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訂單教育”有前世 無來生?
2009-06-02

2009-06-02 08:39:00 來源: 南方都市報(廣州)

與普通專業學生相比,訂單教育就業率一直居高,甚至達到90%以上。

  CFP供圖

  與普通專業學生相比,訂單教育就業率一直居高,甚至達到90%以上。

  CFP供圖

  名詞解釋

  所謂訂單教育,就是學校和企業之間所商定的培養合同。學校依據企業特定需求作為教學目的,企業則在學習目標的定位上提出相應培養標準,學校按“合同”為企業生產特殊的商品“人才”。

  高職教育產生的訂單教育一度幾乎占據了高等教育領域的“半壁江山”。企業開始將人才培養放到學校中開展,真正實現了“一對一”培養,企業、學校、學生“三贏”。

  然而,由于去年蔓延至今的經濟危機,使得“訂單”企業數量減少,專業人才需求數量減少,訂單教育一度發展停滯甚至萎縮,訂單教育的發展命運出現了轉折。未來,訂單教育是繼續沿著市場趨向進一步發展,還是埋沒在經濟起起伏伏的浪頭里?訂單教育是否有其長遠的生命力?

  近日,筆者帶著一系列疑問,走訪了廣州多家訂單教育學校,在和訂單項目的教師、學生的接觸中,逐步探尋訂單教育發展的優勢、弊端、發展方向,以及它的“前世”“今生”和“來世”。

  優勢

  重實踐的就業優勢是報考動力

  陳治目前是廣州城建職業學院物流專業訂單教育班的08級學生,高考前在選擇訂單教育時進行過一番考察,也詢問了很多“過來人”。

  詢問過程中,陳治獲悉很多已經畢業的訂單班學生因為擁有早期在對口大型企業頂崗實踐的經驗,很多進了港資企業、僑資企業等大型企業、有些訂單班的同學在進入企業的早期雖然從事基層的工作,但是提升空間很大,有的也能做到公司的高層職位。學校里,甚至一些非訂單專業的學生會羨慕起訂單專業的學生,平日里大家甚至打趣說,“訂單教育班是工作追著學生跑,普通教育班是學生追著工作跑”。這些話,無疑給陳治選擇訂單教育吃了定心丸。陳治反映,同班同學絕大多數都和他出于一樣的考慮選擇了訂單教育。

  就業率高,出現“搶親”現象

  陳治的選擇有其道理:與普通專業學生相比,訂單教育就業率一直居高,甚至達到90%以上,而且體現出獨立創業人員多的特點。以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2007年就業率為99.59%,2008年為99.66%,而經濟危機影響下,截止到2009年5月15日統計數據顯示,就業率依然達到88.15%的水平。

  此外,在就業方面甚至出現了“非對口訂單企業搶親”現象:不但對口培養的企業很希望自身花費時間和精力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夠加入到員工的行列,甚至一些對口企業的對手企業拋出高價招徠訂單學員,“漁翁得利”,撿人才培養的便宜。

  訂單教育開辟了職業教育的新思路,給職業學校發展提供了新的空間。

  其實,訂單教育高就業率不是憑空而來,其背后有訂單教育的優勢做支撐。訂單教育開辟了職業教育的新思路,給職業學校發展提供了新的空間。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王韶清指出,訂單教育的優勢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培養目標明確、針對性強;二是實訓實習進入教學環節;三是采用“師傅帶徒弟”的教學方法,實現“一對一”培養;四是專業性的強化,用什么學什么;五是就業方向清晰,與何種企業簽訂單協議就到何種企業工作;六是創業優勢明顯,利用實習資源方便創業;七是提前感受行業壓力,增加憂患意識;八是學生、工人雙重身份轉換自如,既是學生也是實踐工人。

  弊端

  就業行業范圍窄、方向單一

  對于金融危機對訂單教育的影響,廣州城建職業學院物流專業訂單班的學生李勇琦感受深刻,他說,今年開學后,一些企業已經減少了用工量,學生實習機會也相應減少了。很多企業一改原本積極來校講課培訓的態度,變得被動。

  李勇琦的擔心不無道理,經濟危機之下,訂單班的教育弊端日益顯現。“學院對訂單教育學員在發展方向的指導有所欠缺。發展方向的指導是大眾化指導方式,沒有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個體的特點,造成了一些學員在就業時找不到適合自身的方向。”提到訂單班弊端,李勇琦這樣總結。嶺南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處長劉丹青也告訴記者,訂單模式的優勢是有利于就業,但在市場經濟情況下,人的選擇多元化,適應了這個企業的要求,不一定就適應其它企業的要求。因此,訂單培養也有適應面問題,需著重擴大學生知識面、就業面。

  學生跳槽普遍,影響企業訂單積極性

  “如果企業出現經營困難,訂單也成為其累贅。所以,許多企業不愿意過早下訂單,甚至不下單,到了用時再找學校要人。”劉丹青處長指出,尤其在當今大學生就業難的情況下,訂在一個學校要人的企業比較少。學生就業后跳槽比較普遍,到企業就業,學到本事后跳槽到競爭對手那去,也影響企業訂單的積極性。劉丹青認為“訂單教育的最好模式,是行業主導的訂單。行業協會參與制訂培養方案,行業內企業分享訂單培養的成果,各企業分擔培養人才。”

