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26 來源:齊魯晚報
2009年全國高考剛落下帷幕,不少考生又在忙于另一個“大考”——留學。專家分析,由于出國留學越來越大眾化,高考生留學已經“熱”了兩三年,今年高三考生出國的人數比去年將有增長。
選擇留學的兩類人群
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有出國意向的高三考生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學習成績優秀,分數能達到國內本科院校分數線,甚至能上國內較好大學的學生,因對錄取自己的學校感覺不理想,他們選擇出國,其目的就是接受更好的大學教育。另一類是學習成績較差,在國內讀本科有困難的考生,希望通過留學來實現自己的大學夢。
“考不上重點我就留學,與其在國內讀個二本、三本,還不如出國去讀呢,還能拓寬視野,將來也能積累海外工作經驗。”剛參加完高考的小劉說。其實,有小劉這種想法的高三考生不在少數。高分考生把目光鎖定了世界名校,而在國內讀不上本科的考生,也寄希望于國外本科“實踐式”的教育模式,“反正在國內也考不上本科,專科畢業又找不到工作,留學怎么著也是個機會。再說,在國內學不好并不代表出去還學不好,國外的教育模式跟國內還是不一樣。”小張這次高考發揮得一般,正在做留學的準備。
選擇留學的三種情況
有關留學專家認為,高三考生在留學的選擇上大致可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為放棄高考,直接留學。有些學生進入高三后,學習壓力太大,成績跟不上,決定出國讀大學,放棄國內高考;還有一部分考生,學習成績非常優秀,一心想讀世界名校,為了集中精力參加雅思、托福等語言考試或直接參加美國高考而放棄國內高考。
對此,中國留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南開大學教授李喜所表示:“一些優秀的高三學生理論上可以不在國內參加高考,直接到國外去讀書。不過,由于國外大學申請存在不確定因素,所以學生和家長放棄國內高考的升學機會前,要綜合考慮后再做出選擇。”
第二種情況是做兩手準備,一手高考,一手留學。這種情況在高三考生留學中是普遍現象,高考與留學兩手抓是升學選擇的理想狀態,但要求學生具備相當強的學習能力和協調能力,否則將很難平衡好二者的關系,容易導致一個機會都沒有。
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主任白章德認為:“即使你有了留學的打算,我還是鼓勵考生參加高考,因為有了高考不光能檢驗你的成績,還能檢驗你的意志力。國外的學習是很艱苦的,參加高考有益無害。再說,現在國外很多大學都要求高考成績。”
第三種情況是高考成績不好,再行留學。 如果孩子想學習,成績只是一時發揮不理想,而且具有一定的獨立生活能力,這種情況送出去是比較好的。如果他本身不想學習,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國內就學不好,到國外也照樣學不好。
這類學生把留學作為高考的第二選擇,多少有些是無奈之舉。而且現在辦理出國留學一般需要提前3個月,高考后再辦留學,時間銜接上會有困難,趕不上9月份的秋季入學,一般都要次年才能入讀。
要用長遠眼光做選擇
某中學高三學生小董,平時成績一般,家人在高考前就為其做好了留學的計劃。小董一向是個聽話的孩子,出國、選學校都是家長一手操辦,可在專業的選擇上卻與家長的意見出現了分歧。小董平時愛好上網和電腦游戲,尤其對動漫十分癡迷,留學后便想選擇動漫專業,可家長認為動漫專業有點“不入流”,強烈要求孩子選擇金融、國際貿易等“熱門”專業。
對此,專家認為,家長在留學和擇校、擇業方面應多與孩子溝通,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尤其在專業的選擇上,應考慮到未來的就業趨勢、孩子的興趣和所選專業在所選學校的情況,綜合來定,不要隨意地追求“熱門”。
針對目前高三考生“出國熱”的現象,專家表示,在高考出國上,存在一些家長盲目跟風的現象。 這股“熱”多少有些“虛熱”,有必要給它降降溫。他同時強調,選擇高考還是留學一定要謹慎行事,要用長遠的眼光看待,不要片面追求學校的國際排名或為了有學上而留學。
對于確定留學的高三考生,專家提醒要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出國留學不是一馬平川、一帆風順的,特別對于即將留學的高三考生來說,離開了熟悉的環境和關心的父母,在異國他鄉要學會適應環境,做好吃苦的準備。
來源:中青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