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僅僅相隔7天,吉林省就發生兩起父親殺子案。令人震驚!
這兩個命喪父手的兒子都是年輕人,一個是23歲的在校大學生,一個是37歲的無業青年。本報記者追尋他們的成長軌跡,發現他們從小受到嬌生慣養,好逸惡勞,人格變態……
悲劇究竟是怎樣發生的?為人父母者和年輕人從中可吸取哪些教訓?讀者讀后會有所思、有所悟。
23年百依百順換回一個逆子
陳顯玲本報記者彭冰
一米半高的圍墻,兩棟青色磚房,紅紅的春聯還完整地貼在門兩側。朱紅色的大門緊鎖,門前雪地上,連一個腳印都沒有。
這就是吉林省通化市柳河縣王船口村村民邵永樂(化名)的家,它坐落于村中上坡的岔道處。
2月3日,當兒子邵成(化名)持刀捅來時,憤怒的父親邵永樂舉起一根籮子(東北方言,意為“大塊劈柴”——編者注),將23歲的兒子打死在自家院內。次日,邵永樂到柳河縣公安局投案自首。
父母百依百順,兒子卻不領情,稍有不順,就砸這砸那
邵永樂30歲時,兒子降生。為延續香火,他不惜超生罰款要了這個寶貝兒子。
“老邵家兩口子老實能干,家境不錯,可老兩口打壺醬油都得尋思尋思,日子過得可仔細了。不過,他們在兒子邵成身上花錢從不含糊,兒子吃的、用的,都是家里最好的;他說要去私立學校,父母第二天就給辦手續;說要電腦,家里立刻就湊錢去買。”住在邵家附近的一名老漢不無感慨地說。
不過,邵成似乎并不領父母的情,稍有不順,就砸這砸那。“家里的玻璃、桌子不知道換了多少茬”。幾乎每天從邵家門口經過的張老漢認為邵家不會教育孩子:“那孩子見到村里人,從來不說話,從沒看到他有什么朋友。近幾年來,他爸就管不了了,邵成張嘴就罵他爸媽。還在家磨很多刀,總對著他爸媽比劃。”“太能慣孩子,孩子對他們不孝順,他們還替孩子瞞著。”鄰居家一個老太太嘟囔。
“家丑不可外揚”,邵家老兩口總想,兒子還小,長大就知道好歹了,于是一忍再忍。
邵成埋怨家里窮,經常打電話讓父母準備幾十萬元供他出國
3年前,邵成終于考上了雞西大學專科“室內設計與電腦美術”專業,老兩口指望著兒子能有所改變。可自從上大學后,邵成就埋怨家里窮,經常打電話讓父母準備幾十萬元供他出國,如果父母說個“不”字,他就一頓咒罵。
2005年7月,老兩口突然接到兒子所在大學的通知,讓他們速到校接回兒子。
邵成的母親說,邵成性格內向,不喜歡跟同學接觸,也不愿意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卻養了一只貓,被發現且受批評后,兒子竟將貓大卸八塊,扔在易被人發現的地方嚇唬同學。
邵成大二時的輔導員張丹告訴記者:“那年暑期,我剛返校,學校就通知我去公安局領邵成。聽說,邵成在校外租房住,養了一只貓,小貓跑到別的房間,把租住在那里的學生給撓了,被撓的學生去找邵成理論,結果當晚邵成就把貓給殺了,還扔得到處都是。住對屋的學生非常害怕,便報案了。當時,正好發生了一起兇殺案,警察在調查中發現,邵成的匕首和那宗案件的兇器很像,于是重點盤問他。可邵成表現得特別激動,咬舌、撞墻、把眼睛摳得血淋淋的,鼻子也出了血,我想,他可能是內心恐懼吧!我那時剛畢業不久,也覺得很害怕,最后讓學校領導去接的他。為此,學校通知了他的家長,建議將邵成帶回家治療一下,他父母就來了,把他領回去了。”
邵成又提出買筆記本電腦,并拿刀威脅父親
2005年年底,面臨畢業實習的邵成,寒假前離校回家。回家后,邵成不是躲在自己屋內在電腦前打殺人游戲,就是用父親的磨石一把接一把地磨刀。
邵母說,今年春節前,邵成讓父親給他換個筆記本電腦,他父親說家里錢緊張,讓他等一段時間,結果又招來兒子一頓打罵。
2月3日17時左右,讓全村人震驚的悲劇發生了。
據次日采訪此案的當地《新文化報》記者介紹,那天,邵成又提出買筆記本電腦,并拿刀威脅父親:“這一刀砍你右腿,這一刀砍你左腿,這一刀捅你心臟,在里面轉一下拿出來,你服不服?”邵永樂趕緊說“服”。可邵成仍不罷休,繼續吵鬧,并持刀刺向父親。邵永樂回手奪刀擲于地上,不料兒子揀起刀又刺過去。邵永樂按捺不住內心怒火,操起地上的籮子向兒子頭上打去。邵成欲反抗,邵永樂揮舞著籮子一次次擊在兒子的頭上,直到兒子一動不動……
看到兒子舉刀刺向他爸,邵母嚇得昏死過去,當她醒來時,眼前是滿地的鮮血和兒子的尸體,丈夫已不知去向。
母親表示“對死去的兒子一點都不留戀”
“這些年,我們對他付出的太多太多,可他又是怎么對我們的啊?是他害了他爸,毀了自己,毀了這個家啊!”邵成的母親雖然悲痛欲絕,卻告訴記者,她“對死去的兒子一點都不留戀”。
“那孩子太不象話。他爸這么做也是忍無可忍,實在沒辦法了。”村民們唏噓感慨。
“父子親情,不是逼到一定地步,誰能下手啊?”柳河縣公安局宣傳干事王恩慧說。
“法理難容”,在柳河縣檢察院,一位正在翻閱邵永樂故意殺人案卷宗的工作人員透露,邵永樂當時打了兒子一通后,接著又打,直到邵成頭骨開裂死亡。
