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是海南省高考報名的時間,而今年卻提前至1月,據稱目的就是為了有足夠的時間來查堵“高考移民”。但有關人士認為,2006年海南“高考移民”能否得到有效遏制,還要看能否斬斷伸向“高考移民”的利益之手。
那么,到底是誰在利用政策漏洞牟利?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房地產商:賣戶口更賺錢
據了解,為拯救一蹶不振的樓市,國務院曾先后下發過兩個關于加快處置海南積壓房地產的方案。在此大背景下,1999年《海南省積壓商品房轉化為經濟適用房管理辦法》出臺,其中規定“單位或個人每購買25平方米的商品住房就可入一個戶口,入戶對象由購房人自行擇定……學生從入戶之日起,在普通高等院校入學考試、中小學入學等方面,享受與當地戶籍人口同等待遇。”
海南省本想以戶口資源為房地產解套,但這一規定事實上卻成為誘發“高考移民”洪峰的政策漏洞。
早在2005年3月海南省高考報名前夕,海南省公安部門對2004年7月至2005年3月來瓊購房入戶的2.12萬人進行了調查統計,發現其中8800人為17~21周歲的適考青年;在海南省考試局對今年“移民”考生進行的隨機抽樣調查中,300個樣本中有269人是購房入戶的。
據知悉隱情的人士透露,急于解套的房地產商發現,把戶口倒賣給想在海南參加高考的學生比賣房更賺錢。于是從買房者手里收購戶口指標,再倒賣給中介,成了海南房地產業界公開的秘密。
內地學校:提高升學率
“2005年的高考人數比前年激增3.4倍,達到9803人。每5個海南考生中就有一個是‘高考移民’?!焙D鲜】荚嚲忠晃还賳T說,“我們還發現,大批考生來自同一個市縣,其中河南信陽市達800余人,安徽銅陵市達600余人。”
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海南的“高考移民”來自全國27個省份,只有北京、上海和西藏三地是空白,輸出百名以上的有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安徽等9個省。
統計表明,自2003年起,安徽的銅陵,湖北的仙桃、天門,河南的信陽、開封,湖南的祁東等地,一直是移民考生最集中而且最穩定的來源地。
有關人士認為,移民考生來源如此集中,正是因為一些外省學校已把“向海南‘移民’”作為提高本校升學率的一個手段,連續幾年動員和組織本?!奥唷睂W生“移民”到海南高考。
中介公司:有利可圖
由于有利潤可賺,海南省的中介公司紛紛聯絡動員家鄉的親戚朋友“購房落戶”,甚至發展到把落戶宣傳單派發到內地學校,主動去拉考生的情況。而考生家長在交了1萬~1.5萬元不等的費用后,把考生戶口本復印件和身份證交給中介公司,中介公司就可到房產局、派出所辦好一系列手續。
據海南省政府附近一中介公司負責人透露,按照行情,目前代辦購房入戶的費用是900元,他們做這個生意已經好幾年了,主要是給參加高考的學生辦。該公司還承諾可以辦理學生學籍以及掛靠學校,但費用則要漲到4900元。
省內民辦學校:大發“移民”財
實際上,海南省民辦學校近幾年一直以高考補習班的方式招收內地考生。
海口振發學院、海口海天學校、國際兒童中心等這些在??谑心陮W費達萬元的民辦“貴族”學校,兩年以來共招收了數千名外地學生。他們向每位學生收取3000元至6000元不等的費用。其手法有二:一是接收高中階段的轉學生,為其辦理高中學籍,使其成為“合理合法”的本地應屆畢業生,不受任何報考限制;二是在高考前夕向省外招收“高考補習班”,利用本校的師資、設施等資源為高考移民提供“沖刺”動力。
據了解,在最近三年里,“移民”考生的平均錄取率高達88.13%,海南本省考生錄取率為81.9%。按此比例計算,2006年“高考移民”將有8600多人被錄取,如此數量將足以把海南第二、第三批錄取院校的8030個名額全部壟斷。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