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6日 09:06 選稿:馬韻筠 來源:東方網 作者:周稀銀
4月14日上午,東園鎮鳳鳴小學校長的岳母出殯時,學校老師讓學生們提前放學,然后老師集體參加校長岳母的葬禮,并且組織了10名左右的高年級學生前去抬花圈。(4月15日《海峽導報》)
學生停課抬花圈,我們只有在學校組織的祭掃革命烈士墓時才能看到的鏡頭,居然出現在校長岳母的葬禮上。逝者無罪,生者有責,新聞中校長及其老師們的自我辯護,更像是一場逆淘汰賽,令師德蒙羞,更讓學生及其家長很受傷。
辯護之一:人情世故。幾位老師公然說謊沒有學生參加已很不光彩,偏偏他們還抬出“自發論”,說什么死者的身份比較特殊(支書老婆),又是同事的家屬,按照農村的人情世故應該去。在上課期間老師拋下學生已大為不妥,卻還拉上學生一起“出席”。如此人情世故,是世故得連做老師的尊嚴都不顧,更世故得連基本的做事原則都丟了。即便是同事處得很好,個別人代表就行了,又何至于集體整齊劃一地去“盡孝”?
辯護之二:給了報酬。當事校長解釋,10名高年級學生幫忙抬花圈,事后包了紅包給他們,還請他們吃了飯。似乎他已經與學生構成了雇主與雇傭的關系,而事實上,如此利用特權雇傭小學生做勞務是嚴重的違法違規行為,如果這也算合情合理的話,那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花錢“買”小學生的“課間服務”呢?真的如此,學校豈不成了勞務市場?
辯護之三:村民報復。還是這個校長,他猜測村民投訴的原因是懷恨在心,因為上學期曾有兩三戶村民請求學生幫忙抬花圈,學校沒答應。既然你不答應村民,那又怎么“方便”了自己?原來據他說學生幫抬花圈已是慣例,所有老師的家屬或是村干部的家屬去世出殯時,學??梢赃m當提供方便。哈哈,小學生停課抬花圈還有“級別”,難怪村民們有意見,而這樣的“抬高”了自己,又讓學生從中學到了什么?
也許我們可以用農村的風俗習慣來淡化這件事,也許還可用農村教學的尷尬現狀予以同情,但只要揭開校長及其老師的“不圓其說”,則能夠清楚地看到為人之師的不為師,應有之德的很缺德,誤人子弟,禍國殃民。令人擔憂的是,類似的師德失范環境并不少見,學生及其家長所受到的羞辱還有不少??磥恚覀冋\然要給予農村教育的艱苦環境更多的關注,但加強農村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讓學生的權利避免再受到類似的侵害,已成當務之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