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小學寄宿,農村孩子的教育“革命”
2009-06-03

2009年06月03日09:31  蘭州晨報

  寄宿制學校猶如濃縮的小社會、師生的“軍營”,給政府、學校和師生帶來的好處很多。然而,“學玩病痛醫、吃喝拉撒睡”都在學校的辦學優勢和難免存在的問題,還需要時間去證明和完善。近日,記者就此采訪了在我省教育布局調整動作較早的酒泉市教育部門,并走訪了金塔縣的一所寄宿制小學。

  調整:寄宿制的震動

  寄宿制是教育布局調整的產物和保障。酒泉市的教育布局調整始于2007年,金塔縣是酒泉市乃至全省進行教育布局調整動作較早、最為徹底的縣區之一,寄宿制曾經引起不小的震動。

  長期的分散辦學體制下,金塔縣10個鄉鎮86個行政村,村村有小學,家長早已習慣了孩子在家門口就讀、食宿于自家的傳統模式。

  2007年,現在已是三年級學生的娜娜還不到7歲,在距家不遠的紅星村小學上一年級。從早上起床洗漱背書包去學校到下午接回、晚上輔導作業,“吃喝拉撒睡”離不開父母手把手的料理。和娜娜的父母一樣,大多數家長聽到“小學生要住宿”的消息無不擔憂:“這么小的娃娃住校,行嗎?會不會增加經濟負擔?。?rdquo;一時間,“小學生住宿”這一改革猶如一枚炸彈,在當地產生不小的震動。“寄宿制的重點在農村,難點在小學”。正是因為寄宿制對農村小學傳統就學模式的沖擊最大,酒泉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長焦學釗等教育工作者才有這樣的體會。

  縣教育局教育考試管理中心主任閆東告訴記者:“為了排除家長的抵觸情緒,我們擬定了16條問答式的宣傳資料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發動,解疑釋惑。”在強制與宣傳發動的雙重措施下,家長們無奈地接受了現實。

  在各種爭議中,金塔縣確定了“三歸集、三分離、三結合”布局調整思路,高中向一校歸集、初中向大片區歸集、小學以鄉鎮歸集,高中與初中分離、初中與小學分離、小學與幼兒園分離,布局調整與解放農村生產力結合、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與推進城鎮化發展結合。

  2007年8月,隨著省上的統一部署,金塔縣的教育布局調整和寄宿制遍地開花。

  變化:校園“脫胎換骨”

  春夏交替時節的金塔鄉村,泥土芬芳,麥苗青青;城外15公里的三合小學綠樹掩映,生機盎然。“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中午時分踏進三合小學校園時,清脆的童聲廣播,正播出朱自清的散文《匆匆》。

  “校園廣播每天三次廣播名篇和學生的優秀文章及生活小知識,這是實行寄宿制之后的變化之一。”校長魏國勤樂呵呵地說。

  三合小學的前身是三合鄉中學,魏國勤曾擔任三合鄉學區書記,對全鄉的教育情況了如指掌。“2007年9月開始,中學進城,小學進鄉,全鄉10所村學的998名小學生全部集中到三合小學,家在2公里外的889名學生一律住校。”

  占地3萬多平方米的校園,除綠化帶外全部硬化。教學樓西側,40多間學生宿舍和一排教師宿舍環繞正在改建的操場,操場周圍分散設置各類體育器材。教學樓西側拐角處,是專門為低年級學生設置的游樂場,內有滑梯、蹦蹦床、氣墊等玩具。教學樓東側是修葺一新的食堂,近500平方米的食堂內,排列著清一色的桌椅,往里是寬敞明凈的操作間。食堂北端墻壁懸掛著兩臺大彩電,南端是掛著幕布、內設放映設施的舞臺。“食堂實際上是集就餐、放映、演節目等功能于一體的多功能廳。”魏校長說。

  學生宿舍一游,猶如置身軍營。宿舍門扇外側無一例外地貼著相同樣式的管理卡,上面除了登記住宿學生的名字和班級外,還有校領導和生活指導老師的姓名。走進四年級四班的女生宿舍,只見9張高低床整齊地依墻排列,對面靠墻擺放著按人配備的金屬儲物柜。床鋪色調統一、被褥方正;18只紅色暖瓶猶如“儀仗隊”直挺于墻腳,就連手提把的方向也幾近平行;窗戶下層玻璃上粘貼著18張寫有學生姓名的標簽,牙刷缸在標簽下的窗臺上一字兒擺開。

  魏校長介紹,校園面積新增5000多平方米,學生宿舍、食堂、游樂場是為適應寄宿制新建和擴建的。學校還給老師們配備了30多臺電腦。

  減壓:教師如獲“新生”

  夕陽斜下,一所村學校園略顯破敗。一位家住外地的年輕教師,掃空一包方便面后懷抱吉他,攀坐在校園大門門柱上,無精打采地彈奏起聽不出旋律的音調。學生和家住本地的五六位老師回家了,這位年輕教師常常情不自禁地用這種方式守望著校園。校園蒼涼、人單影只,一種莫名的失落和惆悵在這位教師的心底如約而至。這幕真實的場景,是那位年輕教師面對記者時的回憶。

