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斬斷伸向高考加分的黑手
2009-07-01

2009年07月01日09:35  來源:新華網

  幾乎在同一時間,何川洋成為重慶文科高考第一名的消息,與他更改民族成分騙取高考加分的消息被媒體一起公布,隨后,何川洋的干部子女身分也被曝光。目前,這一造假事件的最新進展是,參與弄虛作假的3名黨政干部29日分別受到免職、停職的處理。

  嚴懲造假:捍衛社會公平的底線

  6月22日,重慶市對31名在民族成分方面造假騙取高考加分的考生本人進行了處罰,取消了加分。在這些考生中,以“裸分”659分穩居重慶文科第一名的何川洋格外引人注目,其父何業大是重慶巫山縣招生自考辦公室主任,其母盧林瓊是巫山縣編辦主任、縣委組織部副部長。考前,何川洋民族成分由漢族改為土家族,如果不是被舉報將可以獲得20分加分。

  6月29日晚,重慶市巫山縣宣布,包括何川洋父母在內的3名相關責任人受到免職或停職處理。調查發現,2006年7月,在盧林瓊知道的情況下,何業大委托時任中共巫山縣委統戰部副部長、巫山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局長的萬民強幫忙,違規為何川洋的“民族成分更改申請審批表”簽字審批,并報重慶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重慶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于同年10月9日批準申請,并發放了更改證明書。

  此外,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湯平的女兒湯佳(化名)也因假民族生被查處。她高考裸分471分,本來離重慶市高考二本分數線差9分;但如果獲得20分加分,就可以高出二本分數線11分,輕松讀個不錯的本科大學。

  權勢子女高考加分造假引起社會輿論強烈反響。根據國家民委、教育部、公安部今年5月初聯合下發的《關于嚴格執行變更民族成分有關規定的通知》,對于弄虛作假、違反規定將漢族成分變更為少數民族成分的考生,一經查實,取消其考試資格或錄取資格,并記入考生電子檔案。

  一位教育界人士表示:“這意味著,包括這位文科第一名在內的31名違規考生,都有可能被取消錄取資格。”

  “更改民族成分騙取高考加分的行為并非第一次,前幾年,湖北等地就被曝出一些父母為實權人物的高考考生擅改民族身分騙取高考加分,而處罰卻往往是取消加分了事,違規成本如此低廉,造假行為當然屢禁不止!”杭州一位學生家長夏語冰說。

  不久前,浙江紹興一中高考航模加分提出申請的19名考生中,絕大部分都是非權既貴的權勢家庭子女,“三模三電”加分項目因此被戲稱為“權勢家庭子女俱樂部”。

  “騙取高考加分行為不僅引發了社會輿論的強烈質疑,而且破壞了社會誠信體系。從這個意義上說,必須要加大懲處力度,完善責任追究制度。如果僅僅是取消加分、免除職務,誰敢保證,明年的高考加分不會再出現弄虛作假行為?”杭州一位家長說。

  高考加分:能否避免人為的操縱?

  作為一項執行多年的國策,高考加分主要針對兩類考生,一是退役軍人、烈士子女、少數民族等特殊考生,主要體現對這些特殊人群的照顧性;第二類是各種特長生,包括三好學生,數學、化學、物理、生物等全國奧賽獲獎者,科技發明競賽優勝者,思想品德突出的學生等,對這些特長生以鼓勵為主。具體項目由各省份在教育部劃定的范圍內進行選擇,加分標準也各有不同。

  據了解,盡管加分政策是教育部門制定,但是加分項目卻涉及科協、體育、外事、民委、計劃生育、殘聯、公安等多個部門和單位。在實際操作中,由于缺乏嚴格的定量標準和外部監督,容易受到人為操縱,導致一些加分考生受人質疑,丑聞迭出。“取消高考加分政策”的呼聲也不絕于耳。

