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棠湖中學:中學優質教育的典范
2009-05-13

2009-05-13 07:57:00 來源: 四川在線-四川日報(成都)

  “5·12”,那一瞬,無情的災難突降汶川,無情的震撼撕裂大地;“5·12”,那之后,濃濃的真情傳至汶川,暖暖的溫情彌漫大地。而災后的恢復重建和持續的幫助也許比受災時的援救更為艱巨和重要,這為四川雙流棠湖中學的師生們所深知。于是災后他們以極真的愛心與極大的熱情,迅速接收了從災區轉來的65名學生(其中50名為孤兒)。災區的孩子在棠中享有的是精細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務,感受到的是人的溫情和家的溫馨。2008年底,短短三個月內,中央電視臺為此多次對棠中進行報道。2009年1月6日,國家領導人在視察棠中時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贊揚。離“5·12”地震一年了,這群生活在棠中的孩子還好嗎?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是否都得到了健康成長?這所蜚聲全國的棠湖中學到底是一所什么樣的學校?……帶著種種疑問與關切,筆者走進了這所國家級示范中學。

  校長熊偉說:“災區孩子沒有家,棠中就是他們溫暖的家!他們就是我們的孩子,棠湖中學一定會盡全力給回家的災區同學創設一個安心學習、快樂生活、健康成長的溫馨家園,為黨和國家盡到棠中人的責任和義務!”

  五月的棠中,郁郁蔥蔥,鳥語花香,這是65名地震災區孩子學習生活的地方。孩子們為他們周末托管所在班級命名為“零班”,寓意“一切從零開始”。為了這65名特殊的學生,為了治愈他們心中的傷痛,為了消除他們內心的陰影,棠中成了愛的海洋。在行政辦老師的引領下,我們真切感受到了這綿延在棠中的真情與溫情。

  2008年9月1日上午,秋風送爽,丹桂飄香,全體“棠中人”開始了傳遞愛心接力。在熱烈的掌聲中,棠湖中學迎來了65位來自災區的孩子;在與他們的老師和結對同學親切地擁抱后,這65個孩子正式成為了棠中人,而彼此眼中晶瑩的淚水就成了彼此間永遠割不斷的血脈親情。他們全新的學習生活將在這里開始!

  9月12日,離開家鄉的第一個中秋節。正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為了驅散這濃濃的思鄉之情給孩子們帶來的孤獨與傷感,晚上7點,由學生處主辦的“棠湖中學災區學生中秋聯歡晚會”隆重舉行。副校長溫元聰,學生處主任朱玉彬,行政辦老師等領導出席了晚會。雙流電視臺記者也前來采訪報道。晚會在一曲名為《花好月圓》的器樂演奏中拉開帷幕,在《相親相愛一家人》的合唱中落下帷幕。其間豐富的文藝節目,有趣的娛樂活動,令晚會氣氛熱烈而愉快,溫馨洋溢。同一輪明月,同一個家,來自地震災區的65個孩子和他們的結對老師、結對同學在棠湖中學這個大家庭度過了一個愉快而意義非凡的中秋佳節。

  棠湖中學自接收來自地震災區的65個孩子后,學校領導、教師和學生無時無刻不在關心著他們的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為了盡早消除地震帶給他們的創傷,讓他們能更快更好地融入所在班級和結對家庭,11月9日,棠湖中學在校運動場組織了一場名為“相親相愛一家人——棠湖中學零班學生家庭趣味活動”的競賽。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焦點訪談欄目,成都電視臺,雙流電視臺也趕來對整個活動過程進行錄制報道。中央電視臺記者、著名節目主持人敬一丹也前來采訪,縣教育局副局長胡文學、副局長劉寧以及宣傳外事科科長廖瑞萍也到現場觀看。

  在明媚的陽光下,“零班”同學和他們的組對家長分別組成了25個“親子家庭”。25個家庭分組參加了“綁腿摘星星”和“齊心協力夾籃球”兩項初賽,角逐出10個家庭進入決賽。決賽設制新穎,10個家庭分別用一卷透明膠、一把剪刀、二十張報紙進行“報紙積木”的比賽。各個家庭在這個環節配合默契,他們的奇思妙想博得了陣陣掌聲。整個活動輕松快樂,歡笑聲不絕于耳。當天晚上,個別“親子家庭”還燃放了“孔明燈”,以寄托對逝者的哀思,對生者的祈福。他們舉手投足間浸透著歡樂與和諧,而這歡樂與和諧還感染了來訪媒體記者、上級領導、學校領導等每一個在場的人。這無疑是一個美好而難忘的日子!

