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0 09:06:18 [來源]:新聞晚報 肖波
“喲呵——”終于結束了!今天,2009年高考結束。然而,等待分數、同學分離、擔心未來的日子開始了,相比考前沒日沒夜的復習,后高考時代學生們“心累”大于“身累”。每年高考之后總會發生諸如自殺、網癮、偷嘗禁果之類令人遺憾的事情,如何在這個空白期避免意外?記者采訪了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資深咨詢師陳默和光明中學心理老師張靜,為家長支招。
一防情緒抑郁想不開
高考結束,發榜之前,對考分的憂慮使得一些原本就內向的學生變得更加少言寡語。曾有考生考完后獨自一人對著窗外自言自語,不愿意走出房間,也不愿意做其他事;也有的學生反復上網查找試卷答案,詢問同學,擔心自己的成績,幾道題不對就對未來失去信心。學生在發榜前不堪壓力選擇自殺的極端案例近年來也有發生。
[專家支招]
華師大心理咨詢中心資深咨詢師陳默說,在高考結束后,“防止災難化”思維很重要,建議考生不要下絕對化的結論。考分往往分為三種——特別好的,正常的,特別不好的。有六成多的可能是成功,做如此的預測有利于減輕考生心理的壓力。此外,家長和考生都不要反復提及高考,考完了,全家一起放下心理包袱。
陳默表示,如果孩子真有抑郁傾向,家長不應諱疾忌醫,及時的心理治療非常必要,通過科學的方法緩解學生的緊張、焦慮情緒比自己在家中干著急有用。
作為過來人,一位大一學生建議,考試結束后減少單獨行動的機會,最好出去與朋友聊天、散心,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用充實的生活“迫使”自己忘記高考。
二防補償心理狂上網
高中三年,通過拔網線、鎖電腦的“手段”限制孩子上網的案例時有耳聞。高考一結束,這些約束統統自動解除,一些“熬”了三年的學生開始瘋狂上網。曾有考生因五天五夜不間斷上網而猝死。更多的學生因為不節制的上網而染上網癮,甚至到了大學仍然難以自制。曾經有學生考進重點大學后,因為網癮無法適應大學生活而被退學。
[專家支招]
光明中學心理老師指出,這些學生的行為主要是出于一種過激的補償心理,對考生有害無益。學生不妨利用這段時間做點有益的事,重拾曾經的興趣。想進修的考生可以旁聽一些輔導班,夏日去圖書館看書也是很好的選擇。上網本身沒有錯,但是要約束好自己,不能把放松變成放縱。
建議家長不要下意識縱容孩子的作為,任由孩子玩鬧,而應該給孩子一定的引導和建議,或者為其創造一些接觸新環境的機會。大一的學生回顧說,考試后同學們一般都會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瘋一下”,但是因為“瘋狂”而導致悲劇就很不劃算了。除了上網外,和同學聚會、唱歌、運動等也是不錯的方式。
三防聚會酗酒傷腸胃
聚會已經成為很多高中畢業生熱衷的考后消遣方式,只是席間的一些不良習慣使得學生間的聚會變了味,比如酗酒。上學時,畏于校規和家教,學生們一般不敢嘗試飲酒。高考之后,一方面部分學校、家長放松了管理,另一方面一些學生覺得喝酒新鮮刺激,加之想顯示自己的個性,釋放高考的壓力,開始學著喝酒甚至酗酒,有時甚至出現酒后鬧事。
[專家支招]
張靜表示,任何行為都應以不傷害自己和他人為前提,喝酒不宜在學生中提倡,何況少數畢業生因為暑假的聚會飲酒而導致胃潰瘍、肝臟受損。如果是為了釋放壓力,可以選擇一些其他的方式,例如將自己的壓力向朋友、父母傾訴。有條件的可以選擇去登山、蹦極、在游樂場里選擇一些激烈的活動,只要有安全的保證,這些方式都能達到目的。
四防一時沖動嘗禁果
處于“真空狀態”的后高考時代讓一些學生有了偷嘗禁果的機會,大學剛開學的時候,學生瞞著家長、學校偷偷做人流手術的并不罕見??赡苁且粫r沖動,可能是覺得新鮮,總之這樣的行為最后受傷的大多是女孩。少數女生在不慎懷孕后做流產手術,怕周圍人的發覺,假裝與平時無異,沒有足夠休息,結果留下后遺癥,甚至因此影響生育能力。
[專家支招]
張靜表示,這樣的問題近年來不斷發生,作為孩子,遇到感情問題時要多和家長溝通,而家長也要坦誠地和孩子聊聊,告訴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如何對自己和他人負責。
專家建議,無論孩子是否有這類問題,性教育都要作為高中升大學的入門課。了解一些避孕的知識和方法也是需要的,尤其是女生要盡可能地保護自己。
五防不當旅游出意外
在大一學生和心理專家推薦的考后最適合做的事情中,旅游被排在首位。然而近年來不斷發生的旅游事故、意外,也提醒打算高考完出游的考生,要注意旅游的安全問題。獨自一人出行遠方,對高中生的挑戰還比較大,一般不建議嘗試。
[專家支招]
“多背一公斤”公益組織志愿者彪哥說,大學生往往喜歡比較有個性的自助游,那就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首先要擬一份詳細的行程表。制定時間、路線、膳宿的具體計劃和帶好導游圖、有關地圖及車、船時刻表。一些有名的景點和大城市更適合考后的學生,偏僻、人煙稀少地區不宜前往。安全是選擇地點的最重要依據,買一份保險也可以列在行程表中。
其次,在行程表確定后,需要查找資料,熟悉目的地。再次,準備物品對于出行也很重要。好的裝備有利于提高出行的安全性。最后,由于考生考后的身心狀態都不是最佳,短距離旅游更合適,而幾個朋友結伴而行相對比較安全。
六防過分宣泄傷人害己
個別學生在高考之后撕毀教材,焚燒試卷,有些情緒激烈的考生甚至破壞課桌椅、窗戶和一些公共設施。在眾多的考后減壓方式中,這種方式也引發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
[專家支招]
陳默并不認同這些宣泄方式,無論是激烈的酗酒還是相對溫和的撕書焚卷。她認為,這是一種怨恨心理的體現??忌购迣W習,也就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只是覺得學習就是為了高考,有些學生因為學習目的不清,使得大學學業難以繼續。這樣的考生首先要明確為什么學習,其次要培養終生學習的習慣,不能簡單把學習等同為高考,高考只是學習生涯中的一部分。在談及平時的壓力釋放時,專家指出,如果真的感到學習壓力大,最好在平時就及時解壓,尋找一些合適的載體去釋放,更有益于身心。在試卷和教材的處理方式上,他們建議留給后幾屆的同學、給身邊的人循環利用,贈予其他需要它的學生也是不錯的方式。
和心理專家觀點不同的是,部分大一學生反映,自己也做過類似的事情。不少學生還買過一些宣泄的玩具或者打沙包來“慶祝”高考結束。學生覺得,只要不做得過分,不釀成事故就可以。同時,他們也建議學弟學妹們,后高考時代應該是快樂、放松的。除了旁聽輔導班、旅游、重拾曾經的興趣外,去博物館、歷史古跡、做一些崗位的志愿者、義工都是不錯的選擇。調節好后高考時代的心理,卸下高考的包袱,更有利于畢業生身心真正的放松。
來源:上海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