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隨父母返華小海歸讀書難
2009-06-12

2009年06月11日 10:21:43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據美國《僑報》報道,國力日強的中國越來越像“人才磁石”,吸引海外游子歸國發展,但子女教育問題隨之而來。

  對從小在海外接受西方教育的孩子,他們的中文水平和學習習慣很難適應課業相對沉重的中國式教育。另外,很多家長又希望孩子在高中階段或畢業后到海外接受高等教育。

  于是,既具備深厚的中國教育功底、又能較好地接軌國際教育慣例與理念的國際學校,成為海歸或外籍人士的首選。僑報記者近日對大陸幾所知名國際學校進行了深入探訪。

  中西差異小海歸讀書不快樂

  一位從美國返華的海歸人士在受訪中介紹,他最大的困擾是兒子回中國上學后出現了極大的不適應。以前在美國讀小學時,兒子學習成績優異,很少讓父母操心。回中國后轉學到北京某大學的附屬小學,課堂上兒子愛提問,經常打斷老師的講課思路,讓老師十分惱火,認為他兒子不“尊師重道”,缺乏禮貌。

  這位海歸指出,他的兒子是在美國出生長大的ABC,西方強調開放式教育,注重啟發孩子思考,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膽發問,中國這種大量考試及大量作業的教育模式,在國外很少見到。兒子突然面對這么多的考試、作業難免反彈。

  以前在美國時,兒子一直很快樂,現在一天到晚垂頭喪氣,情緒低落,這令他非常心痛,“難道這就是海歸的代價么?”

  事實上,子女的就讀問題困擾了很多海歸。2000年回到中國的Nina和孫哲也為兒子Royce的讀書問題苦惱了很久。

  1993年在紐約出生的Royce回中國前正讀小學4年級,回國后轉學到上海中學國際部。這是上海最大的國際學校,學生上千人,但Royce在學校一點也不快樂。

  “有一次他老師給我打電話,講了十多分鐘,Royce怎么調皮、怎么不好。但我們在家批評他,一般都得先表揚一下,所以我問老師Royce有什么好的地方,結果她完全說不出來。”雖然已過去很久,但孫哲說起這件事,語氣中還是有些微不滿,“兒子本來在美國成績很優秀,是很開朗、活潑的小孩,但回國后,過得很不快樂。”

  孫哲將原因歸結為學校規模大了,招收的老師很多只是會說英語的年輕姑娘,“自己沒有孩子,也沒有西方式的教育經驗,說話不是那么回事。”

  其實Royce的經歷還不算最糟糕的。被父母送往當地公立學校就讀的小海歸們不少轉校后不久,就被學校里考試測驗的排名嚇壞了。有的孩子晚上做噩夢,白天不肯去學校。

  據介紹,很多在美國的華人有回國發展之意,但擔憂孩子回到中國后的教育,因此要么選擇不回來,要么就是夫妻兩地分居。

  國際學校艱難的選擇

  作為1980年代末期到美國留學的中國人,有著艱苦求學路的孫哲和Nina對中國傳統文化皆有自己的偏好,當然也不想兒子偏廢這方面的學習。

  而大多數海外華人都希望子女能兼通中西,“最好是中英文都達到母語水平”。

  “但這其實很難,除非孩子有特別的語言天賦。”孫哲說,因此家長得做出選擇。

  在孫哲看來,中國的優秀高中和好的國際學校,其實各有各的優勢。“如果小孩比較堅韌,能適應中國的教育環境,完全可以就讀當地公立學校;但有些在西方長大的孩子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中很不快樂,那還是應該選擇國際學校”。

  孫哲夫婦選擇了后者,“我們認為,孩子未來的工作、生活中,英語還是比中文重要,因為我們想讓他上美國的大學。”Nina說,這是個艱難的選擇,因為選擇國際學校,孩子未來的中國文化相對而言必然要差些,但“孩子快樂最重要” 。

  傳統國際學校難適應需求

  中國目前的國際學校其實不少。據2007年10月中國公布的“教育部批準設立91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名單”,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福建、浙江等中國15個主要省市,都創建了針對外籍子女的國際學校。其中上海和北京各有20多所。

  孫哲將這些國際學校分為三類:一是純西方式學校,比如全美學校;二是香港人或新加坡等英聯邦國家華人開辦的國際學校;三是大陸人開辦的雙語學校。他認為,這三種學校各有缺點。

