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這個時候,全家人都在為女兒的學費發愁,現在好了,我們得到了滋根基金會的資助。”解決了學費問題的貴州雷山縣方祥鄉陡寨村一村民興奮不已。在貴州,截至今年7月,美國滋根基金會已捐資387萬元資助貧困學生達4000名。
貴州扶貧是滋根基金會中國扶貧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滋根基金會于1988年在美國紐約成立,主要由臺灣和香港去美國的留學生發起組成。后來陸續在香港和臺灣也成立了滋根基金會。到1996年,在中國大陸民政部也登記成立了滋根的姊妹團。到現在共有美國滋根基金會、臺灣滋根基金會、香港滋根基金會和北京滋根四個滋根姊妹團。濃厚的中華情結讓滋根基金會對貧困地區的發展格外關注。
據滋根基金會創始人楊貴平女士介紹,滋根基金會的理念主要是給處在逆境中的根苗提供一點滋潤,是海外華人滋潤祖籍國大地根苗的一片心意。滋根人認為,消滅貧困不僅僅是貧困人口自己的問題。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滋根把項目的重點放在了中國貧困人口集中的西南部地區,在那里開展扶貧助學活動。
16年來,滋根基金會開展過助學項目、小額貸款、特種種養殖等多種扶貧項目,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教訓,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為滋根基金會在中國開展扶貧項目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也形成了自己的資助原則。
滋根的原則是資助貧困地區民眾一些與維持基本生活直接有關的小型的,能持久的,易于推廣的,能使多數人受益的,并能讓許多當地人參與的項目。這些項目主要是在基礎教育、醫療衛生、生態環境和婦女創收四個方面來充分發揮地方的積極性。
楊貴平告訴記者,滋根基金會的資金來自會員工資的10%,是名副其實的人民對人民的資助。因此滋根基金會的項目都是些花費小、規模小、可操作性強、見效快的項目。談到16年來在國內扶貧的體會,楊貴平說,消除貧困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必須要有廣泛的民眾團體和個人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