  41歲的王學斌已有17年教齡,曾在三合鄉永光小學任教多年。提起整合前后自身素質、心態和教育模式的變化,王老師的第一句話就是“簡直沒法比??!”“那時候,兩三排平房、五六個班級、幾十名學生和五六位教師是一所村學的全部。生活不便,思想禁錮,工作有惰性。”如今,嶄新的校園生活和教學模式讓他“返老還童”。“那時我帶五年級一個班,所教科目包括語文、數學、美術、體育,還有思品課,基本上是節節課都得進教室,像是個多面手可又樣樣不精。白天背著沉重的代課任務,晚上忍耐著孤獨和寂寞備課,自身充電哪有心思和時間??!現在我只帶五年級數學,每周6節課。在大家庭共同學習和生活,還可以上網豐富生活充充電,遠離了孤獨,壓力減輕了,眼界也開闊了。”“過去,村學的老師像摸著石頭過河一樣獨立教學,自身知識盲點難突破,發現問題時是考試成績出來后,亡羊補牢為時已晚?,F在團隊教學,有問題及時發現,共同探討及時解決,師資素質提高了,辦學理念新穎了。”魏國勤校長補充。

  本篇新聞熱門關鍵詞:大門 被褥 蹦蹦床 蹦床 標簽[1]

  寄宿:家長們的喜悅

  5月12日下午,暖風拂面,紅星村一片棉田里,幾位農民說說笑笑除草施肥。“兒子寄宿前,早上6點多起床,妻子做飯,我幫兒子穿衣洗漱、收拾書包,然后送學校,中午一接一送,下午再接,晚上督促和輔導作業。來回折騰,三五個小時花在兒子身上了。兒子住校,我們干完自家的農活和家務還能騰出時間打工。”30多歲的張偉笑呵呵地說。

  張偉高中畢業,還能輔導孩子作業,可對于沒怎么上過學的家長就束手無策了。而現在,娃娃們食宿在學校,穿衣吃飯、輔導作業不用管,勞動負擔自然減輕,農閑時節打工掙錢貼補家用,心頭的喜悅壓都壓不住。

  家長的喜悅遠不止這些,孩子們在學校后吃得好、住得好、學得好,是他們最開心的事。

  下午5點,三合小學食堂開飯了,孩子們排隊就餐,領飯方式也很時髦:刷卡。前來探望女兒的孫玉云在食堂見到女兒問這問那。“女兒自理能力差,剛開始天天探望,現在每周看兩次。眼見為實,踏實多了。”孫玉云笑呵呵地說。

  食堂主管萬兵高介紹,食堂在學校監督下定向采購,菜單每周排一次,一日三餐頓頓見葷。早餐以肉面條、雞蛋湯加花卷為主,中午以紅燒肉加米飯為主,晚飯是面食,花樣相對多變。“比家里吃得好,至少天天能吃上大肉和新鮮菜。”三年級女生陳瑞端著一碗熱騰騰的“貓耳朵”湯面高興地說。

  魏校長介紹,800多學生一次性就餐容納不下,所以分兩段就餐,低年級第一段,高年級第二段。為此,學校在每天下午低年級的就餐時間給高年級學生加了一節自習課。

  三年級學生東東的父親回憶,東東好動貪玩,過去在課余時的玩具除了石子就是土堆。早上換的衣服,晚上回家變成了土黃色。冬天,手腳開裂,晚上睡覺疼得直叫喊。更讓父母頭疼的是,東東的學習成績糟糕透頂。那段時間,父母為此深感揪心,氣急了就說孩子天生不成器。他們沒想到的是,自從住校,東東的這些陋習大為改觀,衣服干凈了,臟話不說了,成績進步了,偶爾還說幾句普通話。父母這才知道,孩子并不是不成器,而是環境使然。

  問題:寄宿中的憂慮

  在三合小學食堂,記者曾看到廚師給一名個頭大的孩子領飯時添飯的場景。“當著校長的面還敢走后門?”廚師笑著解釋:“有些孩子飯量大,不好意思二次領飯。我們得留心照顧。”魏校長說:“娃娃雖小,但自尊心很強,不能讓他們餓肚子,要讓他們盡量吃好,一定吃飽。”

  毋庸置疑,金塔縣實行了兩年的寄宿制,得到大多數家長的贊同和認可,然而,類似大個頭學生因害羞而餓肚子的生活細節,卻正是家長們放心不下的問題,也最讓教育部門和學校老師感到棘手。如何彌補孩子缺失的親情?食品安全、就醫、學生往返學校的運輸安全等具體問題,仍然讓部分家長憂心。“學玩病痛醫、吃喝拉撒睡”,樣樣都不容忽視,金塔縣積極探索著。

  金塔縣教育局副局長高明軍介紹,圍繞具體細節,該縣專門制定《寄宿制學校管理辦法》等制度分工落實。針對寄宿學生群體疾病預防控制的需求,學校從衛生機構中選配醫務人員擔任專(兼)職校醫,為所有學生加入校方責任保險和合作醫療保險,并建立了健康檔案,同時采取星級達標的方式管理學校食堂,確保學生飲食衛生安全。針對住宿學生的年齡、生理、心理特點,推行了生活指導老師負責制,采取教師陪宿、高低年級學生搭配住宿一對一結對子幫扶的方式解決。針對親情淡化的問題,學校探索建立家人探訪、家校溝通、家長陪餐等家校聯動機制。針對學生往返乘車運力不足和安全問題,縣上采取錯峰乘車、專車運送等辦法解決,并不定期開展專項整治活動,清除影響學生通行的交通行為。

  民有憂仕則分憂。記者日前從酒泉市教育局獲悉,從2009年起,酒泉市將為50%的寄宿制學校修建浴室。市長陳春明鄭重承諾:3年內為所有寄宿制學校修建浴室,要讓每個孩子每周至少洗一次澡。

來源:新浪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