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河大老師開博為貧困生募捐
2009-05-21

2009-05-21

張曉暉和上官村小學的孩子們在一起

    河大老師開博為貧困生募捐 3年獲得善款3萬余元,近百名山區孩子和貧困大學生受益

    新華網河南頻道5月21日訊  大河網—大河報報道:得知一個學生因為沒錢吃飯只能躺在宿舍里睡覺時,河大外語學院的青年教師張曉暉寫下博文,引來了眾多網友的關注。他沒有想到,通過博客這一平臺,竟能讓遠在千里之外、素未謀面的網友們持續不斷地獻出愛心。如今,他的“母親助學金”已經發起3年,募集善款3萬余元,受益人也從在校大學生擴展到山區貧困孩子。

    為山區小學建“綜合棋室”

    5月2日,張曉暉踏上了前往國家級貧困縣——南召縣的道路。

    張曉暉的第一站選擇了南召縣一中。張曉暉將三臺筆記本電腦交給了校方,這是一直支持他的上海網友Jason在公司里募集來的。他還為即將參加高考的8名貧困學生每人送上了200元的助學金。

    熱情的校長派了輛車,帶著張曉暉去了他的第二站——留山鎮的上官村小學和大溝村小學。這兩所學校都位于深山區,距留山鎮有近40公里的山路。

    上官村小學一共有70多名學生,5個年級,因為師資力量不夠,六年級得去鎮里上。大溝村小學只有30多名學生,兩個教室。兩個小學都很小,連個活動的場所都沒有。張曉暉給孩子們購置了各種棋具,在兩所小學建起了“綜合棋室”。除此之外,他給13名貧困小學生每人送去50元,另外一名小學生則得到200元資助,這名小學生從2007年開始都由張曉暉固定資助。

    5月20日,記者在河大外語學院見到了張曉暉,他說,次日“母親助學金”還將為8名在校大學生發放總額為5000元的助學金。“目前,對南召山區貧困中小學生的捐助進行了3批,13個中學生、45個小學生得到資助;河大外語學院貧困大學生資助進行了4批,32名學生得到資助。”

    三年募集3萬余元

    27歲的張曉暉是江蘇人。2005年,他從天津外國語學院畢業后,來到河大外語學院任教。2006年11月底,一名學生告訴他,班里有個同學因為沒錢吃飯就躺在宿舍里睡覺,另外一個同學因為父親患了癌癥則面臨著退學。

    那天晚上,張曉暉打開電腦,在自己的博客上寫下了一首名為《我的學生,他輟學了》的詩——我的學生,他輟學了,還未來得及和我道別……回了家,又匆匆遠赴南方,都說那里是打工者的天堂。這首詩引發了網友們的熱情,留言一個接一個,溫暖的話語給了張曉暉很大的精神動力。

    2006年12月6日,“母親助學金”活動在張曉暉的博客上正式啟動,他留下了自己的真實姓名和匯款方式。張曉暉說,取名為“母親助學金”的原因是,“我們最感恩的是母親,最愛我們的也是母親,我想以母親的名義來請求大家一起幫助貧困生”。截至今年5月20日,“母親助學金”共籌集3.048萬元。

    在收到的捐款中,最大的單筆捐款是1800元。這是一位開封市民托人轉交來的,捐款者沒有留下名字,也沒有留下聯系方式。在捐款者中,多數是素未謀面、千里之外的“博友”。“大家相互訪問博客,留言,并沒有更深入的交流”,張曉暉說,很多“博友”通過網上銀行匯來的錢,連來自哪個城市都不知道。

    記者在張曉暉的名為“堯軍”的博客中看到,兩個匯款的卡號、匯款的地址、聯系地址和QQ都留在上面,網友的每一筆捐款也都顯示在上面,張曉暉7次捐款6607元。

    “捐款100%交給學生”

    “5月3日,‘母親助學金’向南召一中捐贈筆記本電腦三臺,并分別為南召縣留山鎮上官村小學、大溝村小學捐建‘綜合棋室’。同時,資助了8名南召一中高三學生,共計1600元;資助14名上官村小學、大溝村小學的小學生,共計850元。文化用品、給孩子的禮物、路費等共計986元,加上1月份以來宣傳和打印資料,復印照片等248元,共計1234元。為了賬務透明,大家捐贈100%用于學生。這部分費用由我承擔。現余額:6475(+766)元。”

    這是張曉暉結束南召之行后在博客上公布的內容。張曉暉說,利用博客和個人銀行賬號來運作一個公益性的募捐活動,面臨著很多問題。每得到一筆錢,他都需要詳細在博客上公布,還為每位捐款人制作了蓋有學院公章的收款回執和感謝信,但是絕大多數網友都表示“不需要”。

    張曉暉堅持一條原則:“網友捐的錢100%交給學生”。來往的路費,購買文具、食物的費用,打印照片、復印有關證明的費用都由他一人承擔。

    在他看來,增加捐款流向的透明度、提高捐款的利用率是民眾對所有公益性組織的期待。

    從2006年年底發起“母親助學金”活動,張曉暉直接捐贈加上負責活動的費用,有近1萬元,這相當于他半年的工資。

    談到未來的打算,張曉暉坦言“不想做大”。專門打聽過后他得知,如果要注冊一個正規的捐助機構,需要花費20萬元,還需要具有會計、出納,“那樣‘民間性’也就沒有了”。

    “下一步想把資助重點放在貧困高中生上。”張曉暉說,他經過調查發現,現在社會對高中生這個群體關注還少,幫助貧困的高中生,將成為“母親助學金”未來工作的方向。□記者尚杰實習生劉洋李夢龍 文圖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