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葉娟娟實習生劉可心、王皓玉)剛剛參加工作的4名大學生外出跑銷售,從廠家預支了近千元差旅費后,竟沒了音訊———針對當前一些大學生在學習、就業過程中存在的“誠信危機”,近日,河北科技大學學生會向全省大學生發出了“在學校誠信求學 ,在社會誠信就業”的誠信倡議。如今,這4名預支差旅費后不辭而別的大學生有兩人已回到廠里,就相關事宜做了解釋。
大學生預支差旅費后不知去向
去年10月,石家莊市科龍電子衡器廠招聘了一批大學生做業務員,企業對他們進行了幾天的培訓后,分別把他們派往山西、邯鄲等地跑業務。而讓人詫異的是,其中4名大學生在向廠里預支了700元到1000元不等的差旅費后,竟沒了音訊。
按照廠方的規定,外派的業務員每隔3天要通過電話跟單位聯系一次,每月回單位開一次會。可是,近半年的時間里,這4名大學生中的小陳不僅沒與單位聯系過,而且單位多次打他留的電話,不是號碼空號就是手機關機。3月20日,筆者多次與小陳聯系,也均以失敗告終。隨后,筆者撥通了其中另外兩人的手機。他們說,是想通過這種方式抵頂當月的工資。
“現在就業形勢本來不容樂觀,大學生們如果不拿誠信當回事,不僅損害了企業利益,而且影響了他們自身的前途。”石家莊市科龍電子衡器廠辦公室主任伍小書對筆者說,雖然不講誠信的大學生是少數,但其造成的惡劣影響卻是無法挽回的。
大學生誠信倡議共筑“信用長城”
“錢物事小,誠信事大,大學生以誠信立世,豈可兒戲?”近日,就4名大學生預支差旅費后無音訊事件,河北科技大學學生會向全省大學生發起“在學校誠信求學,在社會誠信就業”的倡議。
“倡議”呼吁全省大學生:在學校不惡意逃交學費,不惡意拖欠助學貸款;不說謊話,言行一致,學會負責;考試不作弊、不抄襲他人作業;不虛報成績、不篡改成績單,做到“真求知,求真知”。在社會不偽造畢業求職簡歷,不偽造求職證件,不違反協議約定;立足誠信,勤勞工作。
為以身作則踐行誠信倡議,河北科技大學的“文明誠信”主題教育活動也正式拉開了帷幕。結合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大學生們紛紛表示:誠信做人是融入社會的最好“請柬”,扎實做事是回報社會的最佳表現。對此,大學生要有長遠眼光,不能因為眼前利益而以犧牲誠信作為代價。
筆者了解到,從今年起,我省高校將逐步為大學生建立個人信用檔案,從制度上保證大學生樹立誠信觀,為和諧社會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榜樣評說省會學雷鋒車隊隊長賈德利———
誠信就是力量
去年春節,我接了兩單出車的活兒,掙了2400多元錢。怎么掙的?靠的就是誠信服務。
這兩單活兒都是回頭客,當時,我的心里挺沒底的,怕被“涮”了。后來與顧客聊天時,當我說出曾經的擔心時,顧客一句“不會的,因為我知道你們學雷鋒出租車隊講信用”,讓我深切感受到誠信的力量。
我感覺,對于一個人來說,如果素有誠信之德,做什么事情都會得到幫助和支持,從而更有所作為;對于一個企業來說,越誠信客戶就會越穩定,生意也會越做越大;對于一個社會來說,只有人人講誠信,才能夠實現整個社會的和諧與進步。
誠信離我們并不遠,它就在實現每個服務承諾的過程中,就在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中。誠信一旦成為每個人的一種習慣,就會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就會形成"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的大環境。
另外,誠信是相互的,需要通過內在的自我約束,更需要外在的制度保障。試想,如果通過制度能保證一個講誠信的人獲利,使不講誠信的人遭殃,那么誰還會不講誠信呢?從這個角度看,建立社會誠信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