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6月09日 09:48:2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烏魯木齊6月9日電(記者潘瑩)本世紀初還是新疆唯一一個連初等教育都沒有普及的縣,目前建成了南疆最大的城鄉寄宿制學校。即使住在最偏遠的深山峽谷中的塔吉克族孩子,也能在這所現代化學校里實現“應學盡學”。
近日,記者探訪全國唯一的塔吉克民族自治縣時了解到,從2004年至今,在國家和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對原本分散在各鄉村的62個教學點實行撤點并校、集中辦學。目前,各鄉四至六年級和初中全部集中到縣城辦學。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教育系統黨委書記左都新告訴記者,由于農牧民居住分散,2004年以前,全縣境內有馬背小學、帳篷小學、復式教學班等共60多個教學點,辦學條件落后,校舍破舊,師資水平低,管理比較薄弱,導致整體辦學質量較低。
“有的教學點交通十分不便,上級部門的檢查指導組甚至一兩年都沒能下去過;有的偏遠山區的孩子,即便是有教學點,但是受食宿和交通條件限制,也無法全部到校。”左都新說。
2008年底,投資6000多萬元的城鄉寄宿制學校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城落成,現有學生近3000人。
記者見到來自達布達爾鄉熱斯卡姆村的6年級學生吾拉木,他的家鄉距縣城近1000公里,離邊境線僅幾十公里。
吾拉木說,過去他在家鄉的教學點上學,每天要騎駱駝,一天來回花2個小時,遇上惡劣天氣,因為山路難走,不得不曠課。
“有時候我看到這些孩子為了讀書吃那么多苦,心里很難受。”執教20多年的熱斯卡姆村民辦教師帕爾瓦尼·力提甫說,過去的“馬背小學”,樹陰下是教室,石頭當凳子,沙地當黑板,一根木棍就是粉筆。
如今,看到孩子們紛紛走出大山,到教學條件一流的縣城學校讀書,自己也面臨“失業”,帕爾瓦尼說,雖然有一點傷感,不過由衷地為孩子們感到高興。
據了解,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城鄉寄宿制學校住宿的孩子人數達1500人,來自全縣14個鄉鎮場。
為保證這些孩子一個不少地按時入學,各鄉鎮每個領導干部負責一個班級、每個干部負責一定數量的學生,特別是像遠離縣城1000多公里的熱斯喀木村這樣條件較差的個別鄉鎮,每年縣委、縣政府都要下撥資金、派專人騎馬、騎駱駝途經七縣一市,深入牧區接學生上學。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教育部門統計,目前,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小學的入學率達到98%以上,初中入學率達到95%以上。
“塔吉克族終于告別了教育落后的歷史,實現了世代想所未敢想、做所未能做到的事。”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的塔吉克族縣長地力毛拉提·依布拉音說。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地處中國最西部的帕米爾高原,平均海拔達4000米,生活著中國60%以上的塔吉克族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