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加分門”背后的權勢盛宴
2009-05-31

2009年05月31日10:50   民主與法制

  “浙江省個別地方在體育項目高考加分上確實存在弄虛作假情況,我們也作出過處理。”5月22日,浙江省教育考試院新聞發言人張江琳對《民主與法制時報》記者說。

  張此番表述是回應近日媒體披露的浙江航模(航海建筑模型)高考加分事件。在這事件中,參加航模加分測試的考生,只要交600元的報名費和1.5萬元的培訓費,培訓一個月,幾乎所有的參賽者都可以獲得前六名的成績。而這個成績可為高考成績額外再加上20分。

  在紹興市第一中學,通過航模測試并得到加分的考生大多來自權勢家庭。航模高考加分被指成了“權勢家庭高考加分俱樂部”。

  記者經調查發現,這只是冰山一角,在浙江省,可以高考加分的包括航模在內的“三模三電”等項目,幾乎成了權勢家庭分享高考加分的盛宴。

  加分考生多為權勢家庭

  在古城紹興,有“進了紹興一中等于一只腳邁入大學”之說,在這所學校,權勢子弟云集。記者在紹興街頭看到,一個公交站牌上7條公交線路都開往紹興一中,可見該校在當地的顯著地位。

  5月21日,紹興一中校長助理陳銀偉在接受《民主與法制時報》記者采訪時,基本認可了那份引起輿論嘩然的加分名單。在這份該校2009年參加航模加分測試的19名考生資料中,其中13名考生的家長分別是紹興市越城區副區長、市建行行長、市財政局副局長、市交警支隊科長、市教育局科長、紹興一中黨委書記、紹興一中分校黨委書記、紹興一中分校副校長、古越龍山股份公司董事、紹興汽運集團公司副總、昌安實驗學校校長等,其余6名都是教師子女。

  不過,他指出,這是一份不完全的名單,加分考生應該是33名,全部通過測試,但陳銀偉拒絕提供另外14名考生家庭背景。他進一步補充說,去年也有30多人獲得加分資格。

  為何參加航模測試的考生集中了權勢家庭背景,陳銀偉稱這很正常:“我們要求自愿報名,報名時學校不宣傳,是考慮到名額限制,有身份的人消息靈通一點。”

  多名紹興一中高中學生在受訪時表示,他們根本不知道學校搞這個航模興趣小組可以高考加分,否則他們一定會報名的。“學校和老師都沒有跟我們說。”紹興一中一名高一女生抱怨道。

  這名女生偶然得知,班上幾個學生參加航模比賽已取得了20分加分資格,只要下一學期再確認一下,這20分高考加分就拿定了。她回到家里對父母提起此事時,委屈地哭了。

  紹興一所中學的一名教師說:“我知道航模可以加分,但是根本輪不到我的孩子,否則哪怕花20萬元我也愿意。” 該教師說,這些加分項目的報名是如何審核的?人員是如何確定的?都不是公開操作的。

  在紹興一中的校史宣傳中,盡管航模項目有半個世紀的歷史了,但加分是近年的事,宣傳中沒有標示高考可以加20 分,一般人對此不甚了解。

  “這樣做是不公平的,大多數學生都不知道,就是暗箱操作。”浙江工業大學教授、省政協委員宋必衛認為。

  加20分便可超越“千軍萬馬”

  教育部規定了兩種情形可以高考加分,最高20分:一是在參加重大國際比賽或全國性體育比賽取得前六名者,二是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以上稱號經測試認定者。

  據2008年高考成績統計,浙江省考生成績每增加一分就可以超過200多名競爭者,如果總成績加上20分,便可超越“千軍萬馬”。

  在浙江省,高考體育類加分項目可細分為34類,其中包括航海建筑模型、航空航天模型、車輛模型與無線電測向、無線電通信、電子制作,即“三模三電”。

  “高考體育類加分項目已成為近三四年來群眾投訴、質疑的‘重災區’,其中以無線電測向、航模等最多。”浙江省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表示。

  “這主要是組織的賽事特別是全國分區賽多,賽事由國家體育總局航空無線電模型運動管理中心主辦,省體育局管不到。”浙江省體育局有關負責人說。

  “由于高考加分利益驅動,而且容易成功,使得參加‘三模三電’比賽的人越來越多。”浙江省體育局有關負責人指出。

  據浙江省體育局的統計,2009年報名參加高考體育加分測試認定的考生中,“三模三電”考生約占所有項目考生的53.57%。

  在這樣的潛規則下,“三模三電”成為少數有錢有勢家庭的“高考加分俱樂部”也就不足為奇了。

  浙江教育考試網顯示,2008年體育項目加分的438個名單中,“三模三電”合格考生近半,集中在杭州蕭山、寧波慈溪、臺州椒江、紹興越城區、溫州蒼南縣、鹿城區等經濟發達地區學校。今年浙江省參加體育加分測試的1555名學生中,“三模三電”所占比例也近半。

  一名教育工作者向記者披露當地一家中學的航模加分情況:“整個過程都是暗箱操作,憑關系暗地報名,主要是校領導、教師、富家、官員的子女,在全校或年級中絕對不會公開,也不參加選拔賽!”

