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4年、2005年連續兩年籌集40多萬元,幫助82名貧困大學生入學的澳門嘉應同鄉會,今年的籌資工作又開始了:該會當然會長張金善70多歲的父親、榮譽會長張亮勛先生日前把自己做大壽的3萬元現金無償捐獻出來,表示要為資助家鄉貧困生上大學出一份力。
澳門嘉應同鄉會的鄉賢們對家鄉教育事業的支持由來已久。繼1995年捐資50萬元興建梅江區嘉應中學科技大樓之后,從1998年開始,同鄉會先后籌集了100多萬元資金,在梅州市各縣興建希望小學,目前已建成的有梅縣石坑鎮澄上希望小學、蕉嶺縣澳門回歸紀念學校、平遠縣東石鎮麻塘希望小學、五華縣大都鎮聯新希望小學等。2002年,澳門嘉應同鄉會籌資5萬元,為五華縣大都鎮100名貧困小學生解決了一年的學雜費;2005年,又籌集了3萬元,繼續資助大都鎮的貧困小學生完成學業。
澳門嘉應同鄉會對貧困大學生的資助始于一次活動——2004年8月,為幫助梅州貧困學生圓大學夢,共青團梅州市委、梅州日報社、市教育局、市關工委聯合發起了“幫助特困生上大學”新聞助學活動。澳門嘉應同鄉會首席會長黃銓昌等負責人正好應邀回梅出席市第五次歸僑僑眷代表大會,他們在大會期間從梅州日報的報道中得知助學活動的情況后,深受感動。他們回到澳門后立即發動同鄉會的全體會員捐款幫助貧困學子。短短的幾天時間就籌集了158970元,資助了家庭特別貧困的26名品學兼優學生,使他們順利跨入了大學的校門。2005年,該會又積極籌集279143元的助學金,資助了56名特困學生上大學。
把這些學生們送上大學以后,同鄉會鄉賢們一直在跟蹤了解他們的情況,得知這些學生在學校里自強自立,鄉賢們都倍感欣慰。連續兩年,同鄉會都組織部分鄉賢從澳門驅車到廣州探望受助學生,向他們發放生活補助金。今年2月26日,澳門嘉應同鄉會和受該會資助的50多名梅州籍大學生座談時,看到曾經瀕臨失學的學生們一個個變得成熟自信,澳門嘉應同鄉會鄉賢們感到這種活動非常有意義:挽救一個流失學生,就是挽救一個未來。他們表示,澳門嘉應同鄉會將會繼續開展此項活動,并且發動更多的人參與。
除了捐資教育事業外,同鄉會的許多鄉賢還經常為家鄉其他事業出錢出力。近五年來,他們每年都籌集數十萬元支持梅州扶貧濟困事業。如2003年5月中旬,梅州市部分縣遭遇洪水災害,同鄉會第一時間發動鄉親,籌資10萬多元,幫助受災群眾渡過難關。同鄉會的幾位梅州市政協委員積極為市政協掛鉤扶貧點解決飲水難、看病難等問題,先后捐資10多萬元。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該會已經為家鄉各類事業捐款4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