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部分大學生身價不如農民工 提高教育質量是根本
2006-04-07
 今年2月,記者在廣東汕頭采訪時發現,峽山鎮的織帶廠奇缺熟練技工和高級技工,老板開出的價碼常在3000元/月-10000/月之間。當地工人介紹,把自己訓練成一個高級技工一般需三五年,小學文化都可做到。技工奇缺和身價的走高,已成為長三角與珠三角的共同現象。

  但也在該月,廣東的招聘會被省內外應屆畢業生擠爆。尤其是2月5日這天,雨大風冷,招聘會現場依然人山人海。為了給用人單位遞一份簡歷,不少學生排著長隊,衣衫盡濕。許多本科生已把身價降到了1000元 / 月。

  結構性就業難題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一項調查讓很多人驚訝地認清了大學生和民工的“差距”。調查結果顯示:2006年,進城務工農民的月薪平均預期是1100多元,而應屆大學畢業生對月薪的平均預期僅為1000元。

  從一定意義上說,這如實地反映了擴招帶來的短期的大學生供過于求。市場用月薪這枚小小的砝碼,稱量著天之驕子們的自我估價。

  “市場更需要財富的直接創造者?!敝袊鐣茖W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車偉說。

  “企業對大學應屆畢業生的評價普遍不太高,他們覺得這些應屆生們要求多,但不能吃苦,缺乏動手能力和團隊精神,所以很多企業就更青睞有工作經驗的人才。而另一方面,學生則抱怨企業開的薪水低,要求苛刻,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就盲目地去考證,以增加擇業的砝碼?!?在走訪了不少企業和學生后,中山大學高教所張明強教授這樣總結兩者之間的分歧。

  “2005年私營企業比前兩年增加了450萬個就業就會,而教育、科技、國家機關增加的崗位比較少。教育行業新增崗位24萬個,金融業新增2.7萬個,而科技領域只招了3000人,電、水、煤這些行業就更少了?!痹啦f,“大學生喜歡去的地方恰恰吸納能力小。”

  岳昌君將其稱為“供求結構矛盾”。國家發改委則稱之為“結構性就業難題”。實際上,這種“結構性就業難題”不僅體現在不同行業間,也體現在不同地域間?!皩幰本┮粡埓?,不要西部、基層一套房”就是這種地域差的表征。

  據報道,中國農業大學的動物科學專業研究如何養牛、養豬,可很多畢業生為了在大城市里找到工作,干脆轉行,“很多畢業生寧愿在北京賣飼料當推銷員,也不愿意到基層去”。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的畢業生研究的是如何讓果樹產量更高、花卉生長更好?!翱珊芏嗤瑢W去推銷園藝產品,在辦公室做文秘?!痹搶W院學生桓靖學對記者說。

  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劉君給這種現象起名為“職業歧視”。

  “當‘精英情結’的淡化速度沒有趕上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普及速度時,人們的就業心態就會變得狹隘,而擇業的自主性和多樣化也就會大受限制。一是造成了大學生普遍薪資期望過高,從而抑制了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二是造成了局部地區和局部行業人才的過剩,因為大家都希望留在發達的大城市中,都只希望學金融、會計、計算機等熱門專業,所以市場上也才會出現年薪數十萬求一焊工或鉗工而不得的現象?!彼f。

  全力打造中國職業教育

  目前中國還處在第一次工業化期間,經濟結構以勞動密集型為主,與此對應,初等的人才,熟練工人占主要地位,中間層次還是相對少,高端人才需要更少。教育部職業技術研究中心研究所所長助理姜大源向本報記者分析說,只有當勞動密集型轉向技術密集型時,這個人才結構才會變成一個橄欖型,就是金字塔的底部開始萎縮,中間的層次,中等職業教育人才、中等的管理人才開始增多。在世界上,已經實現了第二次工業化又實現知識經濟的國家,如歐美國家,就呈現出這種橄欖型的結構。

  所以,受經濟結構所限,中國不可能跨越金字塔階段。但1990年代后期到2005年,由于高校的擴招,職業教育的比例從原來的58%滑到38%。不少職業學校招不到學生而萎縮。姜大源認為,這個38%會延緩中國工業化的進程。中國目前出現的技工荒,就是人才結構和經濟結構沒有相協調的例子。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就業指導中心主任李凱則從培訓模式的角度觀察認為,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難,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培養的人才與市場對人才的要求是“兩張皮”,人才的知識結構、層次與用人單位不吻合。

  姜大源也認為,中國的職業教育應該占半壁江山以上才對,絕對不能按照中國傳統的思維習慣,不能總拿清華、北大來比照,過度強調高學歷,“我們現在老培養金字塔的塔尖,所以導致了一系列的問題?!?/P>

