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實習生 柯曉穎)將穿不了的舊衣服捐到災區是日前許多白領的選擇,但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想象過接受者的心理活動。據一位在課余上門收購舊衣服到鄉下低價出售的大學生說,老鄉們更愿意低價買舊衣服,而不太愿意接受“嗟來之衣”。
捐贈衣服遇尷尬
近日記者在廣州某樓盤論壇上看到一個帖子。發帖者稱“愿意前往小區的居民處上門低價收購舊衣服”。記者輾轉找到發帖者,她在電話中自稱是某高校大三學生小蘭,來自湖南一個貧困縣,她一直以來都靠助學貸款和勤工儉學來完成學業。說起賣舊衣服的事,小蘭說:“以前同學曾經試過把一些舊衣服送給我,讓我捐贈給老鄉。當我把衣服運回家鄉,老鄉們竟然不愿意接受。”小蘭說,當時弄得她很尷尬,不過后來她發現,“他們更愿意花少許錢去買舊衣服,而不太愿意單純接受捐贈”。知道了這種心理之后,小蘭把舊衣服標上很低的價格,結果很快就賣掉了,她把賺來的錢帶回給同學,大家都很高興。
上門低價收購舊衣服
小蘭稱,經過這事后,她想到通過“買賣舊衣服”的方法來勤工儉學,甚至可以以此來幫補一下家里的困境。于是近日她在廣州某樓盤論壇上發帖,表示愿意前往廣州小區的居民處低價收購舊衣服。她將把這些衣服托運回家鄉低價賣給老鄉。目前,小蘭已經收購到了幾百件衣服,暫時寄放在番禺的老鄉家里。據小蘭介紹,這些衣服的收購價沒有固定,一般都是三四元一斤,“最貴的也不過是10元一件”。小蘭還說,有時她同學也會爭著穿用她收購回來的舊衣服,“但是她們都不愿意跟我一起去收購。”小蘭笑著說。不過,小蘭現在對衣服的銷路并沒有太大信心。
網友們擔心消毒問題
記者在論壇上看到,不少網友對該帖子表示支持。支持者普遍認為,這種做法可以減少資源浪費,也可以幫助別人。不過也有部分網友表示質疑,有人認為學生做這些事情是“不務正業”,網友癲娜更是提出“收購百家衣轉賣,想知道消毒問題怎么解決?”的疑問。(注:應當事人要求,小蘭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