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5月13日 來源:中國教師報
5月9日上午10時,在泰沂山區太平山南麓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太平村里,正在舉行一場遺體告別儀式,儀式上哀樂長鳴,參加儀式的人一直排到大街上。參加儀式的有新泰市紀委書記、新泰市教育局領導、鎮黨委政府領導、鎮機關干部、教師、醫生、村民等各行各業的人。在這樣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什么人的離世引起如此大的轟動?
熟悉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既平凡又偉大的人——山東省新泰市優秀共產黨員、放城鎮退休老教師魯德成。
●心中裝著教育,手術臺上仍然牽掛著學校的建設
1953年,魯德成從新泰速成師范畢業后,被分到離縣城較近的鄉鎮工作。但看到家鄉因缺少教師,學校已經停課,學生無法上學后,他坐不住了,主動向縣教育局申請調回家鄉,從事學校的創辦和恢復招生工作。
4間教室,4張破得吱吱咯咯響的講桌,七零八落的石制課桌凳……剛走進學校,魯德成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沒有任何辦公設施,他和另外兩名教師親自動手修理講桌,壘起石制課桌凳;學生交不起書費和學雜費,他創辦了勤工儉學項目,利用星期天的時間,組織學生幫助林場除草、打藥、撿樹枝,以此解決學生的費用問題,此后再沒有人因家庭貧困而輟學;學生人數越來越多,辦公經費的缺口越來越大,他又自費學習中藥制劑加工技術,辦起了校辦中藥加工廠。通過校辦工廠,學校的困難逐步解決。很快,學校又辦起了初中班,招收了150余名學生。
在魯德成和同事們的努力下,學校一天比一天整潔漂亮,各項工作也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但有了學校,還要讓孩子們接受良好的教育。在與魯德成老師生前的同事和學生們的交談中,他們深情地向筆者講述:魯老師從教30年,始終勤勤懇懇地工作,任勞任怨,對學生要求嚴格,始終把愛心和責任心放在首位。無論哪個學生有困難了,他都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哪個學生調皮貪玩了,他都會耐心細致地教育;他所教的課程年年在全鄉拿第一,在他的管理和帶動下,學校教學總成績也名列全鄉第一。魯老師桃李滿天下,為國家建設培育了大批優秀人才,有的從事工業,有的從事農業推廣,有的從事科研,有的從事教育教學,有的當了醫生,有的當了國家干部……
時光匆匆,1983年,魯德成老師到了退休年齡,按照國家政策辦理了退休手續,但他始終眷戀著教育。考慮到學校缺教師,自己身體還行,他主動申請繼續回教學一線從事教學工作,不拿任何報酬。就這樣,他一干又是10年。
學生和學校始終是魯老師心底最綿長的牽掛。為了激勵農村孩子好好上學,幫助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得起學,他設立了獎學金和救助金,對優秀學生和家庭困難學生進行獎勵和救助。在太平村,只要考上大中專的學生,都能得到魯德成老師發放的100元獎金。誰家的孩子上學有困難,他一定會幫助解決。近年來,先后有30名學生得到他的救助,20余名學生得到他的獎勵,他的助學捐款累計達3萬元。
2003年,放城鎮政府為了改善農村辦學條件,決定新建一處市級標準化中學。聽說新校建設資金缺口大,當時正住院做白內障切除手術的魯德成老師怎么也躺不住,不聽醫生勸告,執意要求出院捐款。回家后,他就把準備給孫子蓋新房的10000元錢送到了鎮黨委書記的手中。
●心中裝著社會,只知奉獻,不求索取
1993年,魯德成從教育一線退下來后,看到本村有很多家庭生活困難,就投資8000余元辦起了掛毯廠,解決了20多人的就業問題。在扣除成本和少許運轉資金外,他把賺來的錢全部用于工人工資和福利。很快,掛毯廠紅火起來,他又貸款擴大規模,安排100余人就業,每年為群眾帶來40多萬元的經濟收入。在他的帶動下,太平村又建起了8家掛毯廠。
每年中秋節、重陽節和春節前,他都一一走訪慰問全村70歲以上的老人,不僅送去茶葉、面粉和肉等物品,還送去慰問金。對生活十分困難的老人,他也時常接濟。多年來,他為救濟和幫助群眾付出了這么多,自己卻從不掛在嘴上。據村民們估算,這些年來,他用于救濟別人的資金至少有2萬元。
他的心中時刻裝著集體,對村中的各項公益事業都積極參與。戶戶通自來水工程,他向村集體捐了款;土地開發工程,他自己貸款5000元借給村里買了六噸炸藥;村村通工程,他又帶頭拆遷了房子。
他的心中裝著社會,對村中的各項公益事業都積極參與。汶川大地震后,他禁不住老淚縱橫,心痛不已,立刻從治病款中拿出1000元捐給災區人民;黨組織號召黨員自愿交納“特殊黨費”時,他又交上了1000元。
●心中裝著教育和社會,唯獨沒有自己
近年來,隨著年齡的逐漸增大,魯德成老師的身體也每況愈下。1999年,他到教育辦公室報銷醫療費,發現鎮教育辦公室工作人員為1000元的醫療費而東奔西走去借錢時,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家后,他跟家人說:鎮里真是太困難了,這些醫療費還是不報了吧。從此,他承擔的醫療費累計達到了3萬多元。
走進魯德成老師的家,你能感到他的“吝嗇”:沙發、柜子破舊不堪,而這還是女兒搬家時送給老人的;一張雙人床,是找當地的木工花了不到100元做的;21寸的彩電是孩子們換下來的舊貨……據魯老師的家人介紹,魯老師日常生活也非常樸素,衣服舊得褪了色,也舍不得換一件新的;兒女們送來的10多元一瓶的酒舍不得喝;喝茶也僅喝10元以下一斤的低檔茶……
但就是這么一位平凡的人,平凡的教師,卻用行動向我們詮釋了偉大和高尚:胸懷教育,胸懷他人,胸懷社會。
2009年5月7日,魯德成老師在委托兒子和孫子為自己交上了最后一次黨費1000元后,閉上了雙眼,離開了這個世界。
昔人已去,精神長存!愿魯老師一路走好!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