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3 06:04:00 來源: 南方都市報(廣州)
沉重的學業負擔令一名學生疲勞得睡著了。 實習生 葉志文 本報記者 梁煒培 攝
近日,中山市教育局出臺《關于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負擔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修訂稿)向教育界征求意見。針對《意見》稿中所提出的相關減負意見和規定,記者采訪了部分學生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發現教育工作者普遍支持對學生進行減負,但面對大幅度的減負措施不少家長卻表現得尤為擔心,普遍傾向于讓學生多學多看,以利于將來考大學。而家長與教育工作者集中關注的焦點主要表現在補課、分班和作業時間上。
義務教育階段不許補課
政策內容: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雙休日、節假日一律不許補課。高中階段允許高中非畢業年級星期六上午、畢業年級星期六全天回學校開展研究型學習或培優輔差,但不得集體上新課。國慶長假和寒、暑假,高中非畢業年級一律不準組織學生回校開展活動;允許畢業年級回校補課,但國慶長假不得超過3天,寒假不得超過7天,暑假不得超20天。
正方校長:補課使學生喪失了靈性
中山紀念中學副校長吳新華表示,補課現象在廣東普遍存在。“我雙手贊成義務教育階段不許補課的政策。”吳新華認為,實施義務教育階段不許補課的政策并不困難“實際上山東省已經實現了不補課的政策,我希望廣東省也能夠實現。”
吳新華認為,學生有權享有健康快樂的童年,補課剝奪了學生的業余生活時間,使得學生讀書死板,喪失了靈性。不補課不僅可以給孩子減輕課業負擔,同時可以減輕老師負擔“不許補課一定程度上會加重家長負擔,但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工作,學校、家庭、社會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家長必須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而不是依賴于學校。”
反方家長:這給了孩子貪玩的理由
對于不許補課,家長蔣先生表示擔憂,他說他兒子“不愛學習,整天想著玩,成績不好,現在學校補補課,成績還基本上能跟上,以后如果減負了,取消補課,不是給了他更多出去貪玩的機會?那他成績不是更差了?”,蔣先生表示,對學生減負要看情況來定,像對他兒子這種不愛學習的人,再給他減負的話,正好是給了他不學習的理由。
不得設重點及非重點班
政策內容:不得以各種名義設重點和非重點班,不得擅辦實驗班,不得按學生的成績進行分班,學校不得為編班進行任何形式的考試。新生入學分班后,學校不得再重新編班。個別學生確需調班的,經學校同意可以調,但每班每學年調班人數不得超過該班學生數的3%。
正方學生:不喜歡被區別對待
高一學生林同學表示,不分重點班是很多同學的愿望“我上小學時,學校就在分重點班,因為成績不好,到現在我都沒進過重點班。”林同學表示,在學校很多老師都更關心成績好的學生,而重點班的同學似乎也更優秀些。“其實,我覺得挺自卑的,有時親戚就喜歡問成績,一說自己不是重點班就像被戴上了成績不好的帽子,挺委屈的。”林同學認為,不分重點班可以讓成績相對不那么優秀的學生接觸到更優秀的老師,而與成績好的同學同班也有更好的激勵和促進作用“至少我覺得,不分重點班就不會有那種區別對待的感覺。”
反方校長:因材施教對孩子更好
中山紀念中學副校長吳新華認為,學校有必要設置重點及非重點班。“孔子講‘因材施教’,每個學生的能力和特點不同,因人而教可以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教育。”他同時表示,在分重點班的問題上,很多家長都表現出盲從心理,認為只要孩子上了重點班成績就會好。實際上家長應根據孩子的自身特點進行因材施教。
高中作業不超2.5小時/天
政策內容:在初中書面作業量上新《意見》稿也有了新規定。規定初中書面作業量每天不超過1.5小時。高一、二年級不超過2小時,高三不超過2.5小時。而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書面作業量控制在每天1小時之內。
正方校長:可避免教師布置重復作業
中山古鎮曹步中學校長李天虎認為,規定學生的作業量時間很有好處。他表示,小學、初中作業量不超過1.5個小時,是比較符合實際的。目前,很多老師布置作業都是要求學生做重復的無效勞動,比如一個字寫幾十遍甚至幾百遍。如果限制作業時間,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老師要有針對性地選擇作業布置,有利于提高老師的教學能力。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師布置作業簡單化,重復化。而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對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也大有幫助。
反方市民:這樣怎么考大學
“高中作業不超過2.5個小時?怎么可能,這樣下去還考什么大學啊”,對于這個規定市民梁先生明確表示反對。他告訴記者,對于高三學生來說,高考已近在咫尺,上了高三的學生都應全力以赴地去復習備考。而書面作業這一塊尤其重要“很多知識點都是在做作業時掌握的,我也是高考過來的,很清楚每天花2個小時是不夠的”,梁先生表示,對初中生來說應有個作業量的規定,而對于畢業班來說,不應規定作業時間“需要做多少就做多少”。
來源: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