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棄考生為何逃到國外?
2009-06-03

2009-06-03 來源:東北新聞網

  雷泓霈


  6月2日《重慶晨報》報道,重慶市2009年高考僅有5天了,可一些重點學校出現“空巢現象”。巴蜀中學高三英語教師、班主任余盈昨天就告訴記者,她班共有29個學生,之所以大家沒到學校來,是因為他們全部取得了美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這階段正忙著辦赴美簽證。記者了解到,重慶今年應屆高三學生出國留學比往年大大的增加了,光市教委直屬學校就約有300人。6月2日《新京報》也報道,西城區統計的實際參加高考人數比此前報名人數減少100多人。而從全市填報高考志愿的人數看,填報志愿人數也少于實際報名人數。來自一些中學的統計顯示,一些高考生正在放棄國內高考,而轉投國外高考,這成為高考生外流的重要一支。越來多的學生寧愿逃到國外上大學。

  隨著教育視野的不斷開闊,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生將選擇目光轉向了國外,其優勢在于:第一,可以學精一門外語,達到口語化程度;第二,國外大學的教育理念更開放、開闊,文化多元,理念多元,能將自己培養成國際化人才。第三,國外大學特別是一些名校,其辦學實力、辦學水平、學術發展能力、學術氛圍,高于國內大學。根據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的排行榜,全球高校二百強中的前10名,仍然為美國8所頂級大學和英國劍橋、牛津占據。


  《清華人上哈佛的幾個想不到》中曾有描述:“因為課程重、作業多,大家基本上都是學到凌晨三四點鐘才回去休息,上午八點鐘又要準時上課,一天只能睡四五個小時”。“在國內讀書時學到夜里十二點鐘就覺得自己夠刻苦了,可在哈佛要這個鐘點睡覺,絕對是懶學生,上了這么多年學,就數在哈佛讀書最累”。“我在國內清華大學讀書,對清華老師的敬業態度一直很認可,可是去哈佛后,我得說句老實話,要論敬業和認真,清華與哈佛相差得不是一兩個等級”。(2007年9月18日《大河報》)

  最有新引力的一點就是,國外大學可以為優秀者提供豐厚的獎學金,足夠大學期間開支。如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等,確有一種類似“需求獎學金”的學校資助,只要學生家庭非常貧困,就可以得到學校的無償經濟援助。有人把這種獎學金叫作貧寒獎學金,“按需分配”。為家里節約一大筆錢。


  這些年,我們的高等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發展,一些發展軟肋也凸顯出來,“我國只有一批世界知名的大學而沒有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學”。第一,不少大學課程設置滿足于低成本、高收益,專業設置與市場需要不合拍,造成畢業生銷路不暢,上海交通大學熊丙奇教授認為,我國的高等教育本身確實需要改革。“現在50%以上的大學生將經歷主要用在外語學習上,考四六級、考GRE、考托福、考雅思等等。相反,他們對專業課投入的精力卻很少。另外,現在大學開設的很多課,都不是學生想學的專業知識,而是規定學、要求學的課程。”。第二,我們培養人才僅僅是為了滿足國內需要,而不是世界性人才,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和意識非常弱。第三,學術氛圍過于物化、商化,更注重教育利潤的創收,注重辦學規模的擴大,社會責任淡化,學術氛圍,還不夠濃,學術剽竊不斷、學風浮躁等,降低了大學的公信力。調查顯示,51.5%的人認為,自己在大學里“沒學到什么有用的東西”。幾年前,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劉西拉教授,在兩校大四年級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中進行的一次調查也發現,2/3的學生對大學前三年的課程“不滿意”,覺得“沒什么收獲”。


  而且上大學要繳納很高的學費,沒有獎學金回報,成為家庭的沉重負擔。

  出國留學現象,前幾年僅限于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現在,一些中小城市也不斷出現,這說明,家長、學生的觀念在逐漸蘇醒,有了獨立自主的教育判斷,更注重讓孩子成為國際化人才、發展孩子的人類意識。如果國內大學仍停留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狹窄狀態,可以預見,會有更多的學生選擇國外大學。國內大學生源和拔尖人才出現危機狀態,這絕非危言聳聽。


  高等教育應有國際競爭意識和憂患意識,正如江同志在北大百年校慶講話中指出的:“這樣的大學,應該是培養和造就高素質創造性人才的搖籃,應該是認識未知世界、探求客觀真理、為人類解決面臨的重大課題提供科學依據的前沿。應該是知識創新、推動科學技術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重要力量,應該是民族優秀文化與世界先進文明成果交流借鑒的橋梁”。高校要跳出區域性圈子,將自己置身到全球高度,適應全球人才戰略化需要,強化開放性、國際化,視野開闊,思想先進,行為坦蕩,追求公益,跨越區域阻礙,注重挖掘學術潛力,真正為受教育者提供厚德載物、放眼人類的知識體系和道德養成,達到“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協調發展,吸引、培育出更多優秀人才,在國際化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

來源:新東方在線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