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每一位學生都是整個學校
2009-05-15

2009年05月15日09:56  常州日報

  新課改第一輪實施結束后,江蘇省教育廳專家組到各地調研,對常州市一中交口贊嘆:“感受非常強,印象非常深,特色非常明顯。經過三年的努力,一中正步履從容地行走在教育實踐和教育理想之間。”一中,這所市區高中唯一的主動發展示范學校之所以熠熠生輝,是因為它的創造性實踐堅持了這樣的理念:

  學校是學生的,學校的聲譽是由學生的成就奠定的。因此,學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堅持為學生的成人成才提供支持性環境。

  ——常州市第一中學校長 任欣偉

  殷濤楊仲元陳寶祥

  三自發展 學生做自身發展的主人

  一中特色的學生發展目標:陽光心態、優秀學業、領袖素質、國際視野、明顯特長、一流口才。全校設立大小獎勵30多項,校園內“天才”與“全才”握手,“偏才”與“怪才”點頭。

  一中的學生在高一入學的第一個月就要開始做一門特殊的功課:人生規劃。“你想做什么?”“你能做什么?”“你該怎么做?”三環相扣的是學校正在推進的德育課題:三自發展。其中“自我設計”是前提,“自我診斷”是基礎,“自我完善”是途徑,力求實現的是體現一中特色的學生發展目標。

  與之相匹配的獎項設置,花樣繁多、別出心裁。“陽光心態”有感恩獎、頑強拼搏獎等;“國際視野”有學生外交家、友好交往獎等;“領袖素質”有智多星、十大學生領袖等;“一流口才”有敢出風頭獎、一中演講家等;“明顯特長”有無冕之王、校園藝術家、校園科學家等。

  今年春季的開學典禮上,“賞識”成為主旋律,該校2067名學生,有2490人次得到各種表彰。學校把學生的獲獎喜報寄給家長,喜報上寫著溫暖的話語:“這是您孩子一學期播種勤奮和智慧的收獲,希望他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有更輝煌的成績……”

  除了常規獎項,一中每年都要評“十大魅力學生”“十佳學生干部”“百名自主學習標兵”,還通過評選“寒暑假之星”,把評獎范圍延伸至學生成長的各個領域和各個時段。此外,學生和班主任可根據班級的實際自主設定表彰項目,報學生處備案,最后由學校統一表彰。

  學生中有在高一期間就鉆研相對論的“小愛因斯坦”,有創作10余萬字的“小作家”,還有“小歷史學家”“小生物學家”等。“三自發展”實施三年來,涌現了一批優秀學生,將一中學生的才氣、靈氣和銳氣展示得淋漓盡致。以2008屆為例,姜毓洲、劉立超、何昊驄等同學通過自主報名入選在無錫舉辦的“安生中國創新英才特訓營”。其中姜毓洲獨自采訪了哈佛、劍橋、康乃爾等國際一流大學及清華、北大、香港科技大學等國內著名學府的官員、教授,并獲得專家一致好評。后來他通過SAT一下接到了美國四所大學的錄取通知,現就讀于美國科爾蓋特大學,每年有3.5萬美元的獎學金(全國僅3人)。劉立超被英國和美國兩所大學同時錄取,最后入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深造。何昊驄同學被保送復旦,又自己參加考試,被新加坡國立大學錄取。而首屆實施“三自發展”的2007屆學生,高考二本達線率達95%。

  2006年以來,該校有96人次在全國中小學生電腦制作活動、金鑰匙科技競賽、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機器人大賽等非奧賽類科技競賽中獲得省一等獎以上獎項,475人次獲大市以上獎項;156人次在省市作文和英語能力競賽中獲獎。五大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有70人獲省一等獎。特別是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近三年中,該校先后有近百人獲獎,其中36人獲省一等獎,14人獲保送資格,團體總分一直位列全省前五名,學校也因此多次被評為“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優秀參賽學校”,成為“江蘇省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培訓與活動基地”(常州市唯一),并連續三年被評為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活動五星級先進集體(常州地區唯一)。機器人代表隊參加2006年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辦的FLL世界錦標賽,獲機器人操作冠軍、綜合成績亞軍,2007年又獲亞特蘭大世錦賽聯合對抗賽冠軍,并和市少年宮聯合組隊在挪威奪得歐洲公開賽機器人操作冠軍。這也是中國機器人代表隊在FLL世錦賽中獲得的最好成績。校民樂團獲省中學系統唯一的“十佳學生社團”(其余九個為大學社團)的榮譽稱號;校健美操隊連續獲得省健美操比賽一等獎。2007年底參加北京奧運會體育展示現場表演啦啦操選拔賽,獲得全場最高分,包攬兩項冠軍。

