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位慈善家最近卻碰到了麻煩:吉利決定資助1000名品學兼優的寒門學子完成大學學業。掏錢不難,難的是還得花更高成本找到1000位名實相符的受助人。因為他們上過當:“窮孩子”搖身一變,原來是當地領導之子。
2001年,李書福要求北京吉利大學創辦宏志班,免費供讀貧困學子。這個班級招收的對象是延安、遵義等革命老區的貧寒學子。北京吉利大學對有關部門送來的名額,他們并未懷疑。“有相關部門公章,應該沒問題的。”北京吉利大學黨委副書記席德堯說。結果,學生中有一些人并不貧寒。有的學生竟然是當地領導的子女。“錢沒有花到刀刃上”。席德堯說,并不貧困的學生占用了受助名額,就意味著真正需要幫助的貧困學生得不到幫助;另一方面,一些學生或家長通過裙帶關系、提供虛假信息而獲得優惠,會影響其他學生的心態,敗壞社會風氣。北京吉利大學無奈之下,決定停招宏志班學生。
今年,吉利控股集團下屬的3個大學,將尋找1000名貧困生。今年尋找貧困生的成本,按照席德堯的估計,在200萬元以上。除了這千名貧困生,吉利控股集團還給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資5000萬元,這筆錢也要資助1000名貧寒學子上大學。有關尋找貧困生計劃的預算還未出臺,根據羅曉明的估算,將是一筆很大的開銷。羅曉明說,在當前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相關法律不夠健全以及相關機構不透明的情況下,企業自己運作自己的捐資很有必要。羅曉明的看法得到了胡潤“2006中國慈善家排行榜”上榜慈善家的認同。一半以上的慈善家都對相關慈善機構投了不信任票,而更愿意親力親為。據《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