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提前上學“搶跑”值不值?
2009-04-21

2009-4-16 13:53:52

  【龍虎網報道】新聞提示

  是讓孩子提前“搶跑”上學,還是再等一年?每到新學期,遇上差幾個月才到入學年齡的孩子,家長都會發愁。早上學怕跟不上,孩子自卑;晚上學,又怕耽誤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A

  聰明寶寶成了“壞”小孩

  “要考試了,孩子根本沒‘考試’概念,只知玩耍。我正考慮是否讓孩子重讀一年級。”去年趙女士托“關系”改了戶口本,讓差1個多月的兒子小軒(化名)上了小學,現在孩子面臨升二年級,趙女士卻因為孩子表現而頭痛。

  而在班主任眼里,小軒也被定性為成績落后,行為習慣較差的小孩。“他上課容易走神,每堂課能安靜10來分鐘就不錯了,每次測驗,別人爭100分,他的卷子卻都是‘紅叉’,排名都在后10名;習慣也差,放學收書包都不會,總是慢慢吞吞最后一個。”小軒的班主任說。

  “因為各方面表現不太好,小軒難免常常受批評,以至同學認為他是‘壞’小孩,不和他玩。現在小軒變得很內向,常常跟我說‘不想上學了’,讓我很難過,在幼兒園時,小軒一直是一個人見人愛的聰明寶寶。”趙女士說。

  B

  孩子自卑是提前入學惹的禍

  五老村小學資深老師金書分析,小軒的情況主要是提前入學造成的。我國規定小學入學最低年齡是滿6周歲,這是最低限。雖然小軒和最低限只相差1個多月,但和班上大小孩比起來,可能相差1歲左右。“做家長的都覺得自己孩子聰明,提早上學沒太大關系,實際上相差半年到1年時間,能力上肯定遜色一些。”金書說。

  采訪中,南京一些小學校長都提到,現在越來越多家長希望孩子提前入學,一些人還為此到處找門路,有的改戶口,有的甚至多交錢給學校,目前各校每個班幾乎都有一兩個提前入學的小孩。有家長認為:孩子離6歲只差兩三個月,隔1年上學有點晚了;現在孩子大都接受了良好的學前教育,提前搶跑,可為孩子今后發展“留有更多時間”。

  金書說,兒童生長發育是有規律的,如果提前上學,某些身體功能發育不全,很可能使他們在某些方面表現不如年齡稍大的孩子。另外,當一個孩子在學習、溝通等方面不如別人、處處落在后面,會影響自信心,久而久之還會自卑。

  教育部門一項對100名提前入學學生調查顯示,只有18%的孩子對學習感興趣,56%的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16%的孩子上課坐不住。提前入學的學生中較普遍的問題有:自控能力比較差,多動、任性,上課很難集中注意力;自理能力弱,連整理書包、打掃衛生都需要家長幫忙;甚至產生緊張、焦慮、自我評價低等心理健康問題。

  C

  搶先“起跑”可能欲速則不達

  在機關工作的劉先生對此有體會:“我聽了朋友建議——男孩玩心重,懂事晚,晚上學更能適應學習生活。所以我兒子整7歲才上學,比班上多數同學都大。因為年齡大,個子高,在學習和體育上優勢明顯,自信心還強。”

  成賢街小學校長蔡燕說,孩子是否提前上學,要考察兒童的“入學成熟水平”,包括視覺、聽覺能力、運動協調能力等因素,還要看孩子注意力能不能集中、有沒有傾聽習慣等。這些對孩子適應小學生活都非常重要。

  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專家認為,一些西方國家兒童入學年齡一般界定在5歲,主要是因為其文字是字母文字,易于書寫辨認;而我國的方塊漢字,相對而言在視覺辨認要求上要比學字母高得多,因此我國把兒童入學年齡定在6歲是有道理的。讓各方面發展還沒準備好的不足齡兒童提前上學,是不負責的態度。一些“起跑緩慢”或“跌倒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其實并非學不會,而是需要更多時間去適應學校教育。硬讓還在玩耍年齡的孩子上學,就算搶先“起跑”,也有可能欲速則不達。

來源:龍虎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