  參與管理 學生是學校的主人

  每學期定期組織兩次學生民主測評,不定期對學案、作業量等進行調查。任課教師能不能跟班走,甚至適不適合在學校任教,都要看學生的評價。涉及學生的重要榮譽和學校十件大事的評選由學生定,學生自己能組織的活動老師決不代勞……學校自主教育氛圍濃郁,不僅有創新,連一些常規動作也變得富有新意了。

  “雙十佳”(十佳班干部和十佳班級)和“百名自主學習標兵”的評選實行先自主申報,再由學生投票說了算。學校最終根據得票高低將結果在全校進行公示。

  成立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委員由競聘產生,先由學生自主應聘,產生候選人,然后在年級和全校進行競聘,候選人發表競聘演講,學生代表民主測評。校團委在高一年級開展校長助理競聘活動,每年都有200多人競聘包括校長助理和教學、后勤、德育等3個副校長助理在內的4個崗位。學生校長助理可以和校長直接對話,校長也會把學校的計劃、打算告訴他們并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

  制作一百多塊展板,展示學生活動風采、表彰學生取得的成績,成為該校一道獨特的風景。學生書法、繪畫作品成為校長室、教師辦公室和學校會議室的主要藝術品。大操場的司令臺,成了學生的頒獎臺,校領導不定期在這里為獲獎學生獻花、頒獎。

  在開學典禮、教師節表彰大會上,邀請學生為老師頒獎是一中的創舉。小小的變革生動地昭示著:學生是學校的主人。

  把舞臺還給學生,其最直接的結果,是學生不僅以一種主人翁的姿態站了起來,還開始關注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去年5月汶川大地震發生后,一中學生首先捐款并向全市教育系統發出倡議,先后三次為汶川地震災區捐款達84萬余元,學生自發寫給災區人民慰問信達200余封。現就讀復旦大學的陳黎明同學高考一結束,就默默踏上了赴四川震區之路,甘當志愿者。在“藏獨”分子阻撓圣火傳遞期間,不少學生還給法國、日本、韓國等駐華使館寫信,義正詞嚴地表達自己鮮明的態度。

  增效減負 挑戰頑疾事實勝雄辯

  學生現在最大的痛苦是什么?學業負擔過重!它已成為基礎教育的一大頑疾,成為黨和國家以及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在今天的一中,有效教學、分層作業、當堂訓練、學案制、導師制等一系列旨在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效益的創新舉措得以落實,此舉正得到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認可與好評。

  真正的教育就是實現學生近期利益、長遠利益與國家利益的統一。在一中人看來,教育當然要著眼于未來,為學生明天的升學和終身的發展奠基,但教育也必須立足于現在,讓學生今天在校園就開始他的人生幸福之旅,而不是在痛苦中掙扎。

  任校長旗幟鮮明地指出:“當一種疼痛廣泛散布于一個社會的巨大群體中,那么感受到這個疼痛的就不僅僅是這個群體,它必然會傳導到這個社會的各個機體之中,并引起廣泛的震蕩。這個疼痛就是學業負擔過重!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首先是讓學生滿意,我們決不能也不應該對學生面臨的這種疼痛無動于衷。”一中早在06年就提出“增效減負”戰略,而且將實施陣地首選在高三,成為常州地區敢于向基礎教育頑疾挑戰的第一個吃螃蟹者。

  增效減負的效果如何?事實勝于雄辯。2008年高考,常州市一中的二本上線率接近89%,語、數、外三門總分上線率達96%,其中化學B級率全省第一,另有四門學科均分或B級率全市第一,被清華、北大等名牌大學列入保送和自主招生錄取的達39人。2009屆截止目前,已有63名學生通過保送或自主招生考試被清華、北大、復旦、上海交大等名校錄取、預錄取或獲加分(其中清華、北大4人),另有13名學生被美國休斯敦大學、華盛頓州立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等國外名校錄取。在剛剛揭曉的高二學業水平測試(俗稱小高考)中,該校又取得了令人振奮的好成績,獲A學生達96%以上,全校各科平均A級率達71.7%,人均已獲高考加分3.2分。事實說明,只要科學謀劃,勇于踐行,增效減負不僅與抓升學率并行不悖,而且為學生開辟了自主發展、提升綜合素質的空間。一中,以學生的高成長性而成為市民廣泛關注的焦點。