  據他介紹,德國是職業教育帝國,70%的初中畢業生在16到19歲接受職業教育,普通高中學生不到30%。德國崇尚職業技術教育,根本不會有歧視現象。“德國制造”之所以厲害,就得益于職業教育。

  姜大源認為,在職業技術學校中只背書肯定是過不了,絕對不能夠黑板上種田、教室里開機器。職業教育必須跟技能、跟機器、跟設備打交道,否則就拿不到職業資格證書。所以國務院決定在未來5年之內,拿出100億元做兩件事,一個是對貧困家庭的資助,一個是實訓基地的建設,在全國做2000個示范基地。

  在這方面,頗受深圳市政府扶持的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可作一分析樣本。據該學院就業指導中心主任李凱介紹,學校共建有309個校外實訓基地,如金融專業有個模擬銀行,物流專業課堂講授的主要內容并非物流原理,而是直接告訴你怎么跟單、怎么報關,學生畢業后,便可直接上手。

  由于職業教育和市場脈動緊密相關,姜大源認為,政府除了投入、除了法律框架,更應該是信息的引導。政府要建立職業預警系統,需求驅動,哪些職業可能消失,哪些職業可能產生。這種職業資格的早期辨識,在德國由聯邦職業教育研究所來做。中國地太大做不了,但是一個城市或者一個行業可以做。

  在職業預警方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已經在嘗試。招生就業辦公室的書架上擺滿“就業服務”及“用人單位跟蹤調查”資料,都是各專業負責人走訪企業時搜集到的回饋與意見。他們把目標瞄準在深圳的制造業人才及服務人才的大量需求上。李凱介紹,一些熱門專業,如汽車專業、計算機輔助設計,學生還沒畢業,企業就打電話來叫“幫忙留幾個好的”。反之,如果專業設置不再適應市場需求,就要被“砍”掉。比如,1998年建立的路橋專業在2003年因市場需求小而被取消。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因此在近年始終保持著95%以上的初次就業率。

  歸根到底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

  大學生身價不如農民工,中國高等教育是否出了什么問題?

  “目前高校的專業設置確實有問題。普通高等學校專業結構和勞動力需求結構完全不一致。勞動力市場需求的,高校培養不出來;高校培養出來的,市場又不需要。”岳昌君說。

  市場需要怎樣的勞動力結構?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車偉說,勞動力市場上大學生越來越多,而熟練技工卻越來越供不應求。不同層次的大學定位一樣,都在爭奪同樣的位置。他認為,一些高校必須轉向培養技能型、生產型人才的領域,才會有競爭力。

  事實上,高等教育即使規模擴張迅速,大學以上學歷人口數仍然只占我國總人口的5%、勞動力人口的10%。這一比例不僅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甚至相比于菲律賓、泰國等國家也有不如。

  “所以不要造成‘大學生過?!恼`解。”楊東平說。在他看來,擴招真正帶來的問題,是教育資源緊張導致的學生人均培養費用減少。

  據楊東平調查,某省省屬高校,學生人均投入從六七千元下降到了2000元,“這和高中生差不多?!?/P>

  而調查也顯示:57.8%的碩士生導師和51.1%博士生導師認為目前研究生質量出現了下降,約有52.7%的研究生院(部、處)負責人認為近5年碩士生質量下降。

  “多數西方國家,研究生學位有學術型與專業型之分,前者培養的是從事基礎性、理論性研究的學術人才,后者則偏重于職業能力的訓練,培養的是工程師、臨床醫生、律師等高級專業人才?!彼f,“我們的研究生培養目標是1981年按照蘇聯模式制定的,現在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應該實事求是地調整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將多數學位定位于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專業學位。”

  “學生們沒學到什么東西,就業當然困難。” 教育部職業技術研究中心研究所所長助理姜大源對本報記者說,“考試之前背一背,最后拿個成績,這種惰性知識有用嗎?”

  “這些都是歷史性的問題?!睆V州市銳旗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希宏對記者說,“高校在招生及教學環節上采用的是計劃模式,而到了人才輸出時,卻遵循市場經濟模式,完全由畢業生自主擇業就業。兩者沖撞,引發矛盾,其結果就是就業難。”

  “十一五規劃提出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這個提法在先前所有的文件中都從來沒有出現過?!睏顤|平說,“這句話意味深長。”

  而要從根本上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楊東平認為應對目前的高校管理體制進行徹底改革?!叭绻叩葘W校還沒有確立一種學術本位的管理,還是嚴重的官本位和計劃學術,又想要參加國際競爭,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這是不可能的?!彼f。

  “醫療體制改革已經開始做了,教育體制改革仍然沒有提到議事日程,我認為已經到了啟動的時候了。”楊東平說。

  當然,也有學者強調,大學教育并不能簡單等同于職業教育,不能單用就業率衡量。從這一角度看,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也是提高中國人的人生教育質量,提高大學生的人生質量。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