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4 08:44來源:揚子晚報網
咨詢臺前,家長的問題一個接一個。宋嶠 攝
逛累的家長和考生席地而坐,看著手中的招生簡章。 宋嶠 攝
大批家長和考生趕過來探情況。 吳俊 攝 在昨天的高校招生咨詢會現場,記者和考生及家長一交流,發現很多人都處于焦慮狀態,他們焦慮的是,馬上就要填報志愿了,可對很多“高招術語”還一竅不通呢!什么叫平行志愿,什么叫等級級差?記者根據現場搜集的問題,請教專家做一個生動形象的“名詞解釋”。 疑問一:什么叫平行志愿? 現場提問:“什么叫平行志愿啊?和第一志愿有什么不同呢?”擠在南京理工大學咨詢展柜前,兩個男孩子滿頭大汗認真咨詢著。問出這個問題并不奇怪,只顧讀書兩耳不聞窗外事,誰會去想平行志愿?在會場角落一群席地而坐正在休息的女生都來自鎮江某中學。她們也告訴記者,對于如何填報志愿,其實心里一點底都沒有。初次碰到平行志愿,真弄不懂怎么回事。 專家解釋:南京理工大學學生處副處長王虎解釋說,實行平行志愿后,每批考生可同時選擇A、B、C 3個或A、B、C、D、E 5個學校,錄取投檔時,“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第一步:按考生成績從高到低順序排序,比如最高分是460分,則先投460分的考生,再投459分的考生,再投458分的考生……以此類推。第二步:每個考生投檔時,按志愿中先A學校,再B學校,再C學校的順序檢索,如考分夠A學校,就投檔到A學校,如不夠,則看B學校,以此類推……這樣就相當于考生一次選擇了3個或5個第一志愿,擴大了考生選擇范圍。對未被平行院校志愿錄取的考生,還可以再參加征求平行志愿的填報,使考生擁有了更多的錄取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填報志愿的風險。需要提醒的是,填報平行志愿的最大風險是被退檔。在平行志愿中,如果考生被學校提檔又被退檔,該考生填報的其他志愿很可能就作廢了,這樣就只好參加該批次的征求志愿,若征求不上就會落到下一個批次中。因此,學生應根據自己的實際分數謹慎填報規避風險。 疑問二:去年的錄取線能做參考嗎? 現場提問:“老師,我預估分382分,等級雙A,能上你們學校嗎?”在南京師范大學咨詢臺前,南京一中一位高個女生焦急期盼著老師的回答。類似問題也是歷年高招咨詢會上家長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面對女孩的提問,招生老師反問道:“你知道其他同學考得怎么樣嗎?成績沒下來,我們都不知道。所以這個問題無法回答”。女孩不死心地說:“可我已經超過你們去年本一線了。” 專家解釋:南京師范大學招辦王龍主任說,以前我們可以直接告訴家長去年的錄取分數線,還有往年的情況,但今年錄取政策又有微調。比如有些學校等級降低了,考生們又反映有幾門試卷比較難。因此目前唯一可參考的應該是排名。通過幾年的平行志愿,各高校之間的位次基本定型,參考高校往年的排名,以及所在中學往年高考的情況,考生自己所處的位置,綜合做出判斷。比如,去年南師本一批次三萬名前的考生報考希望大,本二批次放寬到六萬名。 疑問三:“等級級差法”是什么意思?
現場提問:“看到你們學校說采用等級級差法,這是什么意思呢?”,不少考生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不少學校采取“等級級差法”進行排序。等級級差代表什么?在錄取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專家解釋:河海大學學生處雷貴榮副處長認為,考生在關注高校選測科目等級的同時,對高校采取什么樣的辦法進行進檔后專業排序也應注意。為充分體現考生分數與等級整體優勢,不少高校對進檔考生采用“等級級差法”進行排序。對選測科目等級優秀的考生,在其總分的基礎上加分進行專業排序。比如河海大學對進檔考生,物理(歷史)A+加3分,A加1分,另一門A+加1分。在平行志愿投檔高校錄取考生分數趨于扁平化的情況下,這種把等級和分數結合起來的排序,對于選測科目等級較高的考生,在專業排序時將贏得極大優勢,能通過等級加分獲得理想專業。而有部分高校采用“先分數后等級”方法排序,即先按分數排序,同分才看等級,應該說在選擇專業時“先分數后等級”發揮的作用不如“等級級差法”大。考生要根據自己的分數和等級慎重選擇高校。
疑問四:不服從調劑會被退檔嗎?
現場提問:“老師,不填服從調劑專業會退檔嗎?”南京郵電大學咨詢臺前,家長們圍住招生老師拋出關于退檔的一個問題。一位家長假設情境:孩子進檔后,沒有達到專業錄取線,會不會退檔呢?
專家解釋:南京郵電大學招生負責人表示,省內高校調閱考生檔案數量一般控制在1:1.05以內,由學校具體確定調檔比例,并負責對未錄取考生的解釋及其他遺留問題的處理。高校不會無緣無故地退掉高分考生而錄取低分考生。一般高分考生被退檔,有三種情況:一是考生的分數雖然高于學校的錄取分數線,但未達到所報專業的錄取專業分數線且不服從調劑;二是總分不高且相關科目較差;三是身體條件不符合所報專業的要求。如果考生被不合理地退檔,應及時與有關高校聯系。一般情況下,填寫服從專業調劑的進檔考生不會被退檔。實習生 王宛璐 招考飛信記者 蔡蘊琦 張琳
現場花絮:
“我的志愿我做主”
與前幾年高招咨詢會相比,記者感覺“小鬼當家”的學生明顯增多。很多考生即便有家長陪同,他本人始終沖在最前面與招生老師交流。在復旦大學展位前,南師附中的一位女生非常大方地與老師交流:“我估分是400分,對復旦情有獨鐘,想了解一下專業。”記者注意到,這名考生的媽媽一直在身后沒有出聲。“一直以來,我當她的參謀長和后勤,她自己很有想法。”這位媽媽說。和記者有相同感受的還有南京多所高校的招生負責人。“往年家長問得多,孩子當旁觀者。最近一兩年孩子逐漸充當主角,這樣的方式值得褒獎。”一招生負責人說。
考生重挑專業輕挑學校
記者現場采訪發現,不少參會者都是有備而來,沖著喜歡的專業。一位獨自來到現場咨詢的考生家長告訴記者,孩子預估的分數在二本到三本之間,他更傾向于為孩子挑一個好的專業。“假如二本上不了好專業,就去本三或者公辦專科。”這位家長說。記者還碰到一位頭發花白的老爺爺,手里已經拿了一沓各個學校的宣傳資料。老人說他的孫子是十一中快班的學生,學習成績還不錯,對于現在大學生畢業后就業趨勢的嚴峻問題,家人覺得一個好的專業是放在首位考慮的。
高一家長提前“熱身”
昨天高招咨詢會現場出現了未雨綢繆,提前為孩子“熱身”的那么一群家長。在清華大學咨詢展柜前,一家長竟然問了句,“我孩子上高一,如果以后考你們學校,現在選科怎么選才更占優勢呢?”這一問著實“雷”倒了旁邊一大片家長。記者詢問下得知,這位女士是南師附中高一學生的家長。如此“心急”是不是有點過早了?“不早啊,馬上暑假一過孩子就面臨升高二選科的事情了。我們就想提前了解下高校的招生情況。” 王宛璐 蔡蘊琦 張琳
來源:新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