  2008年11月19日-20日,棠湖中學心理教師李昕代表學校前往地震災區——青川,看望回家的棠湖中學“零班”學生,并向關莊中學的楊發榮校長轉達棠湖中學“零班”三位同學的祝福和書信。同時,李昕老師還與來自香港特區的鐵人暖心慈善基金會、澳大利亞的志愿者Maria以及愛心綠絲帶的成員一起對當地的三所小學進行了考察。初冬的青川,已經很冷了,寒風刺骨,李昕老師一行帶來了捐助的電熱毯、棉鞋和取暖器等物品。正所謂“物輕情意重”,這一切不僅溫暖了孩子們的身,也溫暖了孩子們的心。

  冬天悄無聲息地來了,寒意一天勝似一天。為了讓“零班”這65個孩子過一個溫暖的冬天,讓他們感受到雙流縣黨和政府以及雙流各界愛心人士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11月25日,縣紅十字會給他們送來了御寒的65套羽絨服和65床棉被。這些御寒之物在溫暖了他們身體的同時,也將陣陣暖意注入他們心靈深處,為他們驅散纏繞在心底的陰冷與孤獨。

  2009年1月6日下午,國家領導人在省、市領導陪同下來到棠中,高度評價了棠湖中學在“5·12”地震后所表現出來的“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主人翁意識,也祝愿學校得到更高、更快、更好的發展。

  5月11日,我們走進了棠中高2011級18班,見到了曾被媒體譽為北川最美的女孩鄧世玉。就是那場可怕的地震,讓年僅16歲的鄧世玉瞬間失去了母親,只得與面臨癱瘓的父親,年僅10歲的弟弟,年邁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堅強的鄧世玉從磨難中重生,稚氣的臉龐洋溢著自信與快樂的笑容。鄧世玉告訴我們,學校為她們每一個來自災區的學生辦了醫療險、平安險;每月每人發零用錢,補助生活費……在學校,心理老師李昕是她的知心大姐姐,數學老師韓曉明成了她的“臨時爸爸”,班上的同學都將她當成自己的姐妹。她說,她最想說的兩個字就是“謝謝”。在棠中的這些日子里,她和其他64位同學感受到的是和諧的學習氛圍與誠摯的友情親情。棠中讓她們再一次感受到了親人的關愛、家庭的溫暖,棠中是他們新生的起點!她說她們一定刻苦學習,認真生活,珍惜青春,放飛夢想,以自己的光熱回報社會和感謝棠中!

  我們相信,無論季節如何更替,無論寒風如何肆虐,無論陽光如何熾熱,棠中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她的孩子們驅除寒意,送來溫暖;驅除酷熱,送來清涼。

  棠中建校十八年,學生共計獲得國家級獎1287項,省級獎1955項,市級獎2685項,縣級獎2053項。學校先后為北大、清華、復旦等高校輸送了7856名優秀學生,以優異的教育教學成績造就了“低入口、高出口”的高考神話。

  就是這所富有愛心與社會責任感的棠湖中學,建校三年就成為四川省合格高中,五年成為省重點中學,十年成為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被省、市領導譽為四川省“基礎教育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典范”,產生了蜚聲全川乃至全國的“棠中效應”,為基礎教育階段學校管理創新與發展提供了可供研究的鮮活樣本。

