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6月13日 14:05:20 來源:工人日報
恥為“人師” 漫畫作者 李法明
據媒體報道,常州市教育局實施“減負五項嚴規”不到一個月,常州市溧陽埭頭中學卻制定了兩套課程表,一張應付上面檢查,一張供實際上課使用,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學校用兩套課程表就輕而易舉“對付”住了教育檢查,表面上看是學校太“狡猾”,內里卻暴露了教育監管“心太軟、管太偏”。學校違反教育管理規定加課,教育管理部門竟然“渾然不覺”,教育管理部門檢查也能被“一葉障目”,查處幾率幾乎為零,教育違法成本幾乎忽略不計,這本身就暴露了教育管理隱患和弊病。
說起違規加課屢禁不絕的原因,當地教育管理部門難逃其咎。在升學率作為耀眼政績的語境下,教育管理部門工作人員與升學率“一榮俱榮”,而且打造升學率政績省時、成本低,只要增加學生學習課程,提高學生書面成績指日可待,至于摧殘學生身體、健康、學生能不能承受學習壓力,一些教育管理部門常常“裝聾作啞”。許多學校唯升學率是舉,抓成績成了頭等大事,在狹隘的地方范圍內,學校加課實際上是上下“你情我愿”的“合作”,學生不情愿有什么辦法呢?相信常州市教育部門的領導也不會對某些學校違規加課一點不知,關鍵還是沒引起高度重視。
與此同時,教育監管也為學校弄虛作假預留了漏洞。常州市教育局實施“減負五項嚴規”并不是傳達文件就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而是要實施全面的跟蹤監管,建立一套完善的違規懲罰制度并懲罰到位,才能樹立教育法規的威嚴。教育管理制度實施監管如果采取慣性的“一陣風”,檢查前早通知、早安排、圖享受,下面當然有足夠的時間、空間制造假象忽悠上級檢查。檢查時如果靠走馬觀花、聽聽匯報,這樣的檢查能有什么效果和威力?埭頭中學兩套課程表就把檢查人員忽悠得“信以為真”,這到底是領導“智商太低”,還是所謂的“檢查”只是做做樣子?
而違規成本太低也使學校領導敢于作假。教育監管法規必須靠懲罰機制保駕護航。懲罰蜻蜓點水或者形同虛設,一些一味追求成績的學校當然違規加課。法律之所以人人敬畏,就是因為法律無情。學校之所以對教育管理部門的減負規定置若罔聞,就是因為懲處不嚴厲、不到位。雖然各級領導三令五申不準學校擅自加課,可是加課的學校一直在此起彼伏,有幾人因為加課受到了嚴厲懲罰?還不是不了了之?既然加課成本幾乎為零,誰還對減負規定有所敬畏?
應該說是上級領導監管機制、懲罰機制和執法作為出現了漏洞和“頑癥”,才有了一些地方有恃無恐地違規加課。只有對癥下藥,著手“補缺補差”,懲罰到位,減負才會在各個學校生根、開花、結果。教育監管領導給“課程表躲貓貓”筑起了“后院深深”,把板子都打在學校的身上,不是逃避責任嗎?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