  “參加全國比賽,訓練教師也是裁判長,能輕松搞定二級運動員以及高考加分的省級認定、測試。”

  在浙江省,二級運動員的審批權被下放到11個地市體育局,于是在審批把關上頻現“放水”。

  在有些學校足球隊,一些有權勢家庭背景的考生紛紛擠進球隊,有的隊員連足球場上跑一圈都成問題,甚至有的隊員是連足球都沒有碰過的心臟病患者。知情人士透露,名單上的人和實際踢球的人不是一回事,被調包了。

  參加航模的每個人幾乎都可以高考加分,因此,盡管費用不菲,但學生、家長趨之若鶩。知情人士稱,學校、體育部門賺到了錢,而拿到分數的考生家長滿意,皆大歡喜。

  多名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反映,學校訓練隊教練有些是省內“三模三電”運動隊退役運動員,既做教練員,還做器材銷售員,賽時又擔當大賽裁判。對此,浙江省體育局有關負責人也予以證實。

  給平民考生造成心理打擊

  2009年2月浙江省公布的高考體育加分新政策中規定,參加全國性比賽中獲得“三模三電”等項目團體或個人全國前六名的在校學生及應屆考生,參加浙江省的認定與測試,成績沿用至本人高中畢業時止。

  此前,北京等很多省市基于“三模三電”并不屬于身體素質運動類的體育項目,已相繼宣布取消加分。

  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對此解釋是,主要是考慮到招生政策具有延續性,調整需要提前告知。

  紹興一中航模高考加分集中權勢家庭事件經《中國青年報》曝光后,在當地引起強烈反響。紹興市稽山中學一名教師悲嘆道:“高考乃目前千軍萬馬闖‘獨木橋’唯一相對公平的舉措,如今連這一‘獨木橋’也腐朽了,真不知道哪里還有公平?”

  面對洶洶民意,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回應道:“我們測試的目的不是驗證運動員證書的真偽,而是驗證其體育水平和運動能力是否達到高考加分的標準。至于加分者的家庭背景并不在我們的驗證范圍之內。”

  5月21日,紹興市紀委有關負責人向《民主與法制時報》記者表示,目前,他們沒有介入調查。

  紹興市教育局黨委副書記、紀檢組長李妙芳則稱:“市教育局沒有必要去查紹興一中。”該局辦公室陳主任說,紹興一中對此事已向市教育局作了說明,紹興一中航模高考加分情況是正常的。

  據紹興一中一位工作人員透露,紹興一中領導干部子女占有相當比例,“有的班要占去一半”。

  陳主任稱,“三模三電”如果搞暗箱操作、有違紀違規,絕對是瞞不住的。不過陳主任沒有回答當地高考加分過程有沒有弄虛作假情況。

  但是在浙江一些學校,加分政策成為家長的實力比拼。一些學生在拿到并且通過省教育部門的審核后,在同學面前肆無忌憚炫耀自己父母的實力,聲稱自己沒進考場已經贏得20分,給其他平民家庭出身的考生造成很大的心理打擊。

  高考加分是一種特權

  4月上旬以來,質疑“三模三電”高考加分政策公平性的郵件陸續發至浙江省教育廳廳長信箱,希望教育主管部門在高考來臨之前關注和處理此類問題,還其他考生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

  2009年,浙江省首次規定,符合國家高考體育類加分政策的所有考生需經省統一測試認定、通過并經名單公示后才能獲得相應加分。

  “這是為了防止作弊,叫‘擠水分’。”張江琳坦承。

  “今年‘三模三電’部分項目水分多一些,一測試就露馬腳了。”

  據張介紹,測試是由浙江省體育局請專家設定的標準進行,今年4月下旬已進行了第一次測試,參加測試的1385 名考生,通過率為80.14%。無線電測向、足球、排球、網球等項目通過率相對較低。

  張表示,高考結束后,考試院將全面進行調研論證,對是否取消或調整“三模三電”等高考加分政策再作決定。

  浙江省教育廳表示,教育部門近年來調整了一些不合理的高考加分項目,以抬高加分門檻。如2008年取消了優秀畢業生高考加分政策,原因在于很多“優秀畢業生”都是領導干部的子女,比重已嚴重偏離了合理的范圍。

  有關資料表明,我國的高考加分錄取政策從1978年開始實施,分為身份類(如少數民族)及表彰獎勵類(含思想政治、學科競賽、體育比賽三方面)。從1987年起此項政策成為一項穩定的高考政策延續下來,但由于缺乏嚴格的標準,易導致一些加分項目中出現少數“投機考生”。

  近年來,有關高考加分政策一直爭議不斷,要求取消的呼聲也十分強烈。

  浙江省教育界的一些省政協委員表示,高考加分政策是對高考制度的一種有益補充,但是目前絕大部分高考加分項目花費不菲,確實有違這項政策的初衷。

  南京大學教授景凱旋指出:“任何高考加分都是特權和腐敗的源頭,說到底,高考加分是一種特權。只要是特權,就會有權力運作和腐敗的空間。要杜絕高考加分中的腐敗,最好的辦法只能是從源頭上去根治,即完全取消高考加分。”

  一些專家學者認為,加分的本質,實際上是犧牲多數考生的利益照顧少數考生,而權勢者子弟作弊的實質,則是以犧牲普通平民的公平為代價。

  中國高等教育問題研究學者、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熊丙奇則認為,加分政策簡單取消不現實,這樣又會回到強調卷面分數的狀態,應對加分政策進行完善,進行多元評價。比如像在美國,學生申請入學的過程中,就有一種多元評價的體系。這種體系,包括學生在中學里學習的成績、特長、參加各種活動的表現,都作為一個指標對學生進行評價,而不是簡單地把學生的特長,作為一種加分。

  5月26日,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在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沒有經過公示的考生,以及加分的項目、加分的分值,是不能計入投檔的成績里去的。

  續梅強調,要根據有關法律法規,遵循人才成長的規律,進一步規范加分項目的設置,到底哪些項目可以加分,應該值多少分,都要進行進一步研究,同時明確嚴守標準,寧缺毋濫。

來源:新浪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