  建校十八年來,棠中通過積極探索、打造積淀、總結提煉,逐步形成了六大辦學特色,即“強化常規細則,突出學校管理”、“重視修身立德,突出德育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分層教學”、“注重特長培養,突出多元辦學”、“緊跟時代步伐,突出信息技術”、“倡導個性張揚,突出學生社團”。校長熊偉告訴我們,全校于1991年就實行教師“公開報名,公正評審,專家考評,擇優選聘”的辦法,首開雙流縣招聘教師先河。于1992年引進CSC辦公系統,率先步入以信息技術為特色的快速發展之路。目前,學校每個教學班都配置了計算機、電子白板、投影機、視頻展示臺、音響系統等多媒體設備,每位教師配置了電腦。學校還建成了資源豐富、功能強大的校園網,組建了校園電視臺、校園廣播站、機器人工作室和設備齊全的網絡教室。從1993年起,學校就開始邀請外教到校指導外語教學,并將每年的12月定為“英語文化節”。

  他說,學校以“幫助每位師生走向成功”為辦學宗旨,以“從學困生抓起,面向全體學生,對每位學生負責”為指導思想,突出“因人施教、分層教學”的教學特色。學校從分班開始,抓住選配班主任、師資配備、教學標高、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評價、獎勵辦法等環節入手。承認學生差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策略。通過分層次確定目標、分層次備課、分層次上課、分層次布置學生作業、分層次輔導、分層次考核等具體辦法,千方百計地照顧不同程度學生的不同需要,使各層面的學生都學有所得。讓學困生學起來,中等生優起來,優等生尖起來,從而使棠中教學質量得到全面提高。學校也因此成為中國人民大學藝術人才基地、北京外國語大學小語種單獨招生生源學校、上海交通大學生源基地、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小語種單獨招生生源學校、成都軍區國防生源基地、四川外語學院小語種單獨招生生源學校、新加坡政府全額獎學金指定公派留學生學校、古巴政府獎學金項目四川省留學人員推薦學校。

  在深入棠中的過程中,我們還了解到,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同時,棠中還積極構建國際化、精品化、多樣化的升學渠道,為學生升入國內外著名高校、充分實現自我價值、走向成功搭建最好的發展平臺。目前,棠中已與美國加州阿卡迪亞學校、華盛頓英迪高級中學、阿肯色科技大學、加拿大倫敦國際學院等國外名校結為友好學校。先后有數十名學生被美國耶魯大學、英國劍橋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錄取。棠中也因此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教育學術交流中心定點聯系學校、美中教科文組織中國重點合作學校、AFS國際文化交流項目定點派出和接待學校、美國美中文化教育基金會成都交流中心。

  熊校長說,棠中還根據學生的智力特點,家長的不同需求,開展各種不同類型的實驗班,開發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組織形式多樣的社團,激發學生多元智力潛能,突顯學生鮮活的個性特長。在棠中,學生的情緒、欲望和德行能得到和諧;知識、能力和方法能得到統一;智商、情商和特長能得到發展;心靈、愿景和人格能得到升華。

  4月是生機勃勃的季節,以熊偉為領導的棠中新一屆團隊躊躇滿志,他們堅信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棠中繼續秉承“在完善中發展、在創新中超越”的發展原則,堅持“仁、德、志、譞”的校訓和“協、健、恒、卓”的校風,堅持“開放、民主、求實、創新”的辦學思想和“六會一長”(會做人、會求知、會生活、會健體、會審美、會創造、有特長)的育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為師生的發展創設和諧的支撐性環境,幫助每位師生走向成功”的辦學理念,發揚“艱苦奮斗,團結協作,永爭一流”的棠中精神,一定能實現棠中從優秀到卓越的跨越。

  后記:

  目前,這群來自災區的孩子在棠湖中學快樂地學習和生活著。熊偉校長告訴我們,棠中對這群孩子的些許幫助并不需要任何人的感恩和歌頌,因為當棠中人拿出自己的一份愛心時,獲得的卻是靈魂的洗禮。棠中將希望和愛的種子播撒在校園里,播撒在每一個人的心里,期待著愛與希望的綿延、長存。祈亡者安息,愿生者勇毅。

  在我們離開棠中的時候,熊校長還告訴我們,作為一所負責與敢于擔當的知名中學,學校歡迎社會各界、家長與學生登陸學校網站撥打學校電話就優質基礎教育、學生成長成材教育等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交流與探討。地址:四川省成都雙流縣城區棠中路2段87號

來源:網易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