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幫助別人
來源:《中小學生心理健康》雜志
本期的愛心天使是大興行知新公民學校的初二學生小鵬(化名)以及他代表的由13名同學和駐校社工組成的愛心大使團隊。這個愛心團隊源于行知駐校社工姜慧雨發起的“新公民校園-愛心大使計劃” 。接受采訪時,姜社工跟我們分享:在愛心計劃當中,學校社工主要提供的是“發展性服務”,即培養愛心大使們的自信心、 自尊感、抗逆力以及解難能力,以及基本的社會、人際交往技巧,和服務社群的志愿精神。 這個計劃之所以可行還在于學校學生自身內部擁有寶貴的資源,同學雖然生活艱辛,但質樸懂事,有著關愛他人的潛力和資質,有強烈的助人愿望,得知了愛心大使計劃,都踴躍報名參加。
小鵬就是這樣走進了愛心大使團隊的。初見小鵬時,他穿著干凈的校服、頭發打理得很“有型”,一臉的陽光。然而,就在幾個月前,小鵬還是一個非常敏感、內向,不大敢主動與別人說話的男生。是什么改變了他呢?小鵬夏天和30多個打工子弟學校同學參加了一個關于夢想和愛的營會——“新公民成長營”,在營會中學習實現夢想和體驗愛,并探尋他們對這個城市身份認同。剛開始,小鵬表現的很拘謹,也很矛盾:他很想參加大家的討論,但是又不敢近前。后來被選為“藝術工作坊匯報晚會”的主持人之后,他才試著小心翼翼的表達自己。在工作員和全體同學不斷的鼓勵和支持下,最終,小鵬的表現出人意料:他不僅能揮灑自如,而且可以靈活改編串場詞,調動現場氣氛……晚會接近尾聲,小鵬在自己的“生命故事”分享中,終于敞開了自己的心扉:自己從小隨父母在各大城市之間流動,生活很不穩定,他從此不敢自信的表達自己,所有的苦累都自己一個人在心中默默承受,直到今天……他流下了眼淚。接下來,社工和其他志愿者通過“洗腳”這個符號性的主題活動,為小鵬在內的每一位農民工孩子洗了腳,并教給他們:腳是身體中不經常露出來的部分,代表每個人都有的幽暗的一面。現在通過“洗腳”,替孩子們洗去過往所有的內心負累,并學會接納自己。小鵬在洗腳的時候,哭得最厲害。在日記中他這樣寫道:那次洗腳時我哭了,淚水好像把這些年的所有壓抑和難過都沖走了,我感到從未有過的放松……
在這個營會中,小鵬第一次接觸到了學校社工。開學后,得知學校設立了“社會工作室”和“愛心大使計劃”,小鵬主動走進社工室,問道:“我是否也可以去幫助其他的同學?我也很想幫助別人……” 于是,小鵬成為一名愛心大使,并和其它12名愛心大使及社工一起共同探索個人成長,學習愛人愛己,為了明天更好的履行自己愛心大使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