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2歲的王克昌老人家住廣外街道小馬廠社區,從1993年起到現在13年的時間里一直資助河北阜平縣100多名貧困兒童重新返回了課堂。13年來,老人過著簡樸的生活,頂著各種壓力繼續著他的事業。
1993年,當時在宣武區教委工作的老伴回家后對王克昌提起了前來小馬廠小學參觀的河北阜平縣五大灣村小學的老師和學生,王克昌了解到當地很多孩子因為貧困而不得不放棄學業的事情,沒過幾天,王克昌就到河北阜平縣了解情況?!皩嵲谑翘F了,回來后我把想法跟我老伴一說,她也很同情,后來我們就商量著要資助這些失學的孩子們?!?/P>
在他資助河北阜平縣貧困學生的13年中,也有一些人對王克昌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有人還認為王克昌這樣做就是假借慈善的名義,到處撈錢。面對這些非議,王克昌都一笑了之。
為了幫助孩子們重返校園,王克昌發動了所有親戚朋友共同來進行資助,13年來共為孩子們捐助了20多萬元現金。這其中,王克昌和老伴也拿出了自己每個月的退休金,13年來,他們也為孩子們資助了2萬多元錢。
在王克昌老人的家里,孩子們給他寄來的信件堆起來有一米多高。他告訴記者,這些信件都是那些孩子給他寄來的。最早的信是1994年寄來的,這些孩子到現在都已經升入大學或者已經大學畢業。“看到這些信我的心里就熱乎乎的,樸實的孩子們沒有過多的言語,他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夠完成自己的學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