  目前,常州市一中的增效減負正在穩步推進。“增效減負行動研究”被確立為江蘇省重點課題,近30萬字的專著《行走在教育理想與教育實踐之間》已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由教師自編、結集出版的學案集達43本,計300多萬字;學生對老師們增效減負綜合評價的滿意率超過了90%。學校增效減負工作得到了省教育廳視導組專家的高度肯定,并把該校的經驗報送國家教育部。

  研究學情 教師發展的起點

  為不影響學生安安靜靜的學習,我們常能見到一中許多教師在寒冬時節,穿著軍大衣在教室門口“擺攤設點”進行輔導。

  “不僅有水平,而且很敬業”,這是常州市民對一中教師的贊譽。確實,優秀的教師隊伍是一中的“王牌”,也是一中核心競爭力所在。

  該校教師明白,學生是他們直接的服務對象,他們的價值只有在學生身上才能真正體現出來,離開學生談教師的專業成長,必然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難有大的作為和進展。

  一中把教師的專業化成長首先放在聚集課堂上,“從了解學生的需求中改進教學方法,從滿足學生的需求中提升教學水平”,已成了一中教師的共識。別說新教師,就連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陳玉萍,每接一個新的班級,第一件事就是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對此她坦然表示:“是學生成就了我,我理應更好地服務學生。”

  教研組主動發展是一中提升教師隊伍素質、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舉措。集體備課最主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共研學情——根據學生的原有基礎確定教學的重點、難點,并通過分層作業的形式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讓學生不僅吃得下還要吃得飽。

  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效益,讓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得到老師更好的指導以期更快的發展,學校還實行導師制進行一對一指導。除學業輔導還有思想指導、心理疏導、家校溝通等,因為處于青春裂變期的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往往會產生一些心理問題,又不好向人開口。為此,學校還組建了由30位老師組成的心理健康服務小組,成立了“心橋”心理咨詢室,開設了“心吧”。在常州市所有的學校中,一中率先將心理課納入學生的必修課。

  學生,學生 領導的第一責任

  對學生的問題,一中建立了領導首問負責制,只要發現情況,都是第一責任人,都要負責到底。為了解學生情況,還建立了中層以上干部的巡視制度,建構起校長、書記電子信箱和學生代表座談會等多樣化、立體化的民主渠道,保障學生意見的及時暢通反饋。

  任校長曾多次指出,學生在教師心目中有多重,教師在校長心目中就有多重。學校的事情千頭萬緒,但學生的事情最大。學生的事,大到高考小到困難學生的面子問題,都是一中領導所時刻關心并著力要解決的。

  資助貧困生本是一個常規動作,可傳統的貧困學生資助方式因公開姓名而傷害了受助學生的自尊。校領導通過調查,當即決定改變資助方式以保護學生隱私,由班主任通過普遍家訪確定受助學生名單,然后采取每月發放飯卡等靜悄悄的慈善活動方式以保護學生的面子。資助貧困生的棉衣棉被,則直接通知受助家庭到校門口領取。希望受助學生做的僅有一件事:向資助的單位或個人寫一封感謝信,意在引導學生學會感恩,懂得報答。臺灣實業家吳家炎先生在收到受資助的學生寫給他的信后很感動,寫了回信。

  高校實行自主招生后,學校全方位多渠道地搭建平臺,鼓勵學生抓住各級各類保送和自主招生考試的機會,預熱自己,秀出風采。高三教改(1)班的夏布望同學通過班主任提出要求,希望能向任校長請教如何應對北大面試,準備去清華面試的仇千里同學聞訊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任校長一口應承,親授機宜,兩位學生信心倍增,雙雙通過面試,分別取得北大與清華20分的加分。

  領導有思想、有魄力,把每位學生都看作整個學校;教師有水平、有愛心,把為學生終身幸福奠基當作光榮的使命;學生有朝氣、有靈氣,把學校當作起飛的優質跑道。教澤綿綿,薪火相傳。八十多年的深厚底蘊,這所運河之畔的名校已成為孕育教育思想的熱土,成為所有的一中人的精神家園。

來源:新浪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