據悉,事情傳出,67名村民紛紛請求執法部門能對邵永樂寬大處理,柳河縣婦聯也建議執法機關根據邵成的實際情況,對邵永樂從輕處罰。
3月21日7時,柳河縣人民法院的大門外站滿了人。這一天,邵永樂殺子案在該院開庭審理。除邵家親屬外,王船口村的村民們也早早來到這里等候。
9時30分,腕上帶著手銬的邵永樂被帶進候審廳,他看起來削瘦了很多,兩只眼睛也紅紅的。家人們很快在窗外圍攏過來。隔著窗戶,邵永樂問女兒:“邵成什么時候出殯的?”女兒答:“喪事第二天就辦了。”邵永樂立即嗓音沙啞地喊起來:“我太想他了,再不好,他也是我兒子啊!”始終被人攙扶著的邵妻,此刻淚流滿面:“小孩子該死,你想他干啥,我都不想”。親屬們也異口同聲:“你糊涂啊,還想他干嘛?”“大家都不怪你,你意志要堅強”,“不要掂記家,我們等你回來”。窗那頭,邵永樂哭了,旁邊的村民也大多跟著落淚。
10時30分,審判開始。檢察官以“故意殺人罪”對邵永樂提起公訴,但邵永樂的辯護律師認為,邵屬于防衛過當,并當庭向法官出示了邵成繪制的100多種刀具圖案,以及6張照片,照片內容均是“邵家各處被邵成砍剁的痕跡”,以此證明邵成確有追求兇殺和暴力的傾向,其心理畸形扭曲,有很大的危險性。
“邵成把刀架在父親的脖子上,問服不服?邵永樂說‘我服了’”,辯護律師講到這兒時,被告席上的邵永樂抬手擦了擦眼淚,低頭許久的邵妻也忍不住哭出聲來。邵永樂喃喃地說:“兒子被打倒后,我把他抱到炕上,用布包住傷口,后來看他沒有氣了,才沒有送醫院……”庭審當中,邵永樂的聲音一直很低,當法官讓他作最后陳述時,這位看起來老實巴交的父親低語:“我沒什么說的。”
11時40分左右,法官宣告休庭。在眾人沉痛的目光中,邵永樂被帶離法庭,走出門的一剎那,他回頭看了看親人,還是沒說出一句話。
教師眼中的邵成
“這么多年從沒見過他的笑容”
本報記者彭冰
“邵成(化名)又出事了?怎么會這樣!這學期開學,他們大三專科生就進入了實習階段,本以為他在家那邊直接實習或找工作去了,誰會想到發生這樣的事!”
當記者近日與邵成所在的雞西大學取得聯系時,這里的老師還是第一次聽到邵成之死的消息。
雖然該校學生眾多,但找邵成并不費勁,一提“殺貓事件”,學校學生工作辦公室的老師馬上“對上了號”。
“邵成在學校挺有個性,性格很孤僻,獨來獨往,話很少,有時會跟同學發生口角。”邵成大二時的輔導員張丹告訴記者,她當時同時帶400多個學生,對邵成并不是非常了解,但“殺貓事件”給她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
“這孩子入學時,我就教他,那時我是他的專業課老師。我發現,上課時,他總是神情木訥,一言不發,作業雖也寫,但馬馬虎虎。這么多年,我從沒見過他的笑容,也很少見他與同學說話。他很少跟同學聯系,同學們都反映他很冷漠,還有點兒抑郁。他做的很多事情,讓人難以理解。”雞西大學理工系學生工作辦公室孟主任對記者說,“上學期,開學一段時間之后,邵成才從家返校,并找輔導員要宿舍。可他住進學生宿舍后,晚上總是不睡覺,一個人燒紙、燒衣服。同學們都害怕,一些年輕老師也感覺他挺‘恐怖’。”
“我感覺,這孩子脾氣暴躁,有些心理疾病,身上有不穩定的危險因素。我們做過很多思想工作,但他始終處于精神迷離狀態。有一次,我想跟他好好談談,可與他交流非常困難,你說十句話,他不說一句。結果,基本上都是我一個人在那兒講,他目光呆滯,不點頭,也不反駁。當然,估計他也什么都沒聽進去。”孟老師告訴記者,每個假期前,學校都會給學生家長寫信,反映學生成績及在校情況等,希望家長多與校方溝通,但幾乎從沒有家長回信。邵成的家長也未對學校講過兒子在家的詳細情況。“那時,學校的心理咨詢機構也還不太健全”,孟老師遺憾地說。
邵成的現任輔導員高金麗告訴記者,邵成至今還欠繳學校兩個學期的學費,共計9600元。“我們為此也催促過他,找他,他也不來,對此置之不理。聽同學說,他還一度不想要畢業證了。”有老師告訴記者,“他可能是用這錢去買了電腦。上學期期末,他把電腦等物品都搬回家去了”。
“邵成死了,我們覺得挺可惜。不過,他這種結局,不能不說,有潛在的必然性。”孟老師沉痛地說。
邵永樂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
緩期5年執行
本報訊 (羅春燕 記者彭冰) 4月4日,吉林省柳河縣人民法院對邵永樂故意殺人案作出判決,判處邵永樂有期徒刑3年,緩期5年執行。
法院認為,被害人生前經常辱罵、虐待父母,被告人不堪忍受,且在其人身安全受到被害人持刀威脅的情況下,當場激于義憤,將其子致死,亦屬情節較輕。且案后,被告人能主動投案自首,應依法減輕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