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走近放棄高考的農家子弟
2009-05-04

2009年05月04日 09:09:46  來源:人民日報

    前不久,來自重慶的一則消息引發不少關注:今年重慶有上萬名應屆高中生放棄高考。

    “這個數字并不算特別,最近幾年大概都是這樣,即便放在全國也不算棄考人數最多的。”重慶市教委的一名工作人員介紹說,截至今年3月3日,重慶市高考報名總人數為19.6萬名,比去年增長3.73%,“1萬名的放棄者,應該說只是一個小群體。”

    不過,每一名學生的個體命運,都會因棄考發生轉折。是什么讓這些學生在臨近高考時,離開了“讀書—考試—升學”的既定軌道?

    為此,記者日前來到重慶開縣。

    棄考原因一:家庭經濟困難

    “自己想讀,成績又好,就因為家里窮讀不了”

    開縣總人口160萬,是重慶最大的縣,也是三峽庫區內最大的淹沒縣。今年,全縣普通高中應屆生6975人。到目前為止,共157人放棄高考。

    豐樂中學,開縣8所高中里“排名倒數”的學校。

    王會長,高三(8)班班主任。他所帶的班已由高一時的72人變成了現在的52人。即便如此,余海瓊的棄考仍讓他惋惜至今。

    今年正月初四,王會長收到了余海瓊的短信:“王老師,給您說個事,我爸媽商量了一下,還是不讓我讀書了,我也不知道怎么辦,從他們口中說出的話那么堅決。我想我就認命了。”

    在王會長眼中,這是一個典型的好學生,文靜、刻苦,“成績至少能上個三本。”為了打消余海瓊的念頭,王會長一直與她短信溝通。

    余海瓊的好友薛小英替她感到無奈,“她還有個弟弟,她家里一直覺得女孩讀到高中就行了,不如早點出去打工掙錢。”上學期期末考試結束的當天,余海瓊就走了,去了浙江。

    “這種自己想讀,成績又好,就因為家里窮讀不了的事情最讓人難過。”豐樂中學高三年級組組長余志和介紹說,“高三總共690人,放棄高考的大概有50個,其中因為家庭困難棄考的大概占七成。”

    在豐樂中學,包括學費、書本費、住宿費在內,一名高中生一學期至少要2000元左右的開支。校長祝開發表示,學校也沒有能力提供足夠的助學金,“每年大概有6萬元,分配給約120個學生,最多有10個想棄考的學生因為獎學金被拉回來。”

    重點中學同樣面臨類似的難題。以開縣中學為例,2008年,開縣中學為學生支付獎學金以及減免學費總計32.3萬元,“全由學校自己提供。”開縣中學校長彭時中說。而與此同時,開縣中學每年僅支付因移民遷校以及擴建帶來的欠款數額就達百萬元。

    班主任的努力并沒有留住余海瓊。“就算中學的費用解決了,大學呢?讀個大學花掉幾萬塊錢,很多家長覺得無力承擔。”余志和說,“家長們也聽說上大學可以貸款,但還是覺得學費生活費太貴,怕將來無力償還。”

    【專家點評】重慶市社科院研究員孫元明:讀大學當然不是高中生的唯一出路,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它可能是一條最好的出路。進入大學不僅可以學習知識,還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為未來的人生之路積累“勢能”。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應該鼓勵學生到大學接受良好教育。目前,我國已建立起生源地貸款等一系列助學政策,讀大學所需的成本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棄考原因二:大學生就業難

    “上大學最后還不是找不到工作?還不如直接去打工呢”

    與余海瓊比起來,薛小英是幸運的。父母離異后她跟著奶奶生活,靠奶奶養豬和小叔的支持繼續高中學業,“其實我家更窮,但奶奶一定讓我讀書。”

    并不是每個人都像薛奶奶這樣想。在開縣中學實習的西南大學大三學生郭俊華說,“總能聽到類似的說法,上大學最后還不是找不到工作?還不如直接去打工呢。”

    大學生就業難的現實,讓更多貧困家庭失去了對“知識改變命運”這一信念的堅持。

    處于這樣的考慮,豐樂中學高三(4)班學生楊家富在交高考報名費那天,沒去學校,“我姐姐高中也沒讀完,在一家電腦學校學了一年電腦。考也不一定考得上,就算考上了也不一定找得到工作,不是還有北大學生去賣豬肉的嗎?”

    姐姐的做法啟發了楊家富,“我就想學一門技術。你說學技術為啥非要到大學里去學?”楊家富的理想是回村搞生態農業,“農村有原料基地,人力資源比較豐富,現在國家對農村創業有扶持政策,我準備搞菌類養殖。”

    【專家點評】孫元明:就業難是高中生棄考的一個重要原因。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開始露頭,今年因為經濟危機,表現得格外突出。一些家長將上大學看做是一個經濟行為,講究投入和產出。如果高投入只能帶來低產出,自然會有人放棄。

    如何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答案有很多,國家也做了不少努力。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改變認為職業學校不如本科院校的觀念。現在有不少企業很缺優秀的藍領,但是很多學生還是寧愿讀三本,也不愿意去職業學校。這種觀念急需轉變。

    棄考原因三:學習成績跟不上

    “我學得很茫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學到了什么”

    與余海瓊和楊家富比起來,開縣中學高三學生任潔的棄考決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這所開縣升學率第一的學校,今年1295名應屆畢業生中,只有4個放棄高考,學生從高一開始,就在為考大學而努力。

    就在記者采訪的當天,任潔給班主任王文田的信,將棄考的人數刷新為5。

    這封信,任潔前一天晚上寫到凌晨3點,“真的不知道堅持高考的意義,我學得很茫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學到了什么,沒有讓我感到有足足的充實感,反而感到空虛、無奈,好多次都想放棄……”

    王文田試圖挽回,在他看來,任潔雖然成績不算好,但很勤奮,“她家庭條件還可以,為什么不讀完呢?”當天晚上,記者和王文田一起來到任潔家。面對老師,任潔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到底讀書有什么用?”她說,“我在學校里,功課學不好,與人交往也學不好,人都學傻了!我想當一名攝影師。人生很短暫,我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我會努力。”

    對于任潔的決定,遠在陜西咸陽打工的爸爸還不知情,“還沒敢告訴他,但這是我自己的決定,他們也不能勉強我。”

    在余志和看來,任潔的離開并不奇怪,“因為學習成績跟不上而離校,一直很普遍,高峰期往往是高一下學期。”任潔只是將她的決定推遲了兩年。“初中考試結束,一部分學生被分流至職業中學,另一部分學生進入了高中。由于高中課程難度比初中增加了很多,一些學生發現跟不上,就會選擇離開,高一下學期走的人最多。”離校的學生去了哪里?“大多在家里玩吧,也有偶爾出去打打工的。”

    【專家點評】孫元明:高考學生是心理壓力相當大的一個群體,如果心態不夠成熟,就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現有針對高考學生的心理輔導,往往著眼于“上戰場”前讓其平靜下來,但同樣要關注的,是他們這種對未來的惶惑和迷茫。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社會是多元的,應該給每一種發展的可能提供條件,只要學生經過了認真思考,也應該鼓勵他們去嘗試、探索,社會、家庭和學校應該對學生的決定持包容態度。 (記者 侯露露)

來源:新華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