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陜西文化遺產這樣用
2019-08-23來源:華夏經緯網
       如何推進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打造博物館這所“大學校”?在8月14日上午召開的陜西省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座談會上,來自陜西省文化與旅游廳、省文物局、陜西歷史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局等7家單位,就陜西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開展了交流探討,共同推動全省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開創新的局面。

陜西4_副本
 
       創新非遺保護傳承方式 74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作名錄

       為加強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陜西省根據項目的不同類型和特征,分別采取諸如搶救性保護、生產性保護、數字化保護、整體性保護等不同的方式方法。據陜西省文化與旅游廳廳長任宗哲介紹,在整體性保護方面,重點推進陜北和羌族兩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建設工作。在搶救性保護方面,已經基本完成70周歲以上國家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搶救性記錄工作。在生產性保護方面,大力扶植剪紙、陶瓷、泥塑、刺繡、皮影以及傳統飲食類等具有良好生產和品牌效應的項目開展生產性保護。

       據介紹,截至目前,陜西省已建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成立了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西安鼓樂、中國剪紙、皮影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秦腔等74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作名錄,現有省級名錄項目600項,市級1714項,縣級4150項;全省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62人、省級351人、市級1281人、縣級3977人。

       “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傳統工藝振興力度,切實讓非遺在服務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活’起來,‘火’起來。”任宗哲表示,將扎實推進各級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館)、傳習所等非遺展示、傳承陣地建設,組織各級開展非遺培訓,培養專業人才,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不斷擴大非遺傳承和愛好者隊伍,努力構建陜西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

陜西1_副本

       “一個博物館就是一個大學校” 陜西省博物館教育聯盟已開展各類教育活動1587場

       “新時代博物館的職能發生了變化,博物館不僅是文物收藏、保存、研究的專業機構,更是提供展示、教育、開放服務的公共文化機構。”陜西歷史博物館館長強躍認為,把博物館建成一所大學校是新時代博物館人的新使命。

       據介紹,近年來,陜西歷史博物館在打造“一個博物館就是一個大學校”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實踐和探索,并取得了較好成效。2016年,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教工委、教育廳和文物局聯合成立了全國第一家省級博物館教育聯盟,秘書處設在陜歷博。會員單位129家,開展各類型教育活動1587場,受益群眾達20余萬人。

       同時,為充分發揮博物館的“大學校”功能,2004年陜歷博建立起首個大學生講解隊伍,十多年來,共有4000余名大學生講解員走進陜歷博,服務公眾500多萬人次;2016年發起成立了陜西青年文博志愿者聯合會,由省內12個地市的114家博物館組成,志愿者近6000名,累計服務16萬人次,60萬小時,受益800余萬人次。

       “博物館如何成為一個大學校,如何提高教育的水平和質量,如何提高人們對中華文化的認知,讓更多的人能夠走進博物館,享受這個大學校的文化資源,是我們博物館人的神圣職責。”強躍說。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