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進入舊版
|
設為首頁
要聞
視點
觀察
專題
機構
培訓
教育
助殘
環境
動保
低碳
能源
智庫
明星
城市
企業
行動
大學生教科書式救回心臟驟停同學上熱搜,公眾急救知識還得“惡補”
2022-10-28
公益中國網
今早,這樣一條熱搜霸占了熱搜榜第一:#大學生心臟驟停被同學教科書式救回#。
北京一高校足球場上,一男生心臟驟停倒地,觀賽的兩名大四學生迅速上前急救,同時,一名大二同學飛奔取到體育館,取回AED(自動體外除顫器),進行心肺復蘇和除顫。因為急救及時,男生終于恢復意識并被送醫,目前狀況良好。
救人的三名同學
聽著事后發布出來的AED內部錄制的音頻,從“沒呼吸了!快快!除顫,按壓!”那種想要抓住流逝生命的緊迫,到“有呼吸了”松了一口氣的安心,究竟有多遠的距離?
中國人沒幾個會急救
心臟驟停的搶救率不到3%
2015年北京市衛生統計公報顯示,北京具有專業急救知識的市民只占全市人口的0.2%。這是什么概念呢?相當于北京150個人里只有1個人參與過急救知識培訓,而新加坡這個比例是5:1,美國是4:1。美國的大城市中,心臟驟停的搶救率高達16.3%,但在中國卻不到3%。
上面所說的高校不是有“教科書式”成功案例嗎?高校會急救的人總該多了吧?實則不然,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急診科與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聯合發布的《中國高校師生急救素養和培訓需求研究報告》顯示:高校師生中能夠掌握正確急救知識的人數不足30%!
高校中會正確急救的人都不足30%
問題出在哪里?
遼寧大連的媽媽姜秋波平時非常注重孩子的安全教育,在李政儒小時候會和他一起讀安全方面的繪本,大一點就開始學習相關書籍,但這都是知識的科普,沒有實操演練。而學校也并沒有系統地教授急救知識,老師也只是說一句要注意安全,但都要注意哪些要點呢?并沒有說明。
安全急救教育,在中小學的教育體系中是缺失的一環,甚至很多教安全通識課的老師本身并不具備專業急救知識。我們總是不厭其煩地叮囑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不要野浴”、“不要橫穿馬路”……
父母老師無數個“不要做”的背后,是一組觸目驚心的數據。在中國,每年有至少3萬多個孩子溺水身亡,有接近2萬個孩子因交通事故死亡……那么到底該“如何做”才能保證安全呢?
自救互救——從孩子抓起
為
青少年
安全
“益”路
保駕護航
每年寒暑假假期結束,總有一些孩子因發生意外再也無法返回學校。每一個鮮活生命的逝去,都留給逝者家屬良久不能平慰的傷痛。懂得急救常識,常備急救藥物,掌握專業素養,往往是命懸一線時找到生機的關鍵,能夠為專業醫療急救的介入贏得時間。
因此,重視和普及急救教育,增強防范生存風險、規避人身意外傷害的能力,將急救知識納入基礎教育相關課程,顯得尤為緊迫,此時,“少年急救官”公益項目應運而生。
2022年全國首期“少年急救官”訓練營公益項目,由全國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服務團聯合、中國災害防御協會、中國醫學救援協會等共同主辦,在多個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招募和培訓活動在廣東、山東、吉林、北京等多個省市都進行得如火如荼。
訓練營為期4周的8節課程里,包括識別道路交通中的危險、預防與應對溺水、徒手心肺復蘇急救、出血癲癇蜂蜇急救等內容,每堂課結束后還有小測驗,以及讓每個“急救官”自主選擇主題,進行安全自救科普視頻的拍攝,內容既全面又專業,還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讓“我學了”變成“我會了”。
所以,當姜秋波看到“少年急救官”項目時,不假思索就給孩子李政儒報了名,心想即使是泛泛地科普知識,也能提升孩子的安全意識,但沒想到的是還真起了“大作用”。
前不久,李政儒和表弟一起玩耍時,表弟突然流鼻血了,李政儒很鎮定自如地教表弟如何應對:“不要慌張,也不用仰頭,只需要捏住鼻子兩分鐘,鼻血自然就止住了”。表弟按照方法去做,果然很快就止血了。
今年夏天,全國像李政儒這樣參加了訓練營,成為了“少年急救官”的中小學生有一萬名,這只是“少年急救官”公益項目實施第一年的結果。按照預期,在5年的時間里,讓全國更多中小學生成為少年急救官。
孩子們面臨的永遠是充滿未知的世界,如果出于安全考慮,一味地阻止孩子探索世界,未免有些因噎廢食。真正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如何應對風險,擁有自救與互救能力,以及樂于助人的志愿服務精神,讓孩子都成為讓祖國更有希望的新時代好少年!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
相關新聞
“雞娃”不停歇|“搶跑”的孩子,后
上海4歲女童在海邊走失:育兒千萬條
5歲女兒一遍遍喊媽媽:陪伴才是孩子
校園霸凌頻發:如何拔除那些隱蔽角落
被低估的共情力,對孩子而言有多重要
愛心行動
成都彭州市仁愛志愿者:第一批40余噸
新雷鋒青年志愿者協會:結核宣傳落實
新灣鎮志愿者應急救援隊:暴雪“五必
湖北武當山消防救援大隊筑牢冬季“防
一元罐愛孩子成長
“雞娃”不停歇|“搶跑”的孩子,
常青藤家長的培養法則:比成功更重
好習慣是優秀的關鍵,家長們別后知
共
0
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公益訪談
公益中國網創始人王生成:公益和慈善急需進一步
【SRC·2022】公益中國網負責人曹勝利:公益,
【SRC·2022】北工商郭毅教授:以負責任的企業
【SRC·2022】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SRC·2022】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會長黃速建:
【SRC·2022】全球報告倡議組織董事呂建中:低
【SRC·2022】原農業部副部長劉堅:勇擔社會責
聾人律師譚婷:讓法治之光點亮無聲世界
董強:社會組織進入鄉村服務鄉村迎來時代機遇
金錦萍:互聯網公益的共生共創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