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國網訊 5月17日,培生集團在北京舉行Scott Foresman Art《美國K12藝術素養與創造力課程》教材發布會,正式把這本膾炙人口的K12藝術教程引入國內。
感受美的能力代表了一個人的修養。藝術教育遠不是簡簡單單地教會唱一首歌、畫一幅畫,其對兒童全面和諧發展的人格塑造,遠遠超越了所教授的知識和技能本身。藝術教育為兒童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媒介,無論兒童的身體和大腦,情感和意志,還是其社會性的交往合作能力,都能夠在藝術活動中得到發展。藝術教育就是這些幼苗成長為枝繁葉茂大樹的最強動力。
擁有51年專業美術教育經驗的Sara A. Chapman女士認為,每個孩子都擁有使用藝術表達自己個性和想法的能力。鑒于藝術教育領域缺乏較為系統且實用的教材,Sara A. Chapman女士攜手培生集團開發出一整套藝術教育課程——《美國K12藝術素養與創造力課程》,該課程目前正在美國各全日制中小學廣泛使用。
作為美國藝術教育協會(NAEA)特聘研究員,Sara女士根據學生的年齡和思維發展設計了不同內容的課程,以培養創意及想象力、認識藝術情境、發展技能與過程和培養評賞藝術能力為目標,內容貫穿4—12歲學前和小學階段。
教材以藝術元素、藝術原則為主線,涵蓋了整個視覺藝術領域,包括標識、版畫、陶塑、陶藝、設計、家具等。教材將教授與實踐訓練相結合,通過大量的藝術語言學習、藝術品欣賞問答、藝術原創訓練,使藝術素養的學習變得難忘而卓有成效。在激發學生藝術靈感、增強藝術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課程內容對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進行有效訓練,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應對未來的生活與工作。
發布會上Sara A. Chapman女士將現場講解教材編寫理念、結構,并對教材在中國課堂中的使用進行培訓,發布會還邀請到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胡知凡教授(教育部高中美術課標組核心成員)、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王大根教授(教育部高中美術課標組核心成員)出席并就K12課程對國內藝術教育的影響與推動發表了各自的看法。培生集團還與北京蓋蒂亞斯教育公司舉行了簽訂儀式。
北大校長蔡元培先生曾說,美育和智育相輔相成,共同構成德育的人生。沒有美育的智育,必然僵化呆滯。時代的通才不僅在于智育的成功,更來自于美育的滋養。相信《美國K12藝術素養與創造力課程》這套藝術課程,一定能為國內的讀者帶來空前的美學享受和美育提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