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7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農村版
國家的“兩免一補”政策,不僅讓農村上學的孩子得到了很大的實惠,而且在城市上學的孩子也同樣嘗到了不小的甜頭。對此,農村的群眾叫好,城市的市民稱快,廣大農民群眾萬分喜悅。但是據筆者了解,一些農村孩子的家長好像不太領情“兩免一補”給帶來的福氣,放著不拿錢的學校不去上,偏要掏出自己外出打工掙回的血汗錢到城里“出高價”送孩子讀書。據調查,目前在柘城縣多數鄉鎮有25%的孩子離開農家,背著沉甸甸的書包到城里去求學。有的父親外出打工掙錢,母親在城里租房陪護孩子上學;有的是兩口都在外打工,由年邁的爺爺奶奶陪護著小孩在城里讀書。
以前,在農村學校向學生收費時,孩子的家長情愿拿錢供孩子就近上學。為了給孩子湊錢上學,有的不惜賣掉生崽的母羊和母豬,有的連自家母雞下的蛋都不舍得吃。那時候,很少有人想起來出高價送孩子到城里去上學。近幾年,國家連連出臺惠農政策,新農村建設日新月異。由于國家對農村教育投入的不斷增加,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逐漸得到改善。目前,城市教師教學使用電腦,農村的教師也利用電腦指導學生學習。農村中小學教師經過各種各樣的專業培訓,他們的整體素質已有很大的提高,只要孩子肯用心、肯努力,在農村學校讀書照樣能成才。
那么為何現在農村的孩子偏偏要進城上學呢?據筆者了解有以下原因:首先,農村教師教學水平沒有城里的高,把孩子交給他們不放心。其次,農村學校管理不嚴,家長怕孩子學不好。再次,現在農村家長有錢把孩子送到城里去,這樣也會被人看得起。
其實,以上認識既沒有什么根據,也是心存偏見的。在過去,說農村學校管理不嚴,教師教學水平差,學校條件不好,還是比較確切的。因為在那時,農村辦學條件滯后,校舍破舊,設備簡陋,教學器材短缺。現在是大不一樣了,農村學校與過去相比已是天壤之別。一排排寬敞明亮的校舍,一幢幢新穎別致的教學樓,隨處都可以看到。教學設備和器材全部進行了更新,就連學生用的課桌課凳也都換成了新的。過去那些老教師都基本退休,目前的農村教師隊伍已基本成為一支高素質的精兵強將。中小學中的優秀教師已達到1/5以上,無論是政治上、思想上還是業務水平上,都與城市教師不相上下。因此筆者認為,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家長大可不必為孩子的擇校問題煞費苦心了。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