  國家不夠重視、未形成良好培養機制

  廣州城建職業學院管理工程系主任薛亞玲教授分析指出,限制訂單教育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國家在政策上對于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不夠重視。在我國,想要開設訂單專業的學校“追著企業推銷人才”,沒有形成良好的培養機制。此外,政府對于高等職業教育在資金投入、系統化管理等方面扶持不夠,使得訂單教育的發展捉襟見肘。薛教授指出,只有政府加以扶持,企業多尋求合作,學校加強管理,各個方面形成合力,訂單教育才可能實現高速發展。

  糾正

  訂單教育≠百分百就業

  “像我們這種大專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跟本科生相比在知識水平上沒有可比性,跟中專生相比在機器操作上沒有可比性,能有的優勢就是技術。”畢業于廣州城建職業學院訂單班的李勇琦談到就業時語氣中透著自信,但是就在大二之前,他還和很多高職學院的學生一樣,就業前途迷茫。

  大二的時候,李勇琦所在的廣州城建職業學院與深圳天霖國際物流公司簽訂了訂單培養人才的計劃。李勇琦參加并通過了當時的筆試與面試,成為“天霖訂單班”的一員。在天霖物流公司實習一年后,他順利實現了自主創業。“其實當時簽單后沒有進入天霖物流的同學不少,一部分像我一樣創業,另一部分則是因為學業不合格被企業拒收。”

  訂單教育班的學生與對口企業簽訂就業協議后,是不是就保證就業?就高枕無憂了?事實并非如此,訂單教育仍需雙向選擇,其競爭程度依然激烈。

  據介紹,訂單培養合同并不代表就業合同,訂單培養企業和人才均有足夠的自主權,最終能否在訂單的企業實現就業,由雙方根據需求決定。企業從訂單培養的班級里擇優錄取,選擇為自己定制的人才里面最優秀,最適合企業需求的人才。另一方面,訂單教育培養之下的學員,如果有更符合自己心意的單位,也可以選擇自主就業。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王韶清指出,訂單教育班并非簽訂“訂單培養協議”后就萬事大吉。由于訂單式教育培養下的人才是“單打一點”,特別是一些行業面比較窄的專業,要是最終難以獲得訂單單位的肯定,自己再去找工作是很難的。訂單下的學員仍需要努力學習以獲得訂單企業的肯定。

  生存軌跡

  前世

  發展迅速、優勢明顯

  2006年國家開始重視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后,大量的高素質訂單人才開始得到社會認可。這一時期,順應企業要求,開設訂單班的學校為培養特定人才制訂了一整套教學計劃,使所培養的學生更加滿足企業的要求。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王韶清分析這一時期訂單教育高速發展原因時指出,高考擴招使得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數量大幅攀升。一些專業,管理類專業,人才扎堆的現象很嚴重,人才數量超出市場需求。相反,隨著新型經濟形式的出現,社會對于特殊崗位人才的需求量很大,為適應這一需求,訂單教育發展迅速。

  今生

  靜態發展、稍現疲態

  當下,金融危機籠罩下呈現的停滯發展可謂訂單教育的“今生”。很多開設訂單教育的學校一改之前規模迅速擴張發展的態勢,趨于靜態發展,甚至有些學校取消了部分訂單專業,稍現疲態。

  據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林姚介紹,金融危機對訂單教育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玩具、珠寶、金融、會計等原本訂單人才需求量較大的專業。但是從當下來看,這種影響依然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當下訂單教育的發展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向前走著。經濟危機氣氛下,國家加大對于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鐵路交通、能源產業發展的投入,有些企業人才需求不減反增。

  林姚副院長告訴記者,當下訂單教育雖然發展艱難,但是在短時間內實現改善還是有可能的。根據廣州教育發展綱要指示,政府已經開始從政策、發展思路、利益導向等方面對訂單教育加以重視,建立了專門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園區,倡導企業與學校結合,將部分人才培養從工廠車間轉移到學校。

  來世

  生命力強、前景良好

  從全局來看,整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成金字塔形,高端人才需求畢竟是塔尖的少數,更多的是需要位于底部的技術型人才。訂單班正是建立在企業對于中高級技術人員需求的基礎之上,依然有其強大的生命力,其“來生”被業內人士看好。

  廣州城建職業學院管理工程系主任薛亞玲教授告訴記者,訂單班多是根據市場需求開設,一旦這種需求飽和,學校能夠及時調整人才培養計劃。隨著經濟形勢的好轉,企業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后,位于珠三角位置的企業對于訂單人才的需求必然上升。訂單教育有其長遠的生命力。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林姚同時強調,訂單式教育是企業獲得穩定發展的必要保證。但是隨著經濟發展需求方向的日益清晰,這一想法不久能被破除,訂單教育的發展前景良好。

  解讀

  訂單模式:招人主導vs培養主導

  據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劉丹青處長介紹,訂單主要是訂購人的技能,一些企業希望介入到人的培養過程。因此,其模式主要有兩類:一是以招人主導的,企業不介入培養,要什么人,招什么人;另一類是培養主導的,企業介入培養,要什么人,培養什么人。實踐證明,企業主導的培養模式應該成為職業教育的主流。而最好是能把兩者優勢有機結合,在學校培養中,讓優秀企業介入,培養的人更能適應行業面的需求。

  教學模式:一對一開設課程,雙層教學模式

  訂單教育班所采用的教材和教師資源皆為雙層模式。訂單教育學生除了學習國家規定高等職業教育需要學習的教材之外,還要學習由企業提供的針對本行業或者本企業的相關教材。教師資源也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由學校老師組成的教師團隊,教學生一些專業課或通識課內容,另一方面企業的培訓師或技師定期到學校舉辦講座或開設課程,教學生實用技術。

來源:網易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