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剪刀,幾張彩紙,分分鐘就能變身大象小狗;幾根竹竿,一面打鼓,三兩步就能跳出歡樂童年……這是去年洛陽召開的全國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建設工作推進會上出現的一幕。架子鼓、拉丁舞、泥塑、廚藝,這些以往只屬于城里孩子的課余時光,隨著我省鄉村學校少年宮的建設,飛入山里娃的日常,也把愛種在了留守娃的心間。
2017年,河南省累計在省內國家級貧困縣建設鄉村學校少年宮595所,覆蓋了國貧縣77.2%的鄉鎮。2019年,河南省將實現鄉村學校少年宮國貧縣鄉鎮全覆蓋。
欒川縣第四實驗小學少年宮的孩子們進行了精彩的舞蹈展示,隨著鼓點,十余個身著少數民族服裝的小姑娘,在幾根竹竿間靈活跳躍,變換舞姿。他們來自竹竿舞社團,郭雨杉就是其中之一。“以前只在電視上見過,現在我已經會跳三種舞了,每周都盼著周三,因為可以學竹竿舞。”
赤土店鎮中心小學文化宮的創客空間社團有一群熱愛科技的孩子,四年級學生郭奧天正在組裝他的尋跡機器人。他將機器人放入賽道,機器人便準確無誤地沿著賽道前行。“以前感興趣但是沒見過,現在可以自己親手組裝,特別有意思。”
不僅如此,美術教室里,趣味橫生的石頭畫教學打開了孩子們的認知新世界;書法室里,臨摹提筆,孩子們靜氣凝神;音樂室里,動聽的旋律溢滿空間;舞蹈室里,孩子們步步生蓮,滿臉笑顏;戲曲室里,生旦凈末丑,孩子們模仿得惟妙惟肖。
少年宮里的第二堂課托起山里娃的藝術夢。得益于少年宮項目的落地,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開始在鄉村扎根,僅欒川縣就有20所學校開設上百個各色社團。而這些,只是河南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建設工作的一個縮影。此外,各地還結合實際,廣泛開展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經典誦讀等活動,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漯河舞陽農民畫,新鄉市楊崗小學“非遺項目布貼畫進校園”,平頂山舞鋼市武功中學武術和泥塑活動等,都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自2013年起,河南省利用省級彩票公益金30026萬元共支持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889所。為全面激發各地自建項目活力,河南省要求:凡是中央、省級項目覆蓋率不高的地方,自建項目都要補上。其中,洛陽市財政自2011年每年列支100萬元,縣、區每年設置配套經費50萬元作為以獎代補經費;南陽市從2015年起每年拿出200萬元建設少年宮;商丘市2017年自建鄉村學校少年宮達15所。
為此,河南專門建立“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庫” ,以提前做好農村學校少年宮項目的謀劃與籌備。目前項目庫共有項目2095所。
未來,河南省將進一步推進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讓更多鄉村孩子享受同等豐富的第二課堂。按照規劃,到2019年將實現鄉村少年宮貧困縣鄉鎮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