  孫哲介紹,當初,Royce之所以沒有就讀全美學校,一個原因是因為排隊者眾,“美國大公司中國區總裁的孩子都得排隊”。更重要的原因則是他們不想讓孩子完全美國化。全美學校不但學費貴,而且中文教育不行,只適合純歐美血統的孩子,并不適合需要與中國社會打交道的“ABC孩子”。

  第二種國際學校學費較便宜,但香港、新加坡老師的中英文口音都不太標準,而且一般是以IB(國際文憑)國際課程、教材為主,真正好的IB教師在中國很少,不太適合希望孩子個性化發展的家庭。

  第三種其實就是中國學校,中國式教育再多加一點英文,教學方法比較死板,孩子將來考美國一流大學的競爭力不夠強。

  由于一直沒有給孩子找到合適的學校,2006年,Nina和孫哲干脆“攛掇”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學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合作,創建了復旦附中國際部。今年3月,基于同樣的考慮,北京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也建立了國際部。

  在中國讀書學美國課程

  “這兩個學校的教學目的,就是把孩子送進美國、加拿大等地的名牌大學。”Nina說。

  這兩所學校里70%的教師是畢業于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倫敦政治學院等世界名校的外籍人士,剩余的30%則是復旦附中和清華附中本部教師。

  由于學生以美籍華人居多,教授的課程和教育模式大部分使用美國教材和方式,“我們與美國最好的小學和初中——紐約銀行街學校和道爾頓學校合作,共享教材、教案和其他教育資源,讓孩子學習到最符合時代需要的知識。”清華附中國際部執行校長劉俊介紹,以后該校甚至可能實現所有課程電子化,讓兩邊的老師一起通過網絡給學生上課。

  Nina透露,清華附中國際部目前確定的小學部教師就是美國道爾頓學校一名非常有經驗的教師。

  很多家長希望孩子小學、中學在中國的公立學校讀,打好中文基礎,高中再轉到國際學校,為考取美國大學做準備。

  而按Nina的介紹,清華和復旦附中的國際部高中階段將實行全英文教學,學習的是美國AP課程,“成績是美國高校都承認的,學校老師也將針對美國名校的要求去包裝學生,考取美國高校會比較容易。所以,如果學生進高中時英文太差,將根本就沒法上課。”

  復旦附中國際部教務長Peter Shon透露,復旦附中的師生比例是1:1,學費是1至5年級每學期(一年兩個學期)3.6萬元(人民幣,下同);6至8年級3.8萬元;9至12年級4萬元;對兩個以上子女同時入讀的家庭,給予5%的學費優惠;9年級以上學生提供住宿,每學期住宿費8000元(兩人一間,有獨立浴室)。

  據介紹,復旦附中國際部自2006年成立以來,已有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就讀,已經畢業的十幾位學生都考上了美國或加拿大的名牌大學。

  千萬獎學金資助小海歸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學校學費普遍昂貴,比如北京順義國際學校每個學生一年學費高達19萬元(人民幣,下同),對一般家庭來說是個沉重負擔。

  之前,許多外資企業都為駐外人員子女百分百報銷學費,作為福利。但金融風暴出現后,有的公司已取消了這項福利。不少學生家庭難以為繼,只好讓子女退學或轉學。

  雖然華人因有儲蓄美德,在這方面受影響較小,但為了讓更多孩子能接受合適的教育,清華附中國際部與復旦大學附中國際部今年3月聯手籌措總額高達1000萬元人民幣的獎學金,用以資助品學兼優的國際學生。

  該計劃將面向兩校1至12年級的所有在校生,每年大約有30%的學生可以最終獲得獎學金。

  清華附中國際部執行校長劉俊解釋,創立千萬元獎學金正是為了幫助金融危機下仍希望留在中國發展的國際人才緩解子女學費壓力。這也是中國學校首次向國際中小學生提供如此高額的獎學金。

  中國教育部和外交部的官員對清華和復旦的行為給予了支持。

  北京大學、人民大學等大陸知名高校代表都希望能與清華附中國際部簽約,幫助本校海歸教授和外籍專家子女獲得優先錄取資格。業內人士相信,這樣的國際學校,在中國會越來越多。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