  “加分政策的初衷是好的,本意是為彌補高考錄取制度以分數為唯一標準的缺陷,為特殊人才敞開高校的大門。但是高考的利益太大了,只要有一線機會,考生、家長甚至個別部門就會想盡辦法鉆空子。”山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界人士對記者說,一些地方無視教育部公示高考加分信息的要求,或者對公示信息采取“刪繁就簡”的策略,更加大了監督的難度。

  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專家王學輝認為,單純地叫停加分政策,縮減加分分值只是權宜之計。為了人才的公平選拔和培養,必須重新審視、梳理現行的高考加分制度,充分賦予群眾監督的權利,通過規范程序、強化監督、公開透明、嚴懲違規等途徑,完善高考加分制度,真正杜絕金錢、權力購買及交換教育機會的行為。

  公開透明的公示制度是群眾有效監督的前提。浙江省2009年采取高考加分學校和省招考機構兩級公示、省級測試的方法,將一批企圖弄虛作假的“南郭先生”拒之門外。

  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副院長馮成火說:“考生是否符合加分條件,他的同學、老師會比較了解。之前,我們只是在省級層面公示,但監督效力不夠,因為看到公示的人不了解學生的情況。”

  同時,考慮到近三四年來,高考體育類加分項目已成為群眾投訴、質疑的重點,其中以無線電測向、航模等最多。因此浙江省2009年增加了“門檻”--這類考生在取得相關證書后,還需進行省級統一測試認定。

  剛剛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浙江省2009年申請高考加分的4998名考生中,有483人未獲得加分資格。其中,兩級公示淘汰144人,339人沒有通過省級測試環節。

  加分政策:應該更加公開與透明

  甘肅省會寧縣農村教師王宗學認為,受益于加分政策的考生很少有農村以及家庭經濟狀況不好的孩子,他們成為省級三好學生或優秀干部的可能性不大。公正的加分制度,可以為學業優秀的貧寒學子提供向上流動的機會,從而促進社會平等。鼓勵特長生的加分應該削減,才能彰顯教育公平。

  事實上,正是看到了一些高考加分項目標準模糊,往往被權勢家庭子女所利用,“只減不增”已成為高考加分中的一種趨勢。

  江西、湖北、江蘇等省前幾年取消了省級優秀學生保送或加分的政策。浙江省2008年取消了優秀學生干部的高考加分政策,原因在于“這一項目加分標準過于模糊,受益者大多為領導干部的子女,比重已嚴重偏離了合理的范圍”。

  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專家王學輝教授認為,考試中為一些特長生加分并非我國獨有的政策,但我國一些地方賦予了加分政策更多的含義。例如,在一些地方中考、高考中出現的海歸子女加分、金融高管人才子女加分、博士子女加分、納稅大戶子女加分、農村獨生女加分、招商引資加分等。前不久福建永安市叫停的買房就可以中考加10分的政策,不僅與教育無關,而且是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記者在山東、重慶、浙江等地部分高中采訪還發現,奧賽等特長班學生選修率最高,因為獲得者可在高考中獲得保送或加分的寶貴機會,也有一些學校近年獨辟蹊徑,培養學生的科技發明、創新能力,目的也是瞄準科技創新大賽,以此加分。一些教育界人士認為,對學生創新能力、藝術專長等特殊才能的培養是一個慢功夫,最好不與高考掛鉤。應該取消高考加分項目中的創新、奧賽等。

  “高考事關千家萬戶,哪些項目應該加分也是見仁見智,如何取消變質的加分項目、保留大多數人認可的項目?有關部門可以考慮舉行高考加分項目聽證會,邀請學生、家長、老師、學者和媒體等參與討論,使這一政策更加合理、公開、透明。”浙江省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說。(“新華視點”記者 張曉晶、茆琛、余靖靜)

來源:和訊

 

  “重慶高考加分造假事件”似乎告一段落,但社會輿論對高考

  加分的關注與討論并未停止。今年以來,除重慶外,浙江等其他省市也頻頻發生高考加分弄虛作假事件。人們有理由追問:究竟通過什么樣的制度安排,才能保障高考加分的公平性?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