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3月31日 09:29:52 來源: 無錫日報
日前,來自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江南大學教育學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學、上海外國語學校的教育專家和學者來錫,就廣大校長、教師、家長及教育界人士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探討和交流,掀起了一場教育“頭腦風暴”。
焦點一:如何緩解“擇校熱”?
現象:雖然教育部門大力倡導學生在升學過程中,遵循就近入學、因材施教的原則,但是“擇校熱”現象仍然愈演愈烈,已經形成了從幼兒園、小學、初中一直到高中的較完整的鏈條。
專家評點:來自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國際部校長吳小新教授認為,家長在盲目擇校過程中忽略了孩子本來的特長和創造力,一窩蜂擠進名校,形成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現象。其實,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優勢和潛能,家長在擇校過程中有可能把孩子的天賦給抹殺了。雖然孩子經過努力考進了名校,但將來也只能成為高級的打工者,而不是優秀的管理者。遏制擇校熱當務之急就是政府要加大投入,合理調配骨干教師資源,扶持薄弱學校發展,讓所有學校實現共同發展,讓家長和孩子都對這樣的學校增加信心。廣大家長要轉變觀念,根據孩子的特長合理選擇學校,讓孩子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
焦點二:推行素質教育就會影響升學率?
現象:目前,改變應試教育,推行素質教育成為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然而,擔憂隨之而來:搞素質教育,會不會影響學校的升學率?推行素質教育是否意味著要取消升學競爭?
專家評點: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院長丁鋼教授覺得,應試教育實際上還不是追求升學率,而是把教學工作著力點放在少數“尖子”學生身上,忽略了提升大多數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素質教育優勢之一,則是使大多數學生都能得到更充分發展。素質教育和升學率不是對立的,素質教育真搞得好,升學率從總體上也應是向上走的。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不但要苦干,更要強調巧干,要講究科研興教,在教學中“精講、精煉、引趣、激思”,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讓學生花更少的時間學到更多的知識、取得好成績。這樣,課上效率高,課下負擔輕。真正實施了素質教育,不僅不會影響“升學率”的提高,還會起到促進作用,兩者相得益彰,并不矛盾。
焦點三:名企名校如何品牌疊加?
現象:去年,在全市深化中小學辦學體制改革中,3所名氣較響的民辦學校由三家名企接管,企業如何辦學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
專家評點:“名企接管名??梢援a生品牌的疊加效應。”復旦大學附屬中學黨委書記王德耀教授認為,以往民辦學校的資金來源都是靠收取學生的學雜費而來,往往造成學校收費昂貴、開銷入不敷出的局面。名企接管學校后,可以為學校提供堅實的資金保證,為學校源源不斷地“輸血”,不僅保障學校的硬件設施得到及時更新換代,更能在學生培養、教師培訓、國際合作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名企接管學校后,可以為廣大學生提供一個接觸現代科技知識、參與社會實踐的良好平臺,讓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積累社會經驗,學校的教學質量提高了,名氣也就更響了。(朱敏)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