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5月14日 09:06:01來源:溫州網–溫州日報
▲鳳垟鄉中心小學的校圖書室有些簡陋。
▲泰順縣八中圖書室,書架大部分還是空的。
泰順縣鳳垟鄉中心小學學生在認真閱讀。許日尤 攝
前天,一位泰順教育工作者給“黨報熱線”88869996打來電話: “在泰順山區,你會發現這里不少青少年是不屈而且向上的,但是因為物質條件等方面的限制,這些孩子在鄉村很難看到好書。常常是想看的書找不到,能看到的又過時了。 “閱讀是通識教育的一部分。通過閱讀能獲取成為現代公民的基本知識素養,閱讀好書也幫助人成長和自我完善。我去過地處山區的鳳垟鄉中心小學和泰順八中(彭溪中學),這里的師生對書籍非常渴望。 “我想通過溫州日報,代他們向社會熱心人士請求幫助,請大家為鄉村青少年推薦或捐助好書。” 鳳垟鄉中心小學: “最需要圖文并茂的故事書” “我們這里的孩子最喜歡看圖文并茂的故事書、童話書。”鳳垟鄉中心小學校長蔡其貴帶記者走入狹窄的學校圖書室。 這個圖書室現有1000多冊圖書,多是通過一些公益活動收集到,“你看,這些書應該說也有些很經典,但它們太深奧了,上面全是文字,有些超出一般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還不是很適合他們閱讀。”蔡校長拿出譯林出版社的《堂吉訶德》說,“像那種彩繪本的《安徒生童話》,里面有拼音,有插圖,學生們都喜歡借著看,但是在我們這里,類似經典通俗的兒童讀物太少了。” 鳳垟鄉中心小學有300名學生。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共6個班級,另外還有兩個學前班。 “小孩子們很喜歡讀書。”陶春曉是鳳垟鄉中心小學三年級語文老師,她談到這樣一件事:今年春節放假前,她建議自己的學生“用壓歲錢買書”,結果開學后,發現孩子們非常聽話,真的都買了書,還帶到學校和同學們交流著看。 “這些孩子家里大都不富裕,我們班三分之二的孩子是留守兒童,平時靠爺爺奶奶帶,很少有零花錢。” 鳳垟鄉中心小學的學生基本為當地人。這個鄉及其相鄰鄉鎮目前還沒有一家正規書店。每個周末,陶春曉會坐中巴車去縣城書店走走,順便幫孩子們帶點書,“來回至少要兩三個小時”。 “有次我帶學生去縣城玩,學生們一路都和我嚷著要去縣里的新華書店看書。”二年級語文老師劉影影說。 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最近,學校借錢購置了六個書柜,分別放在一到六年級的教室里,然后由學校從圖書室里撥50本圖書,充實書柜,并規定每天中午12時30分到下午1時10分為閱讀時間。老師們發現,孩子們看書很積極,“上午課程11時10分就結束了。小孩們回家吃口飯,不到12時又跑回來看書了。” 在這個學校采訪時,正值上課時間,記者經過一個教室,看到一個六七歲模樣的孩子正趴在課桌上睡覺。對這個孩子的“違規”行為,蔡其貴校長是同情并寬容的:“這是我們學前班的孩子,因為學校經費有限,沒有辦法給孩子買玩具,也沒錢給他們買有趣的圖書,平時都是像教小學生一樣教他們,孩子們覺得枯燥無聊,睡覺也是很自然的。” 泰順八中: “需要豐富多樣的課外讀物” 與鳳垟鄉中心小學的小學生相比,在泰順八中,初中生們的閱讀心理和閱讀需求顯然都要更為豐富多樣。 這也讓八中圖書室處于一個較尷尬的境地:圖書室現有圖書4000冊,而實際上圖書室的書架能放15000冊圖書,而學生們借閱積極——每周最多借出一二百本書,全校有570名學生——書架就時常空出一大塊。 泰順八中地處彭溪鎮彭溪村,承擔著泰順縣彭溪鎮、月湖鄉和峰文鄉的初中義務教育任務。全校12個班,從七年級到九年級。 “我們的學生生活條件比較差,70%以上是留守孩子,他們的父母大多收入不高。”八中校長林正靠說,學校里單親孩子、孤兒也比較多。“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孩子們很懂事,讀書很認真很刻苦,全校有430名住校生,本來晚上是沒有規定學習課程的,但是很多孩子晚飯后仍會堅持在教室看書。只要不是看到很晚,我們也是支持的,畢竟孩子們需要讀書。” 采訪中,師生們對“什么是好書”有著不同的理解,學校也沒有制定系統的閱讀書目。這是個問題,也是學生們需要有閱讀經驗的人士為他們推薦好書的原因之一。 14歲的蘇佳佳是七年級學生。她的作文一向是強項,也得到過語文老師的表揚,但今年開學以來蘇佳佳很困惑:“發現自己沒有提高,寫作進入一個框框”。為什么會這樣?她問自己的班主任曾宜洲老師。曾宜洲幫她分析:你看的書太有限,成天就只是看《小學生作文》、《中學生滿分作文》這類書,剛開始應試也許會有點用,但不會提高文章的底蘊,自然也就很難長進。 中午12時30分,在八中圖書室參觀時,九年級一班的學生林婉靜剛好來借書,管理圖書的老師張靜顯然對這個女孩印象深刻:“她很愛看書,也很會看,聽她班主任說,她學習很好,會跳舞,是八中學生會主席。”記者看圖書室的借閱記錄,可以看到林婉靜最近半個月借的書有《鏡花緣》、《冰心文選》、《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等。她的同班同學洪寶釵讀的書更有意思:《希臘神話》、《德伯家的苔絲》、《紅樓夢》……洪寶釵的老師說,這個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是不錯的。 兩個學校: 都非常需要多媒體教具 采訪中,兩個學校的教師都反映:他們在教學中非常需要多媒體教具。“比如,你給學生解釋什么叫‘絢麗多彩’,單是靠語言解釋很難讓學生理解,但如果你給他們播放一段放煙花的視頻,他們自然會意會。”泰順八中語文教研組組長許立忍說。 泰順八中有12個教室,目前只有8個教室配置了電腦、投影這樣的多媒體教具。 而在鳳垟鄉中心小學,全校只有一個多媒體教室,“到里面使用一下電腦,每個班的老師、孩子們需要排隊等候約一個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