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沒錢助學難過得直哭 一位“農民慈善家”的苦辣酸甜
2006-04-06

 

 
  這是一個閑置的農村舊小學。在幾乎要漏雨的一間教室里掛著“輔導室”的牌子,室內放著兩排舊課桌,后面是一個舊電視和書柜,書柜里整齊地擺放著《小蘿卜頭》《中國科技史》《讀者》等課外讀物。旁邊的幾間教室是宿舍、餐廳和廚房,16個來自四面八方的孤兒和他們的“父母”在這里生活著。

    當記者來到這個簡陋得不能再簡陋的“家”時,被當地農民贊譽為“農民慈善家”的劉保宏和孩子們正在吃飯。四張矮方桌,幾條長板凳,桌上是清炒藕片、白菜燉豆腐、雪白的饅頭、熱氣騰騰的菜湯。孩子們臉上的笑容讓這里充滿了溫馨。

    “看到那么多的孩子沒有人管,我心痛”

    39歲的劉保宏是江蘇省睢寧縣嵐山鎮萬莊村的一位普通農民。9年來,他先后自費幫助過面臨輟學的360多名中小學貧困生和60多名大中專學生,已成為當地一位“名人”。面對記者的提問,他真誠地說:“看到那么多的孩子沒人管,我心痛,這就是我的初衷。”

    1997年春節剛過,劉保宏路過萬莊村小學門口,看到一個小女孩抱著大人的腿哭。一打聽,原來這個交不起學費的孩子就要輟學了。這一幕深深刺痛了他的心。熱心腸的劉保宏賣掉了家里5棵樹,將1000元送到學校,幫助幾位面臨輟學的孩子上學。

    2000年,嵐山鎮倪營村學生宋之好考取中國礦業大學。由于家里極度困難,沒錢交學費,請求劉保宏幫助。劉保宏拿出1000元給他,并送他到學校,向校領導匯報了宋之好的家庭情況。校領導被他的助學精神所感動,免除宋之好的800元書本費。

    為使助學形成固定的組織和網絡,劉保宏向嵐山鎮黨委呈上了《助教興鎮》的遠大計劃,成立睢寧縣嵐山鎮捐資助學委員會。劉保宏是一個并不富裕的農民,他的舉動在嵐山鎮已是家喻戶曉,被當地媒體譽為“托起明天太陽的人”。

    從1997年開始義務捐資助學以來,劉保宏先后自掏5萬多元,并到800多家機關、工廠、企事業單位募資25萬元,協助貸款12萬元,幫助面臨輟學的300多名中小學生,讓其中51名圓了大學夢,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都有他資助過的學生。

    “花錢勞累我都不怕,就怕聽別人說我‘另有企圖’”

    2003年9月,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劉保宏動了辦一所孤兒院,讓周邊的孤兒們有學可上,有家可住的念頭。

    這一年,他的女兒在徐州生物工程學院讀大二,該開學了,劉保宏為女兒準備了4000元學費。就在這時,鄰居女孩姚敏的母親找上門來。原來,姚敏父親去世了,母親帶著她們姊妹四人,生活異常貧困。這一年,姚敏考上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家里實在拿不出幾千元學費。劉保宏聽了,咬咬牙從女兒學費里抽出2000元給了姚敏母親。隨后十余天時間里,來找他求助的貧困學生和孤兒接踵而至,前后達40多人。他女兒余下的2000元學費被“瓜分一空”……面對村里村外這么多孤兒,劉保宏痛下決心,就是傾家蕩產,也要創辦一家孤兒院。

    2005年2月,劉保宏賣掉自家幾棵大樹、幾頭肥豬,湊了5000多元,在嵐山鎮黨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利用萬莊村旁邊草窩村小學的閑置校舍辦起了孤兒院。

    目前孤兒院共收養了16名孤兒。劉保宏說,自從去年成立孤兒院以來,他更忙了。首先是孩子們的生活費難題。房子是鎮里教育部門無償提供的,解決了住的難題;吃飯和學雜費就要劉保宏自己想辦法了。按每個孩子每天4元錢的生活費,16個孩子每年就要花2.4萬元,加上學雜費和衣服、水電費等,去年就花了3.5萬元。政府給每個孩子辦了每年480元的低保生活費,但遠遠不夠。

    為了籌錢,劉保宏到處“求爺爺、告奶奶”,把兒子中專畢業后在無錫打工掙的7000元搭上,把家里的4頭老母豬也賣了,還欠了8000元的債,加上自己種地的收入,終于“扛”過了2005年。他的家里已是一貧如洗。

    對劉保宏的舉動,有人說,他叫“劉老迂”,因為他整天為別人的孩子上學奔忙,沒有一分錢報酬,自己的孩子還交不起學費;也有人說,他是個“大善人”,捐資助學8年,讓許多貧困兒童重返學校。

    他自己說:“把更多的孩子培養成材,就是我追求的人生價值。再苦再累我都不怕,但最怕別人說我‘另有企圖’。”

    “‘助學兒童村’讓更多孩子健康成長”

    嵐山是個偏僻的地方,是睢寧這個貧困縣的貧困鄉鎮,有很多貧困戶的孩子上學困難,學費問題最令家長發愁。為募集更多的資金救助貧困學生,劉保宏將募捐范圍擴展到徐州、南京等地。

    有一次,劉保宏到嵐山鎮雞寶村募捐,有一個農戶說下次你來我捐20元。從劉保宏家到那個農戶家來回要走近20公里路,為了爭取一筆20元的捐款,劉保宏騎自行車走了6個來回。

    妻子謝榮蘭也是個心地善良、通情達理的人。多年來,為了維持全家的開支,每到農閑季節她就到溫州撿破爛。9年中,有5個春節沒在家過。謝榮蘭說,有時因沒有錢,看到他一個大男子漢難為得偷偷掉眼淚,我的心里別提多難受,真想撒手不管了,可看到那十幾個孤兒,又不忍心,真是進退兩難。

    “春節我還為孤兒這學期的學費發愁呢,縣委書記蔣國星給送來了5000元,解決了孤兒們的學費。”劉保宏說,現在全縣130萬人中有1萬余名困難兒童,若得不到救助,不僅是人力資源的浪費,還將成為社會發展的隱患。同時,隨著孩子們的成長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孤兒”這一名稱已多少有點影響孩子們的心理。他希望下一步把孤兒院改名為“助學兒童村”,讓更多的孩子健康成長和受到良好教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