次公開表態。

       教育改革方案正在制定

        “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可概括為三句話:要更加注重從單項改革轉變為綜合改革,從增量改革推進到存量改革,從表層改革深化到深層改革。”杜玉波說。

       據他透露,教育部目前正在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社部等部委,研究制定《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其中將對高等教育領域的綜合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包括上海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共同參與的“一市兩校”綜合改革國家試點已正式啟動。

       杜玉波指出,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推進依法治校,對高校來說重要抓手就是章程。章程是大學的“憲法”,是“政校分開、管辦分離、依法辦學、社會參與”的現代大學制度的集中體現,也是規范高校辦學自主權的“籠子”。

       杜玉波指出,有人不愿意給自己帶這個“籠子”,覺得礙手礙腳;也有人說章程沒用,“章程有用沒用,關鍵看你用不用,用就有用。”

       他強調,中國的高校要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在體制運行過程中,黨委重在謀劃和決策,發揮好在學校改革發展穩定中的領導核心作用;校長重在管理和指揮,發揮好在學校行政工作中的組織領導作用。需把握好“集體領導、科學決策、黨政合作”這三個關鍵點。

       他同時強調,發揮學術組織的作用將是中國高校發展今后的重點方向,做到“學術的事,多聽教授的”、“上課的事,多聽老師和學生的”。根據教育部發布的《高校學術委員會規程》(35號令),高校要以學術委員會作為校內最高學術機構,統籌行使學術事務的決策、審議、評定和咨詢等職權。


       高校身份壁壘將破除

       杜玉波表示,將鼓勵所有高校,尤其是共建高校,積極參與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今后,更多國家重大項目將會在支持范圍、遴選條件等方面對地方高校一視同仁,破除“985”、“211”等身份壁壘,更加注重績效評價。

        “211”、“985”是中國高水平大學建設兩個工程的代稱,一個是為了在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一個著眼于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這兩項工程都是20世紀啟動的,距現在已有近20年的時間,在促進高校水平、能力提升上起到了一定作用,集中力量與資源,培養了一批出色的高校,但是隨著教育經費投入的加大以及高等教育的跨越式發展,“211”、“985”高校在資源分配、學生就業等方面引發的矛盾越來越白熱化。

       據杜玉波介紹,2004年,教育部黨組就作出開展省部共建工作的戰略決策。經過10年實踐,共建高校已由中西部10余所地方高校,發展到覆蓋中國全部省份的48所地方高校。

       他還舉了“2011計劃”的例子。該計劃提出面向各類高校開放,不限定范圍,不固化單位;實施后,將不會有“2011高校”的概念,只有“2011協同創新中心”的實體。

       不過,他也坦言,在“2011計劃”推進過程中,多數地方高校仍然存在社會服務的深度和廣度不到位、協同創新能力不強的問題。

       據杜玉波透露,已首批認定14個協同創新中心,浙江工業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等四所地方大學牽頭的協同創新中心脫穎而出,為地方大學開展協同創新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提出好大學的“四個比度”

       在當天的研討會上,杜玉波提出了中國好大學的新標準:衡量大學人才培養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四個比度”。

       這“四個比度”是辦學定位對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適應度;領導精力、師資力量、資源配置等對人才培養的保障度;辦學質量和效益對現代化建設的貢獻度;學生、家長、社會對人才培養質量的滿意度。

       他還表示,不要過分在意大學排名,要扎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我認為,衡量一所大學辦學水平的最主要標準,就是看人才培養質量,而不是看它的規模、數量。衡量一所大學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標準,就是看社會評價,有多少優秀畢業生在服務國家、貢獻社會。”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