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4月30日06:49 長江商報
武漢一民辦小學招生新規引爭議
本報訊(記者 何輝)小孩想成為小學一年級新生,家長必須接受學校的考試,要是考試不合格,小孩可能還進不了這所小學。昨日,武昌區某民辦小學的這種特殊招生方式,讓不少家長大吃一驚。
參加考試,家長不適應
“您知道父母的生日嗎?”、“如果您的孩子沒考好,您能接受嗎?”……昨日中午,該民辦小學的校長余思非正與兩名家長“聊天”。
說是聊天,實際上是對家長進行考試。而考試的結果,直接決定他們的孩子能否到該校就讀。對這樣的考試,兩名家長顯得有些不適應,很謹慎地回答著校長的提問:“作為家長,對孩子的考試肯定是看重的。但成績不好,應該有多方面的原因……”
八類家長會被“婉拒”
“招新生之所以要考家長,是因為小孩的成長也離不開家庭的教育。”余思非說,六七歲左右的孩子,受學校、老師、家庭這三方的影響較大,若家長不認同學校的培養模式或是學校不認同家長的育子方法,這種不和諧的局面不利于小孩的成長,所以在新生入校前,先得了解家長的真實想法。
余思非說,在面試時通常有八類家長會遭婉拒:不孝敬父母的不收;教育理念不合的不收;一味強調應試成績的不收;不參加家長課堂的不收;對孩子嬌生慣養的不收;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全然交給學校的不收;財大氣粗、缺乏基本人文素養的不收;極端自私自利的不收。
家長:有人支持有人不認同
參加兒子的入學考試,這對在政府部門當公務員的劉先生來說還是第一次。“不過,清楚學校的意圖后,我也能理解,畢竟都是為了孩子好。”劉先生介紹,比如問孩子是否在家做家務,就是為了不讓孩子嬌生慣養。
另一名在大學當老師的黃女士并不認為這是考試,“說是考家長,在交流中我也可以考察學校,看看是不是有‘真貨’。”
當然,也不是所有家長都認同這種招生方式。余思非說,去年該校計劃招新生80人,在沒有選中的120人中,有被學校“婉拒”的,也有家長主動放棄的。
專家:這種做法值得肯定
新生入學,學校采取考家長的方式是否合理?昨日,武昌區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校是一所民辦學校,按相關政策可以采取自主招生的辦法,且又不是對學生進行文化課的考試,“考家長的辦法并無不妥。”
湖北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張智敏對這種做法表示認可:“考家長,正說明學校認識到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這種做法值得肯定。”
來源: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